读书2021

风之影
来自: 风之影 (济南) 2021-01-09 19:58:21创建   2022-01-01 16:40:37更新
2021年所读之书,暂记在此。
1 人关注
来自:豆瓣读书
9.2 (1414人评价)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9
评语:《丰饶之海》四部曲终结。就文学性而言,还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与三岛的才华。无论是在人物性格的特写,还是氛围环境的描绘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丰饶之海”名字本身就包含着三岛对于战后日本总体的反思与评价,而他在写完全书“一切归于虚无”的结尾后义无反顾的走向自我灭亡的路径,也可以看得出他内心处的绝望与幻梦的彻底破灭。而贯穿这几本书的本多最终的垂垂老矣也在印证着“天人五衰”的残酷与绝望,也许正是三岛在内心的一种自我映照。经历了四个轮回之后,全书最终在聪子的彻底忘却中沦为虚无,而轮回里的忧郁、冲动、不安、邪恶等也全部烟消云散。这是一部深含绝望的四部曲,就如同三岛面对人生和前途一般,而结尾处看似轻描淡写却极具震撼力的“遗忘”彻底将作品的悲剧感进一步放大,让人若有所失……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0 (53人评价)
作者: 简雄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8-8-2
评语:整体还是比较轻松易读的一本小书。将明清笔记里有关士人交游的材料汇集起来,经过筛选和分类,展示了明清易代时期士人众生相,其中的一个侧重点是士子与风月女子的交往,倒也颇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这些故事,一方面凸显的是朝代易位时期读书人的内心挣扎与放荡逃避,另一方面则是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下的价值观念的撼动。当然,书中所涉及女子大多命运多舛,更凸显了特定时代女性的附属身份和身不由己的命运,其间有许多可悲可叹可怜的故事,读之令人扼腕。作者在资料搜集上下了功夫,但在结论和分类上却做的不够详尽,也许这是本书评分不高的原因之一。最后一篇关于余怀的文章则是典型的学术性文章,与之前的书中文字风格大相径庭…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1988人评价)
作者: 刘勃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1-4
评语:和《小话西游》比较起来,刘勃老师的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本书在质量上比那本要好得多。首先赞一下书名,因为本书内容主要论及曹操和刘备,书名可谓恰如其分。虽然本书是以《三国演义》为切入点,但全书所依仗的材料基本上是来源于《三国志》,也就使得全书多了不少正统说史的味道,而结尾处的对于演义和历史的对比也是耐人寻味。就内容而言,作者没有刻意的去为曹操翻案或贬低刘备之意,而是想更多的以史料来还原两个更接近于历史真实的人物,譬如书中分析的曹操集计谋与残暴与一身,刘备绝非简单的一个“贩履者”,而诸葛亮也绝非“躬耕者”等观点都是有理有据,也让读者明白历史与传说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当然,作者虽然极力克制,但对于历史人物的褒贬还是可见笔端。最后还是不得不佩服刘勃老师的文笔,还是非常流畅易读…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6 (45382人评价)
作者: 豆豆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5-01
评语:本书确实不好评分。如果仅仅从书中两个主角的关系来认定本书是一部爱情小说,那么本书只能是平庸之极。高傲女与心机男的相遇,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套路满满;但如果从商战角度来说,本书还是相当成功,丁元英以极强的推理和预判完成了一桩几乎可以称为“空手套白狼”的商业游戏,几乎每一步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而他对于商业规则和游戏规则的利用都达到了化境之地,令人佩服之余,又有几份胆寒。本书的第三个层次是人生与哲学的探讨,而这些一方面是作者在用见解印证人生及商业游戏规则的合理性,又是在无法对人性做出准确价值判断下的左右言他。而这些颇有故作高深的言辞也成为了本书里对于角色难以价值判断的引导与迷惑。实际上,作者还有更大的野心,其中对于社会经济以及等级结构冲突的探讨颇有想法,但只是浅尝辄止,尚有余味…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7 (322人评价)
作者: 张志浩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 2021-8
