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轻海峡幻影的日记 标签: 语文

太多的人似乎不知道在公开场合发言的一个定律,这就是,你贬低别人的结果必定是你自己贬低自己。比如说,你毫无道理地称呼别人是垃圾,别人不会由此变成垃圾,只是你自己会变成众人心目中的垃圾。这是一个教训。这个教训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尊重别人就是尊重你自己。以下是一个现蒸热卖的例子。 小引:先前发表拙文《 看钱锺书如何玩不转文言文》 ,从翻译的角度指出钱锺书如何玩不转文言文即钱难以用文言文来顺场地、曲尽其妙的表达需要表达的意思的问题,尽管钱锺书娴熟于文言文这一“事实”有目共睹,广为人...    (3回应)
先前发表拙文,评论和批评了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试卷及其阅卷组组长评语,以及语文教科书编辑温儒敏对有关争议的评论。 如今2021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一些全国和省市的作文考题已经披露。但今年考生和未来的考生及其家长和教师无缘再见到满分作文及其评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或损失。 与此同时,2020年的问题显然依然存在,而且其表现或证明依然比比皆是,其中包括友邻【西木】刚刚发表的对我去年写出的《 由温儒敏的言说看语文教学的危机 》的批驳。 公开发表文章引发批驳自是题中之义,我对此...

我的朋友杜雷斯与猫

2020-10-01 19:32:19
我的朋友杜雷斯玩弄的人设显然是女巫。这里所谓的女巫是原始社会正面意义上的女巫,即可以百发百中隔山打牛、能精准预测郭嘉或个人大事或小事的人,常常说话精准得让我跌碎眼镜,下巴掉在地上。顺便说一句,人类今天的一切知识,从科技到文学到郑痔都是起源于巫术,无一例外。 杜雷斯的女巫式惊人之语多得数不胜数。比如这一句:【海峡的书不多,大部,应该都是旧书,没猜错的话,可能会有一套「Britannica 」,大英百科全书】。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这边要是还不赶紧坦白就有诈骗之嫌了。至少,是有迟钝得...    (3回应)
汉字是否应当拼音化?是否有必要拼音化?这种辩论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曾经相当热烈,但现在似乎波澜不兴了。在我看来,这样的辩论仍有必要进行,因为当初辩论的问题依然存在,汉字仍然是中国人到死都玩不转的东西,是极大的学习负担。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一位豆瓣er辩论这个问题。但辩论最后居然失控。 这次辩论应当说是Delaserna提起的,而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感兴趣,于是便立即打蛇顺竿上,欣然顺水推舟,推波助澜,辩论就开始了。但我显然推力过猛,波澜过大,导致辩论翻船。很遗憾。 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    (29回应)
惜墨如金常常被当做是文学表现的绝对原则。但太多的人不知道文学的本质其实就是没话找话说,或把简单的话变着花样来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惜墨如金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它常常可能不是什么好兆头,而是文思干枯、心思不够缜密、表达手腕不到家的症状。以下的辩论和讲评可算是一个实例说明。 甲:老师,您说的这句话我特别不同意,“一件事情用三言两语说出来就是一个平常人,用三十二十句话说出来就是一个能言会道的人,用两三百句、两三千说出来,就是语言艺术家,两三万、两三十万句说就是超级艺术家了”。...    (1回应)
一位友邻留言询问:不知您对卞之琳从1930年代一直到1990年代坚持将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名著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翻译成《往昔之追寻》有什么看法? 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借着思索和回答友邻问题的机会,重新整理了一下先前对这个问题以及对更广义的外国文学阅读理解以及汉语句法的思考。以下是思考记录。 *** 简单地说,卞之琳的这种翻译也是一种靠谱(尽量逼近原文)的翻译,至少比先前的译名《追忆似水年华...    (6回应)

