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豆瓣时间

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感受到“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呢?大概是对所有与“旧”相关的事物都不忍心错过的那一刻起吧。 那些荧幕上“一闪而过”的场景与语句,都绝不是简单的画面与声音;电影一旦与人相遇,意义就大不相同。 文/大橘 如果你身边有喜欢推理的朋友,你就会与我有相同的感受:他们的手脚总比你快,在你连电影票还没有购买时,他们的反馈已经准时到达了你的手机。 “导演疯狂给自己加戏,作为精髓的群戏平庸无奇”;“阿婆的精彩故事变成了个人秀”…… 但即使是已经预知了这诸多的吐槽,还是有不...    (61回应)
阳光灿烂的日子》 96. 阳光灿烂的日子(上)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中第一部青春片。这是第一次,明确、清晰地展现60年代后才在欧美出现的关于青春的定义和想象,青春不再仅仅是花季雨季,开始和青春期的概念联系,意味着身体苏醒和萌动,也意味着个体生命尚未被社会接受为真正主体的尴尬年龄段。 这部电影包含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次重要的相遇,就是当时已经基本确认影帝位置的演员姜文与作家王朔的相遇。影片改编自王朔的《动物凶猛》,在王朔作品中最具自传性,改编后的这部电影也成了姜文最具个...
最近报了豆瓣时间的写作训练营,今天的练习是写下自己和假想宠物的故事。 前阵子有幸访问到了蔡志恒老师,以此为契机,重看了很多他的旧时作品,如《围巾》什么的,觉得四个短句构成一段+句尾汉字押韵的写法很有趣。 于是不自觉就这样写了起来。 内容无意义,除了家中曾经闹老鼠是真的,其他纯属虚构,仅供娱乐。 ————————————————————————————————————————————— 童年时养宠物的经历,基本都以悲剧告终。 在过暖的冬天蚕宝宝太早冒头,因为没有桑叶可吃而被家人...    (1回应)
在试图回想第一次见到戴老师的情形时,我居然被各种记忆搞糊涂了。或者说,她的每一次出现,都像是对我们的临幸,让我们因为过于亢奋,反而出现跑片断片。 文/毛尖 她来我们学校演讲,扫了一眼满满当当的教室,眼镜脚架不住听众汹涌的热情,掉了下来,我马上自告奋勇帮她去修。跑了三个眼镜店,终于修好,然后用上衣把眼镜擦干净,看她戴上,心里蜜甜。那天,我用八分钟时间在华师大跑了一圈半,现在想想,应该是我体能的高峰时刻。 戴老师就属于那种能够把我们体能召唤出来的人,她有《权力的游戏》中美人布蕾妮...    (18回应)
教父》 60. 教父(上) 拍摄于1972年的《教父》是好莱坞电影中的伟大之作,也是好莱坞电影中的例外。科波拉是60年代兴起的新好莱坞导演中的代表人物,《教父》是他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在好莱坞以及在电影史上的地位,同时确认了新好莱坞作为全新一代整体刷新好莱坞工业和文化,刷新了好莱坞电影对于美国社会、对于世界的位置。 电影开篇处就是殡仪馆老板直视镜头说出对白,“我相信美国,美国辜负了我,以致我必须找黑手党来为我主持公道,还我一个起码的正义。”这部电影成为名篇及经典,正在于它成功...
今天豆瓣发布了「豆瓣时间」,这个付费音频里,开篇就是北岛与朋友们的诗歌课《醒来》——这是由十七位携带丰富学识与激情的诗人、学者为你讲述诗人传奇故事,他们是西川、陈力川、刘文飞、汪剑钊、薛庆国、树才、田原、高兴、夏可君、胡续冬、敬文东、张清华、蓝蓝、唐晓渡、欧阳江河。 他们解读诗歌的文化历史背景,细析诗句幽微妙处,带领你倾听诗意的源头,发现诗歌的美与力量。 我听了这其中的「西川解读在风中飘」,他在里面说诗和歌,让我想到了这三个人。 我昨天发豆瓣广播,说“李健就是我的理想型,是我...    (59回应)
文/简里里 (1) 很多年前我在北京的一家精神科医院实习。有一天病房收治了一个女病人,病人安顿好之后,大夫按惯例和家属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谈话。 我和大夫一起坐在略局促的办公室里,日光灯惨白惨白的,家属脸上微微冒汗。大夫详细地问了问病人的生活状况,在家的状况,工作的状况,人际的情况。谈着谈着,大夫冷不丁地说: “嗯,这么听下来,她十几年前就开始慢性起病了啊。怎么没早点送来呢。” 家属被吓了一跳,神情变得惶恐不安。说,什么?你是说她十几年前就开始生病了?难道她不就是女同志心眼儿小、...    (157回应)
坎大哈》 104.坎大哈(上) 莫森·玛克玛巴夫和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作为两位最重要的世界级导演,标志着伊朗电影新浪潮的发生,是伊朗新电影的双峰。但两个导演的影像风格、叙事风格是迥异的,很难并置来总结伊朗电影美学。不要以为某一种所谓的民族风格、所谓的地域文化特质,所谓的电影美学代际会是以一种共性的、同向的方式发生。相反,正是两位伊朗大师以完全不同的风格和诉求,展示了伊朗新电影的广度和力度。 玛克玛巴夫少年时代就介入社会运动,17岁时曾参与穆斯林地下组织,反对当时被美国支持的...    (1回应)
出租车司机》 64. 出租车司机(上) 马丁·斯科塞斯的名作《出租车司机》拍摄于1976年,被视为新好莱坞一代登场的代表作。 摄影机锁定在主人公身上,一个平凡的小人物,由此展开那些每天行走在我们身边,我们熟视无睹的底层人群的生活。这正是新好莱坞之“新”。这一代导演中的大多数不是在好莱坞制片体制内师徒相随,然后逐渐上升为导演的,他们也很少有人是接受正规的电影教育后进入电影工业的,只有马丁·斯科塞斯是唯一例外。他是在纽约大学电影系学习电影然后进入电影行当的,我们常玩笑说这几乎是...
主讲:刘斌 良渚的玉器 良渚玉器是中国史前时期玉器发展的一个顶峰,与之前有非常大的区别。良渚之前的玉器以装饰、自然崇拜为特点,如红山文化、崧泽文化、凌家滩文化等,良渚文化玉器的种类丰富发达,主要围绕表现神像有关。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唯一一种创造了神话、神像的文明,半人半兽的神的形象在良渚早期就产生,头戴羽冠,底下是鸟身的一部分。古代神话中如伏羲、女娲和埃及狮身人面像,都是半人半兽的形象。首先有神的设计、信仰,然后设计一整套玉礼器。 良渚文化中有特点的是冠状饰,用梳子插在头上,就...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