评语:一本历史通俗读物,更适合中学生阅读。明显的优点就是通俗易懂,科普性与历史基本知识的普及型都较强。作者将30件文物与中国历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每一件文物来讲述背后朝代的历史,也算是以小见大,知微见著。作者身份是老师,行文里就有着较浓的讲解特征,而自我身份的多处代入虽然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但对于这样的介绍文物的书籍恐怕也不一定非常适宜。实际上,限于作者的行文对象,书中对于每一件文物的挖掘都不是特别深刻,有几篇还有些“顾左右而言他”的意思。当然,作者坚持了较强的历史立意,其中很多文物都围绕着中华文明的交融而展开,也算是保持了相当高的觉悟立场。其实,书中很多文物都还有着更多的细节有待挖掘展开,书也可以更精彩一些…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3 (965人评价)
作者: [日] 小津安二郎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8-6
评语:薄薄的一本小书,64开本,拿到手里还真是让人担心内容质量。不过,读库所引进的这种文库本倒还真是保持了一定的水准,真正诠释了“短小精悍”的内涵。应该说,书中的内容并不多,但基本上都是由小津的文字构成,将自己的电影生涯和艺术特征做了一些简短的说明,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这些文字对于理解小津的电影人生和作品风格还是有着一定的帮助。尤其是这些文字都是在第一人称的叙述下,娓娓道来,真实可信且颇具大师风范。此外,本书配了一些插图与图片,看似无序,实际上都是别有深意,书后的一一解释也能够让读者明白这些图片的含义。其中一张小津为原节子化妆的一张简直让人感慨万分——一个终身未娶,一个一生未嫁,照片上原节子低眉顺眼的羞涩里隐藏着太多两人之间“不足为外人道”的默契与感应……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8 (22人评价)
作者: 向斯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年: 2021-4-1
评语:本书作者是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此前也已经出版过多本关于故宫的书籍,应该说在关于故宫历史与文物问题上还是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不过,本书内容之前作者已经多次写过,所以在新意上还是有些欠奉。实际上,作者在本书里所选取的话题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对于很多读者来说都是比较有兴趣的。遗憾的是,作者在行文上还是有些散漫,很多地方甚至都是资料的堆砌,趣味性不足,严肃性也有欠缺。本书的最大优点就是配图较多,且印制精美,效果不错,且全书的装帧也值得称道。不过书中也看得出作者的很多漫不经心之处,如在介绍黄公望的生平时竟然配的是倪瓒的作品,而在介绍溥仪盗窃国宝部分大谈特谈民国政局等等……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4 (20334人评价)
作者: 刘震云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年: 2021-7
评语:本书在结构上使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在当今文学大势下也只能算是拾人牙慧而已。实际上,刘震云在本书里所使用的超现实部分,其实叫“民间传说现实主义”可能更准确一些。遗憾的是,传说部分与现实部分并未能真正有机结合,使得本书在内容上有刻意故作高深之感,刘震云想用传说部分与现实达成映射的愿望也难说达成目标。就故事性而言,刘震云的叙事与人物描写在国内作家里绝对是名列前茅,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但此次对于主要人物明亮的塑造却未能让读者形成立体印象,有些遗憾。实际上,刘震云想利用传说与现实的交织来表达他对于历史与人性交织下的反思,但对于时代变迁的弱化未能在人物身上未能留下深刻印记,也使得整个故事的典型意义有所降低,给读者留下的最终印象也就更像是故弄玄虚…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1 (1102人评价)
作者: 刘勃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0-3
评语:刘勃老师近几年因为在读库上的文章和几本历史集子而走红,其文字颇多可玩味欣赏之处。这本十余年前的书也被拿出来再次出版,其内容是对于《西游记》细节的解读,语言生动,但也失之于稍显轻浮,不如近几年文字扎实,也许是与当年是更多的发表于BBS之上的缘故。就内容而言,刘老师依据原著细节对于书中多个形象有颇多全新解读,其中多有一般读者忽略或不能发现之处,尤其是对于孙悟空的性格经历分析颇为深入,让人感受到了一个几乎完全不同的孙行者,而对于牛魔王家族的分析最有趣味。书中仍有十多年前流行的那种利用传统书籍来分析所谓人脉性格以及社会公司生存指南之类的味道,不过作者控制不错,其中结合大唐和明代历史细节来分析西游中的文字部分颇为大胆,也颇有价值。本书延续了刘老师作品深入浅出通俗易读的特征,读之亦有所得…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8 (1582人评价)
作者: 张立宪 主编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21-7-6
