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
来自: ~ (北京) 2019-09-20 10:08:51创建   2021-12-21 16:38:52更新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Neustadt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Literature)是国际著名的文学奖之一,于1969年由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及其所属期刊《今日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设立,每两年颁发给一位作家,被称为“美国的诺贝尔奖”。

本奖得主可获得一只银鹰羽、一份奖状和50,000美元奖金。奖项基金来自瓦尔特·纽斯塔特和多丽丝·纽斯塔特夫妇的捐款。

本奖目的为表彰诗歌、小说、戏剧的杰出成就,包含得主的终生成就或目前已达到的成就,并只考虑文学价值。使用任何语言的在世作者都可获奖,只要其主要作品能被翻成英文供评审阅读。本奖不开放提名。
1
来自:豆瓣读书
"伊斯梅尔·卡达莱(1936-),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和诗人,曾先后在地拉那大学和高尔基世界文学学院学习深造。1954年,他以诗集《青春的热忱》初登文坛。1963年,他发表了首部小说《亡军的将领》,其后陆续出版《破碎的四月》《梦幻宫殿》等长篇小说,迄今作品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出版。2005年,卡达莱获得第一届布克国际文学奖。"
评语:2020
回复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widge_Danticat
评语:2018 Edwidge Danticat
回复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9C%E5%B8%83%E6%8B%89%E8%8A%99%E5%8D%A1%C2%B7%E4%B9%8C%E6%A0%BC%E9%9B%B7%E5%B8%8C%E5%A5%87
评语:2016 杜布拉芙卡·乌格雷希奇
回复
4
来自:豆瓣读书
"米亚·科托(Mia Couto,1955一 )莫桑比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为《梦游之地》(台版《梦游的大地》)《耶稣撒冷》《母狮的忏悔》等。葡萄牙移民后代,出生并成长于贝拉。十四岁开始发表诗作;二十岁时成为新成立的莫桑比克信息社社长,后创办《时间》(Tempo)杂志。1983年出版的诗集《露水之根》(Raiz de Orvalho)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后期写作以小说为主,著有《声音造就夜晚(Vozes Anoitecidas,1986)等十数部作品。1992年...
评语:2014
回复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E%85%E5%B8%8C%E9%A0%93%C2%B7%E5%AF%86%E6%96%AF%E5%A5%87
评语:2012 罗希顿·密斯奇
回复
6
来自:豆瓣读书
多多,本名粟世征,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后来调到《农民日报》工作。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20世纪70年代,多多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现代诗歌的探索者之一,其代表作《玛格丽和我的旅行》、《手艺》、《致太阳》等,早已成为汉语诗歌的宝贵财富。而在旅居欧洲的十几年间,创作不懈,获得国内外诗歌界的普遍尊敬。多多被公认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曾获得纽斯塔特国...
评语:2010
回复
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tricia_Grace
评语:2008 Patricia Grace
回复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6%8B%89%E4%B8%BD%E8%B4%9D%E5%B0%94%C2%B7%E9%98%BF%E8%8E%B1%E6%A0%BC%E9%87%8C%E4%BA%9A
评语:2006 克拉丽贝尔·阿莱格里亚
回复
9
来自:豆瓣读书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1945.6.21~2021.3.21),波兰诗人、随笔散文家和小说家。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特朗斯特罗姆奖、米沃什奖、欧洲诗人奖及中国的“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和“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得者,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生于利沃夫(今属乌克兰),毕业于雅盖隆大学哲学系,波兰“新浪潮”诗歌代表诗人、主要理论阐述者。在1970年代是波兰持不同政见的异议诗人。1982年移居巴黎。后往来于巴黎和美国...
评语:2004
回复
10
来自:豆瓣读书
"阿尔瓦罗·穆蒂斯(1923年8月25日-2013年9月23日),哥伦比亚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著有小说集《瞭望员马科洛尔的历险与烦恼》等。2001年获塞万提斯奖,2002年获诺伊施塔特国际文学奖。"
评语:2002
回复
11
来自:豆瓣读书
澳大利亚小说家、诗人,马洛夫在小说和诗歌两个领域内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小说有《约翰诺》、《一种想象的生活》、《飞去吧,彼得》等,曾获得迈尔斯·弗兰克林奖、英联邦小说奖等各种文学奖项。
评语:2000
回复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A%AA%E9%B2%81%E4%B8%81%C2%B7%E6%B3%95%E6%8B%89%E8%B5%AB
评语:1998 努鲁丁·法拉赫
回复
13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9%98%BF%E8%A5%BF%E4%BA%9A%C2%B7%E5%BE%B7%E8%80%B6%E5%B7%B4
评语:1996 阿西亚·德耶巴
回复
1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mau_Brathwaite
评语:1994 Edward Kamau Brathwaite
回复
1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C3%A3o_Cabral_de_Melo_Neto
评语:1992 João Cabral de Melo Neto
回复
16
来自:豆瓣读书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4月15日-2015年3月26日),瑞典著名诗人。他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同时是一位心理学家和翻译家,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被称做“隐喻大师”。瑞典诺贝尔委员会2011年10月6日宣布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
评语:1990
回复
1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ja_Rao
评语:1988 Raja Rao
回复
18
来自:豆瓣读书
马克斯·弗里施(Max Frisch)(1911-1991年),瑞士小说家、剧作家。弗里施在作品中经常探究社会约束、语言的力量、个人身份与国体身份之间的差别。他最著名的小说《我不是施蒂勒》(1954年;1958年英译本名为I'm Not Stiller),以及最著名的剧本《比得曼与萤火虫》(Biedermann and the Firebugs)(1958年)和《安多拉》(Andorra)(1962年)都对这些主题进行了深刻地诠释。
评语:1986
回复
1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avo_Haavikko
评语:1984 Paavo Haavikko
回复
20
来自:豆瓣读书
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1914.3.31~1998.4.19),墨西哥诗人、散文家。生于墨西哥城。帕斯的创作融合了拉美本土文化及西班牙语系的文学传统,继承欧洲现代主义的形而上追索以及用语言创造自由境界的信念。1990年由于“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评语:1982
回复
2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E5%8F%B2%E5%85%8B%E6%B2%83%E8%8E%B1%E8%8C%A8%E5%9F%BA
评语:1980 约瑟夫·史克沃莱茨基
回复
22
来自:豆瓣读书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11.6.30~2004.8.14),波兰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78)得主,因“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获诺贝尔文学奖(1980)。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任文化专员和一等秘书。1950年护照被吊销,后选...
评语:1978
回复
23
来自:豆瓣读书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1911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1934年毕业于瓦萨学院后,在纽约文学圈里的生活为其事业奠定了基础。后与大学同学路易斯·克兰在南方佛罗里达的基维斯特岛,同居了5年。她的一生很多时候都在旅行,游离了美国的文化生活之外。1950年定居巴西。最后返回马萨诸塞州,住在波士顿,任教于哈佛大学。1979年突然去世,享年68岁。主要作品有:19...
评语:1976
回复
24
来自:豆瓣读书
弗朗西斯·蓬热(Francis Ponge,1899~1988)是法国当代诗人,评论家。生于法国南方蒙彼利埃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青少年时代,他在欧洲作过广泛的旅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抵抗运动,成为《行动报》的文学版主编。蓬热以他诗歌的总体成就荣获1981年国家诗歌大奖,1984年法兰西学院诗歌大奖和1985年法国文学艺术家协会的文学大奖。
评语:1974
回复
25
来自:豆瓣读书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
评语:1972
回复
<前页 1 2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读书

~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