论说文的说理示范

2020-08-04 09:52:45
【重磅 | 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评高考满分作文(一)】一文引起了诸多有趣的讨论和辩论,现在不知为什么给发布者删除。一篇非常好的教材,好可惜。相关的辩论显示,某国说理文教育极其薄弱,导致许多人把态度宣示当作说理。以下的甲乙双方的辩论记录可以算作不说理与说理的示范。希望它可以寓教于乐。 甲:“摒弃批判的廉价”,真是ironic。我就是刚毕业的高中生,对高考作文有基本的理解:要的不是文笔,而要有力的论证。这篇作文有基本论证结构,句句扣题,对能读懂典故的大学教授有说服力。得满分干卿何事。...

令人心情振奋的学生

2020-05-29 06:33:59
每次重读一中学生友邻的信都让我不由地感到希望重新燃起。这位中学生友邻的思想之缜密,表达之精准,对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对教育、对当今社会、对互联网和许多其他问题认识之深刻让我惊叹不已。我现在不能发表他的信,只好发表我给他的一通信,算是我向梁启超当年所讴歌的中国少年致敬。 亲爱的XXX同学,谢谢您详细认真的回复。 说实话,您的回复真是让我惊讶万分。准确地说是十二万分的惊讶。您是我看到的最有思想深度、表达能力最强的中学生。 我曾经遇到过非常有才分的中学生,但他们所展示的才分只是单方面...    (12回应)
先前发表有关语文教育的意见和评论,声言几十年来某国语文教育重寻章摘句模仿,重段子不重整部的作品,更不重学生的自我表达或学生的独特经验和见解,这样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语文能力残废。 跟我在这里发表的所有意见一样,发表前述意见和评论目的是抛砖引玉。我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师。是真信奉,不是客套。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对任何重大的问题,即使冥思苦想和积极研究多年还是会有太多的认识空白需要他人的指出和指正。 感谢友邻【Avery】以回应的方式提供了我认为是绝对精彩的意见,全面,中肯、...    (1回应)
认真玩豆瓣三年,欢乐地遇到种种奇妙和奇怪的言说,其中最大的公约数或特色是思维混乱,言说者对自己所说的话不知所云。窃以为这种特色所反映的是贵国的教育在说理教育方面的欠缺。这种欠缺清晰地反映在太多的大中小学生身上,反映在太多的教授和博士身上。反映在批驳方方的人身上。 不会说理,不能说理,不屑说理似乎成了一种时代的时髦。鉴于如今在这种事情上详细举例也变得危险起来,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这里就不举例了。当然,有心人可以很容易脑补,因为例子太多,俯拾即是,一眼望去便是一打或两打半。 说是...    (6回应)
连续发表语文教学系列文两篇之后,一朋友来信说,“您的语文教学系列很有趣,但您展示的例子都是负面的。反面教材当然很有用也很有效。但您能不能来个多样化,展示一个正面教材呢?” 这位朋友算是给我提出了一个挑战。谢天谢地,这里还真有一个很新鲜生猛的正面教材。 亲眼所见的一次学生与教授的教学互动。 应当说,学生是个好学生。所谓的好学生就是好学的学生。所谓的好学就是好奇。而好学生的好奇不是随便问。任何一个毛孩子也会有口无心地随便问,但好学生的问题是经过了一番research(材料调查)之...    (11回应)
趁又被被豆瓣禁言三天进行了一点基础研究。本文是这几天基础研究成果之一。自从多年前开始关注语文教育和外语教育以来,就痛感中国的语文教育非常害人。中国的教育不是教学生发现世界、认识自己,表达自己,而是教学生装逼,因此太多的学生除了装逼之外别的什么也不会。本文可以算是一个样本描述。 由于种种奇妙的机缘认识了一位报社编辑。我戏称他为才子,因为他动辄就对我引述《金瓶梅》和《西厢记》之类的经典作品,他也能非常细心地指出我的通信中的错别字。 我非常欣赏他的细心。当然,我也不甘示弱,每次他给...    (63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