评语:这一期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值得称道。第一篇关于莫言的部分虽然是访谈,但基本上就是对于他写作生涯的一个回顾。从他的经历来看,个人的天赋与机缘的巧合成就了一个大作家。有意思的是,莫言在这篇访谈里对于他获奖前后的争议做了解释,这在他近些年的访谈中并不常见,其间滋味只有自知,也是当下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母亲的病》一篇,平易之中可见作者内心之痛楚,而对于计生政策的反思以及人情冷暖皆在其中,读之令人动容。海报一篇,图文结合出色,艺术欣赏角度上佳;贾珺老师文章将历史、建筑与艺术有机结合,辋川别业之精彩与王维生平结合,角度立意不错,稍显遗憾的是行文有些拖沓;《赛博与朋克》一文直跨电影、小说、音乐和科幻多个领域,且行文有序,激情与深度兼有,可谓精彩纷呈…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8 (110人评价)
作者: [日]三杉隆敏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年: 2020-5
评语:日本学者关于陶瓷的科普读物。开篇竟然不是以中国为导入未免让人有些诧异,毕竟中国是世界上最为知名的也水准最高的陶瓷大国。不过看下作者写作本书的年代,也基本上就可以理解了。本书虽然是一部科普读物,但重点却更多的是在不同色彩与品种的陶瓷的鉴赏上,所以通篇读下来,本书更像是是一本关于陶瓷艺术的欣赏著作,科普性反倒是不怎么突出。书里也看得出作者对于陶瓷的热爱,以及周游世界对于陶瓷研究和欣赏的热情。有意思的是,这样一部写于三十多年前的小书,书后注释部分却对于作者的很多观点与看法提出质疑,让人感慨考古与理论研究的更新与日新月异…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4 (175人评价)
作者: 陈旭麓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5-9
评语:经典之作,读的过程中是越来越佩服。本书虽然已经享有盛誉多年,但现在读的过程里未有丝毫过时之感。重要的是,本书既没有以往时代那种陈旧的只重阶级论的写法,又没有当下很多作者那种刻意的标新立异的故作惊人之语,更多的是对于近代历史更新换代的陈述与作者结论之语。其中对于近代买办与士绅阶层的作用评价与陈述相当客观,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此外,本书在叙事及议论上都极为流畅,读起来毫无艰涩之感,其中若干章节独立性很强,其中如关于义和团等章节非常出彩,既可独立成篇,又有着较强的整体性,兼顾了深度与普及度,确实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大家之作…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7 (2109人评价)
作者: 徐皓峰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6
评语:从书中所涉及的元素来看,明显可以看得出徐皓峰的学问与才气。尤其是书中涉及到儒释道的知识,可以看得出他是真正潜心研究过,尤其是对于佛教和道教的认知确实高人一等。除此之外,他还吸收了很多古典和传统武侠小说的写法与元素,而寺庙勾引妇女一节则是明显借鉴了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从整体来说,本书在前半部分的铺陈和情节颇有气势,可以看做是近些年最好的武侠小说。加上情节扑朔,与时代结合紧密,半真半假之中可见人性与变迁。不过,本书后半部分有些崩盘,尤其是大量怪力乱神的情节加入对于全书严谨性是个较大损害。究其原因,不是作者玩儿的越来越嗨,就是有些才尽词穷…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5 (32人评价)
作者: 路燕 编
出版年: 2008-8
评语:虽然是由不同的作者写成,整体性还算不错。对于中国不同区域的具有一定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景致做了介绍,配以图片,也还是引人入胜的。不过限于不同作者的角度,对于地域文化的分析深浅程度也不尽相同。相比之下,书里开篇几篇和后半部分关于土楼和碉楼的内容比较精彩,兼顾了社会与人文,有着一定的深度与文化反思在内,其它的就大多限于篇幅,浅尝辄止。不过,本书作为一部了解中华文化民俗与特点的作品,还算合格,其选取的地域景致大多具有相当知名度和代表性,图片也不错,可以当成是“纸上游览”…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1 (3291人评价)
作者: [日本] 星新一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21-7
评语:书中一部分文章保持了星新一科幻小说的主要特征:短小精悍,脑洞大开,以及最让人称道的结尾反转。曾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友好的吻》也在其中,真是一个惊喜。与《人造美人》比较起来,本书里有几篇的篇幅明显要长了很多,星新一先生也就有着更多的机会和容量来展示他在科幻深度方面的才华。因此,这本里面的一部分作品要比《人造美人》更有深度。其中《妖精配给公司》《行刑》《殉教》等文章虽然故事是科幻,但却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剖析与批判,意味深长,让人有所思,也在进一步证明作者的作品并非浅薄的戏剧反转而已…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0 (55人评价)
作者: [英]马可·奥尼尔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0-4-1
