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曼大帝的桌布的书评 (16)

Sun 2007-12-05 12:43:56

爱美食的人们,你们有福了!

真的很希望这是一本能吃的书,希望能像买书赠光盘一样买书赠饭菜就非常好了。作者不愧是调羹高人,把里面的事物写得很美味。虽然菜色五花八门,时间上溯中世纪,空间遍及亚洲、欧美许多国家,但是阅读时肠胃的蠕动并不会因为时空的阻隔而受到影响。这样的美食效应当然要赞一下...  (展开)
梦亦非 2008-10-28 08:04:11

我们将死于丰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相反,我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就热衷于美食,与享乐主义不符的是:我对美食很疲倦。看到一桌美食我总会很有压力感,心想怎么才能吃得掉(因为我不是一个浪费者), 以前会为了不浪费食物而拼命吃,现在狠下心来,管它浪费不浪费,...  (展开)
LuckyStrikeY 2009-04-08 16:19:05

应该读原版

如果是读原版,可以得到4颗星。 尽管译者在后记中说道这本书的翻译相当艰辛,并且从每页,甚至比每页正文还多的脚注中可以看出译者的努力,但是lost in translation还是使这本书的原味消失殆尽。 比如,日本茶饮文化的那章节,作者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从日文转为英文的翻译过程...  (展开)
倾听你的声音 2019-12-20 20:48:41

《查理曼大帝的桌布:一部开胃的宴会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稍微有一些剧透,请大家购买正版书籍来扩展阅读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尼科拉。弗莱彻。是一名女性作家,她本人有三重身份,也就是现在流行的斜杆人士。她既是一个金匠,又是一个艺术家,还是一名优秀的厨师。多才多艺的一个人。也是精通宴会制作者;还在经营着一家高档的野味店...  (展开)
Matrix 2010-04-12 14:58:47

尼科拉•弗莱彻摊开的桌布——评《查理曼大帝的桌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注:本文原文最早发表于本人的新浪博客。本文现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07d64e0100h5ag.html 尼科拉·弗莱彻摊开的桌布 ——评《查理曼大帝的桌布》 《查理曼大帝的桌布——一部开胃的宴会...  (展开)
wasa 2009-04-13 20:53:57

好吧我承认我把作者简介贴了一下是为了凑字数

尼科拉·弗莱彻过着三重生活:她是一位活跃的艺术家和金匠,她经营着一家高档邮购野味店,她还是一位技巧娴熟的厨师和宴会制作人。她已经写作了四本关于文化、历史和野味烹饪的书。她有时居住在佩里戈尔的角塔中,但她通常住在奥齐塔玛契提附近一个鹿园中,在那里她充分地享受...  (展开)
小崔 2008-01-10 02:23:23

素食主义者可不可以吃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有个亲戚,从小是不吃各种肉类的,于是我们都称她为素食主义者。但是最近想想,用素食主义者来称呼他似乎有些想当然,因为我这个亲戚虽然不吃肉,但是吃鱼的,而且所有的鱼几乎都吃。显然,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素食主义者。至少不是现代观念上的素食主义者。 鱼肉属于荤腥,所...  (展开)
阿花 2023-04-07 19:39:57

大开眼界的生活

英国人的作品真的很有他们的英式冷幽默,叫人越想越好笑,都要形成刻板印象了。书里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宴会,不乏有有点滥竽充数的,但还是有不少让我大开眼界的部分,印象很深的是中世纪的宴会,看到摆了七公里长的宴席,服务生要骑自行车上菜的时候我真的瞠目结舌,还有当时用...  (展开)
摇摆的向日葵 2011-11-17 10:39:02

有些混乱却大开眼界

也许由于中西方不同的阅读习惯,个人对于书中章节的排序有些不适应,认为缺乏一种整体的秩序感。但作为对西方宴会史、饮食习惯的写作也许作者追求的就是能够呈现其特殊性以及不同地域历史环境下宴会史的别具一格。译者的文笔很优美,一定是有相当的译文功底而且可以看出译者是...  (展开)
圆滚滚 2011-05-17 10:08:27

标题很有趣

是冲着标题买的书。 作者写的很用力,有的资料也很有趣,可是总觉得不够亲切。 哦,可能自己是一个低俗的人,以为这本书会绘声绘色的描述欧洲中世纪以来的美食,后来发现——食物是有的,可惜都不够美。 后面附的插画似乎放错了位置。  (展开)
海之槛歌 2010-02-09 20:04:10

一般般

首先,这不是一本烹调书,当然,如果你想在开饭前看看此书作为开胃之用,也不妨一试。实际上,此书更像是西方烹饪史和宴会逸事、作者烹饪心得的混杂体。 我相信,当你看到书中描绘的那一幕幕穷奢极欲,让人目瞪口呆的种种宴会场景的时候,你肯定也会和我一样惊叹于人类在满足口...  (展开)
贺一鹏 2009-10-23 13:55:39

桌布以上的历史

不怎么开胃,或许是因为自己对食物的欲望点太低了吧。 兰州拉面和味千拉面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一定会选择兰州拉面。吃饭吃的是一种痛快劲,让胃觉得痛快,让人觉得痛快,让舌头觉得痛快,让食物觉得痛快。 食物在胃以外停留的时间越长,越认为是对食物生命历程的一种不尊重。就...  (展开)
yasha 2009-08-03 09:34:15

书是好书

绝对有令人翻下去的欲望。 只是也许会令看的人有些头痛。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让人想起三联同一系列里的《香料传奇》,题材的原因也许有一些,更多的是因为两本书的翻译风格有些类似。 都能让读者感到译者的不易,因为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硬结、佶屈,能看出译者的确在努力...  (展开)
太阳照常升起 2009-06-13 19:54:47

西方的饮食文化

这是一部介绍饮食文化的作品,在我对什么都感兴趣的高三时代把它买回来之后,它就一直静静待在我的书柜角落。这个假期偶然拿起来带着娱乐的心态读完了。喜欢《中华小当家》,《食神》的食文化爱好者可能会对它产生兴趣。这是一部介绍宴会,餐饮和烹饪文化的书。中世纪欧洲贵族...  (展开)
心里有块砖 2011-02-25 08:20:37

并非“一部开胃的宴会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学生时代读《神曲》那会儿起,关于地狱,我就一直存着个疑惑——大吃大喝的罪过为何如此严重(第三层:饕餮),甚至超过了通奸(第二层:色欲)?难道世界上还会有比“满汉全席”更奢侈的饮食吗? 读完这本《查理曼大帝的桌布》,我完全理解了但丁为何让那些暴食者下地狱。...  (展开)
自由之地 2010-10-10 09:00:52

另一种角度,我们看待历史——《查理曼大帝的桌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就我的阅读经验来看,中国人出的历史书,最多是政治史,爱讲君臣关系,讲江山社稷,其次是经济史和思想史,在后面才是社会史,或者是野史——弄一些古代人的花边新闻。总之是大处着眼优先。我觉得这并不是不好,相反,一个社会最为重要的三个领域,也是绕不开的三个领域...  (展开)

订阅查理曼大帝的桌布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