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原文摘录

  • ⑧大器免成:即大器无成。此句传世本皆作“大器晚成”,流传既久,已深入人心。但是帛书本此句作“大器免成”,竹简本作“大器曼成”。通行解读因受传世本影响,仍解读“免成”、“曼成”为“晚成”,实则“免成”即免于成,即无成之意,“免”即免去之意,应读如本字,不可读作为“晚”之借字。“曼成”亦即“无成”,“曼”可解释为“无。”《小尔雅·广诂》云:“曼,无也。”《广雅·释言》亦云:“曼、莫,无也。”此句解释为“大器无成”于义较传世本为可取。就常识而言,既说方就有隅,既说音就有声,既说象就有形,说“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加一“大”字,则“方”变成“无隅”、“音”变成“希声”、“象”变成“无形”,其义皆前后相反,这正是在否定的表述中肯定“大方”、“大音”、“大象”的“大”,肯定其超越于规定性之上的非凡的特质。“大器免成”一句解释为“大器无成”则恰与上下文意相符。“大器”与“大方”、“大音”、“大象”一样,都是道的化身,道不成不坏,大器也无所谓成与不成,故日无成。若作“大器晚成”,则既与上下句例、文意不合,亦颇失其思想之本义。今人于此已有所辨析,可参考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校释》、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又北大汉简本《老子》此句作“大器勉成”,“勉”与“免”同音通假。今从帛书本作“大器免成”。 (查看原文)
    bookbug 1回复 17赞 2022-11-02 08:56:14
    —— 引自第161页
  • 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0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0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0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0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0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0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0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 (查看原文)
    Kaxiumu 17赞 2016-01-04 18:56:35
    —— 引自章节:1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查看原文)
    郎来也 1回复 13赞 2015-05-12 22:13:27
    —— 引自第19页
  •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查看原文)
    袭明 1回复 5赞 2021-06-22 17:43:36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尤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查看原文)
    袭明 5赞 2021-06-23 21:34:05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查看原文)
    风满蜃气楼 4赞 2012-10-30 15:10:02
    —— 引自章节:第四十五章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查看原文)
    赫尔辛根莫斯肯 5赞 2018-01-03 22:24:26
    —— 引自章节:第76章
  • 跂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现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查看原文)
    袭明 4赞 2021-06-04 15:06:59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而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曰: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ei四声)。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输,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惟道,善贷且善成。 (查看原文)
    袭明 4赞 2021-06-15 15:10:13
  •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查看原文)
    袭明 3赞 2021-06-17 10:33:14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言不辩,辩言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俞有,既以与人己俞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查看原文)
    袭明 3赞 2021-06-22 11:13:41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查看原文)
    袭明 3赞 2021-07-05 20:04:47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查看原文)
    夏一柯 4赞 2022-12-07 20:09:07
  • 常有欲,以观其徼 (查看原文)
    夏一柯 4赞 2022-12-07 20:09:07
  •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崇朝,暴雨不崇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得之。 信不足,有不信。 (查看原文)
    袭明 3赞 2021-06-04 15:03:17
  • 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 民之难治者,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者,以其生生之厚也,是以轻死。 夫惟无以为生者,是贤于贵生也。 (查看原文)
    袭明 3赞 2021-06-18 11:49:14
  • 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舆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查看原文)
    袭明 3赞 2021-06-25 16:37:39
  • 和其光,同其尘。 调和它们的优点,从而使它们都有一定的缺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无所仁爱,把万物视同草、狗一样;圣人无所仁爱,把百姓视同草、狗一样。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们说的做的越多,产生的事物就越多,处境就会越发困窘,不如遵循着不偏不倚的适中原则行事。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因此圣人先把自己放在别人的最后,反而能够站到别人的前面;把自身置之度外,反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善于施恩泽于万物而从不与万物相争,安居于众人所讨厌的低洼之地,所以说水的特性基本上符合大道。 夫唯不争,故无尤。 正因为他们与人无争,所以也不会招来任何灾难。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开凿门窗修建房屋,正是因为有了房屋中的空间,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说各种器物的物质部分给人带来的利益,而器物里的空间才使这些器物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谁能够持久地像浑浊的大水那样去包容一切呢?世人总是要让浊水安静下来,慢慢加以澄清;但是谁又能够永远坚持这种安定清静的状态呢?世人又总是搅动这种清静状态,慢慢产生各种追名逐利的活动。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正因为他们从不与别人争夺,所以天下没有任何人能够争得赢他们。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所以说狂风刮不了整整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整整一天。谁制造了这些狂风暴雨?是天地。天地尚且不能长久维持这种剧烈动荡的局面,更何况人呢? 知止可以不殆。 知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 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可以把道看作是伟大的,因为它始终不追求成为伟大者,所以才能成为伟大者。 (查看原文)
    ✖️ 3赞 2022-08-19 21:14:59
  •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太强盛了就会走向衰老,追求过分强盛不符合大道德原则,不符合大道就会很快灭亡。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自己坚持正直品德却不强迫人去做,发出光芒却不刺人眼睛。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调小鱼那样不要经常折腾它。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对付困难事情要在它还容易解决德时候开始,成就大业要从很小德事情做起。因为天下德难事都开始于容易的事,天下的大事都开始于一些小事。因此圣人始终不屈直接做大事,所以才能成就大事。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易许诺,势必缺少信用;把事情看得越容易,势必会遇到越多的困难。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按照个人意愿做事,就会失败;想把东西占为己有,就会失去。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如果结束时依然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小心,就不会把事情办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是减损有余的而补充给不足的;人们制定的原则却不是这样,是减损不足的去奉献给有余的。 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 尽全力去帮助别人,他自己反而变得更加富有;把一切都给予别人,他自己反而变得更加充实。 (查看原文)
    ✖️ 3赞 2022-08-19 21:14:59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而又玄,衆妙之門。 (查看原文)
    随若水 1回复 3赞 2012-03-29 09:54:52
    —— 引自第1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6 2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