评语:外国人所著的关于故宫历史的作品。优点在于脉络清晰,从故宫博物院的设立到文物南迁西移再到漂洋过海分离,都有一个明确的线索,让人读者对于故宫百年历史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不过,作为一本面向海外读者介绍故宫的读物,本书以介绍进程为主,在细节上和深度上就明显缺乏,可以参考那志良先生的《故宫五十年》等作品一起阅读,可能会对于那段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不过,作者由于自己亲自见证或是接触了近时期的当事人,对于当下故宫的历史与现状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与介绍,是在淡化两岸矛盾的基础上所做的分析。对于故宫来说,既是一个世纪中国历史的风雨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分离伤痕的代表者…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0 (1709人评价)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
评语:雷蒙德·卡佛的作品,没有经典文学的讲究叙事和情节推进,也没有现代文学里在语言方面的标新立异和意识构造,有的更多的是以平实的语言来叙事。他的小说也不讲究情节的推进,而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生活和生存状态。小说里很多人物和情节没有来龙去脉,也没有常见或意外的结尾,只有对于现实生活和人物行为的写照。这种被称为“极简主义”的现实主义写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文学史开辟了一个新的分支,而雷蒙德·卡佛在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和文字背后,又有着对于人世的无尽悲悯与同情…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1097人评价)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9
评语:《丰饶之海》系列到了第三部,看起来本多终于成了主角。但通篇理解,觉得他也不像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主角,就连这一部的轮回角色——月光公主也不是。实际上,这本里三岛更多的在书写他对于轮回的认识与理解,因此,这部《晓寺》里充斥着三岛对于轮回学说的认知,他也从东方和西方的文化里旁征博引,来论述着自己对于轮回学说的认知,让人不得不感叹于他的知识渊博和层次深厚,其中本多访问印度一幕,无论在描绘和探讨上都是极为深刻。而这些,也使得本书的哲学意味更为浓厚。令人稍感意外的是,三岛还利用本多这个角色探讨了中年男人的灵与肉的反思,也许也是他自己在步入中年后心理映射的真实写照…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3506人评价)
作者: 杨绛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6-7
评语:看完这本近百岁老人写的书,你会发现其实人生真的是很难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杨绛先生的水准与认识,我们依然在书中看到了太多的迷惑与不确定。尤其是在鬼神与灵魂的反思上,杨先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唯物主义并不太相符的认知。实际上这种认知在现在的认知范畴下并未对错,只能让人感慨人生疑惑太多,终老也有很多无法解脱,“知也无涯”更是实话。作为新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杨先生在书中选择了更多的以中国传统理论文化来解释人生,可见她当年嫁入钱家后的转变也并非偶然。而书中对于翻译作品的认识和对于钱钟书的感情都让人体会人性真挚或复杂。实际上,全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竟然是作者想删掉的关于“秀秀”的一篇…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7 (2613人评价)
作者: [日本] 星新一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21-7
评语:记得当年杂志期刊风行时期,《读者》《短篇小说选刊》等当时影响比较大的杂志上经常会见到这个名字看起来有些奇怪的日本作家的科幻小品,往往是在非常短小的篇幅里揉进非凡的想象力,故事简洁却往往妙趣横生。现在终于看到有他的作品合集出版,迫不及待的赶紧入手阅读。阅读的过程中,那些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星新一的小说往往都是言简意赅,而最为引人入胜之处则在于结尾处的反转。本书里的大部分作品往往都有着这样的惊喜。他的科幻作品并不注重细节的缜密与科学的严谨,而更多是强调故事性和出人意料的结局。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没有任何门槛,适合大部分读者阅读。整体来说,虽然全书看起来缺乏科幻类型足够的严谨性,但是却有着充分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6 (4684人评价)
作者: [美] 塔米姆·安萨利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1
