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筏重洋的书评 (17)

小小风也 2005-08-11 13:47:47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评论孤筏重洋

上世纪五十年代,来自挪威的年轻学者海雅达尔认为太平洋中心的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原住民也许来自南美沿海,但他的理论没人相信,因为太平洋上的四千海里,南美人的木筏似乎难以逾越。 海雅达尔不信这个邪,他要亲自实践理论,用三个月时间,依靠一艘没有动力的原木木筏驶达波利...  (展开)
戆普 2005-10-29 23:10:05

与海雅达尔有关

以下是我2002年的一篇旧文。与海雅达尔有关,不过严格说来,也许不能算是书评。 -------------- 2002.4.21 挪威人海雅达尔辞世 在网上转悠,发现三天前(4月18日),挪威的航海家托尔•海雅达尔(Thor Heyerdanl)在意大利去世了,享年87岁。他是我敬佩的海...  (展开)
hacmpvm 2014-07-15 10:18:08

孤筏勇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有人让你横渡太平洋,却只给你一艘木筏,你一定会觉得他在发疯,需要当头浇下一盆冷水、或者拼命摇晃肩膀大喊“醒醒”,才能让他停止这种妄念。 你知道,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北到白令海峡,南到南极洲,整个地球的三分之一被它覆盖着,要横渡如此巨大的一个水体,你...  (展开)
亲爱的小孩 2014-05-04 21:50:54

梦想.信仰.爱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和很多人一样,知道这本书是因为这海子卧轨时身边带的四本书之一。接着就搜寻来品读了。一本好书,不会让你失望。用简洁精确的语言,玩转你的想象。我是欣赏海尔达尔的,同时也是羡慕他的。 他有着对梦想的追求,挑战权威的果敢。当海尔达尔用自己花了近九年时间做的调查证明波...  (展开)
留声机 2013-07-22 23:26:21

评《孤筏重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六个“疯子” 一个木筏 不为别的,只为验证一个设想 微风轻轻抚慰着木筏上的布帆 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视着远方的黑夜 黑夜给了他黑...  (展开)
麻雀公爵 2016-02-10 04:58:57

给我一生深刻影响的书

毎次,当我在地图的角落里捜寻出偏远的旅行目的地的时候,总有人问我是怎么找到的。我都会说旅行要靠想象力,我是从小就受到索尓.海尔达尔招唤的人。第一次读这本书是一九八四年,当时年纪小,一下子就被震撼到了。  (展开)
绿山墙的安妮 2008-11-06 21:53:40

一场惊心动魄的旅行

前段时间花了好久看了《孤筏重洋》,有关海洋探险的纪实故事。 好久没有看过类似的书了,以前有短时间曾经很喜欢,也喜欢那样的电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是挪威的托尔•梅尔达尔。 他认为波利尼亚群岛上的第一批居民,是在5世纪从南美洲飘洋过去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  (展开)
sarah 2020-04-16 00:08:20

世界这么大,我们做木筏去看看吧

科学家真是天真可爱啊,行动力也是超一流,原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面的场景是真是存在的,海洋好神奇啊。 其它的生物也都是友好可爱的,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攻击什么的,所有的生灵都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人类也谨守自己的生存空间,不过分侵占别的生灵的,也许就会少很多争端吧。...  (展开)
龙霸天 2018-05-25 20:20:56

那个年代的勇气

今人探险者难望项背矣!得知这本书是因为看了《枪炮 病菌与钢铁》,被波利尼西亚人的伟大壮举感染得心潮澎湃,同时又有点难以置信以当时他们的航海技术是如何远渡重洋,又是什么促使他们如此去冒险的,一度补了比如bbc纪录片《南太平洋》系列 以及迪斯尼动画《海洋奇缘》之类的...  (展开)
🌐 2018-01-01 19:42:56

行动起来,收获的会比你预想的更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孤筏重洋》,跟随着作者一起,品尝了学术被质疑的苦涩,体会了筹办远洋的艰辛,明白了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和面对质疑与未知的危险仍然坚持的勇气,欣赏了沿途的美景,领悟了到达波利尼西亚后内心的释然。 一开始,作者面对对自己多年的学术成果的质疑,并没有气...  (展开)
D先生 2017-04-06 08:26:25

远方除了遥远并非一无所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又是一本给人以勇气的小说,上一次这样的评价,是我读过《瓦尔登湖》后留下的。1989年山海关疾驰而过的火车送走了一位诗人,走之前他怀里抱着四本书,其中就有《瓦尔登湖》和今天读过的这本《孤筏重洋》,去年读过这位诗人的诗集,最感动我的除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小屋”...  (展开)
2016-04-12 20:50:49

朝花夕拾 孤筏重洋

与多数人一样,《孤筏重洋》起于海子的卧轨自杀,尽管我最初的最初更在意他的橘子,而不是这本由朱启平先生以东方语言特有的浪漫而翻译出颇具蔚蓝和墨绿交织色彩的“孤筏重洋”四字。 不知道是否由于读《孤筏重洋》时正值上海冬季,潮湿而冷冽,对我来说,这本书也因那个季节...  (展开)
山中有。水手 2016-03-19 10:48:59

去做

南太平洋的生活方式,现在早已成为一种信仰,在很多思考人类出路的哲人眼中,光彩奕奕。 真不知道海子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可能他没有看过孤岛余生,更没有看过3D的少年派吧。 但这种勇敢的行为,确实可贵。就去做了。就去做了。看似不可能的事。就去做了。 去做,总会有出路。 ...  (展开)
豆瓣绿 2014-09-02 18:32:24

自然是文明的归处

简单到极致,单纯到让工业时代的技术谓之疯狂愚蠢,冒险家成为实验乘简易木筏横穿太平洋以证明波利尼西亚岛上的人和文化是来自相距四千海里遥远的秘鲁。作者给世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颠覆传统认知的视角,去认识看待我们的祖先,以及他们创下的绚烂文明,中间隐藏着那些神...  (展开)

订阅孤筏重洋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