评语:阅读本书过程中,塔利班重掌阿富汗政权。这使得本书结尾处作者有些乐观的展望有了某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但却也恰恰是对于阿富汗历史的这种“无规则”特征的最好诠释。本书梳理了距今200余年阿富汗的历史,对于其政局更迭的梳理的非常清晰,尤其是对于阿富汗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的反复与艰难进行了详细阐述,看完不由得让人一声叹息。种族与宗教矛盾的激化,以及地域与阶层分化的加剧使得这一地区矛盾始终未能缓解,也使得多次的世俗化与现代化的进程最终都胎死腹中。更可悲的是,地缘政治的复杂使得这块土地长期处于外国干涉之下,英苏美接踵而来的入侵不仅破坏了地区的稳定,也使得民众的仇恨情绪加剧,最终酿成今日不可收拾的局面。阿富汗的历史虽然有特殊性,但更多的却是近代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遭遇反复的共性体现…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5 (138人评价)
作者: 那志良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 2020-4
评语:一部当事人亲历的故宫五十年历程的真实记录。虽然牺牲的是趣味性,但却保留了足够的资料性。从故宫博物院的建立之初的纷争到因抗战被迫南迁再到因内战而漂洋过海,在书中作者都以资料的形势将过程一一列举,尤其是涉及到文物西迁的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在作者平淡的语气下透露着一种责任感的伟大,以及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对于文物的热爱与敬重的文化人心态。作者根本无意八卦趣闻,也对于政局的变化很少进行评价(不知道是不是有删减的缘故),看得出的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的那一颗赤诚之心,足以令人起敬。文物有灵,却在漂泊中感遇时局变幻;历史有知,总会记住那些为保护文化做出贡献的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6 (5552人评价)
作者: [日]黑泽明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4-8
评语:黑泽明自传,主要是集中于自己童年和青年成长的经历。可以看得出大师童年时资质也是如同常人,但后天的影响决定了其人生走向:父亲、哥哥以及进入电影界后的扶持者几个人对他的影响尤其深刻,而自身对于电影的兴趣和大量的观影最终也使得他走上了电影这条道路,最终成为大师。当然,他本人的性格更是决定其人生的重要砝码,从书中的行文里就可以看到大师那种固执而坚定、独立强且不肯妥协的性格,其中关于对于电影审查制度与审查官的批判与讽刺简直叫人哑然失笑,又有些许悲哀。要说遗憾,就是大师太过谦虚,《罗生门》之后就不再写下去,让人无法了解那些巨作产生背后的故事和他自己对于作品的评价,太可惜了…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516人评价)
作者: 张大春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20-9
评语:张大春笔记体小说“春夏秋冬”系列的终结篇。在内容上,和之前三本更偏重于民间传奇的特征稍有不同,这一部里更多的是对于民国历史与人物的叙述。除了开篇不久的《人间藏王》和《白安人》两篇依旧保留了浓厚的传奇色彩之外,余下的篇目则大多是以民国时期的人物和事件为核心,越往后读,就越有典型的掌故文章特征。张大春在书中引用了大量重要或看起来不是那么重要的人物,来印证民国初年政治之诡谲和人物之复杂,使得本书可做了解民国之读物。张大春在这本书里也一反之前旁观者的特征,将自己以及熟人如王家卫、胡金铨、张彻等人代入,相信也是为了增加叙事的真实感。全书始终在一种真真假假、半真半假里进行,对于传奇来说是一种成功,但对于掌故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可信度上的削弱了…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7 (1124人评价)
作者: [美] 欧内斯特·海明威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5-1-1
评语:海明威短篇小说集。很多篇目非常短小,且故事背景涉及欧洲部分较多,看得出一部分是海明威是以自己在欧洲的经历写成。和题目一致,书中绝大部分作品的主人公都是男人,且大多都是表现男人在不同处境下的压力与困境。印象比较深的有这么几篇:第一篇《打不败的人》基本上就是《老人与海》的另一种变体,这次是以一个年老斗牛士的失败来讲述坚持和面对;《白象似的群山》是比较有名的一篇,利用男女的对话来反映出男女心理以及深层次的不同;《五万元》一篇,则是通过打假拳的拳手的对话来反映出一种困境。整部作品延续了海明威作品里以大量密集的对话构成的特征,而大部分对话后面都有着需要深层次挖掘的人物特征与深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冰山下面”…
回复
<前页 1 2 3 4 后页>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风之影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