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精神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Pexels、Pixabay、网络丨图源 晚上的睡眠时间是我们脑子休息的最重要的时间段,只有良好的睡眠才能让脑子恢复精力,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进入第二天。 但是你可能有这样的感觉: 明明自己睡的时间也不短,为什么早上起来还是很累?或者明明自己很累,怎么躺下来就是睡不着? 其实这与你的睡前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相信很多人,都不是一上床就开始进入睡觉状态,在正式入睡前,你可能会看手机、听歌、看书等等,这些都属于睡前行为。 为什么这些行...
在我们头脑和心中流动着的能量流——思想、精神、情意——就是支撑起我们心灵世界的能量。 我们从亲友爱人身上获得他们,从书中的人物身上捕获他们,从新闻传闻中的人物身上获得他们。我们也创造和传播他们。 他们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和流转,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那里,循环往复,沟通和串联了这个世界上曾经的人们和现在的人们。 一刻也不能失去他们——护卫我们脆弱心灵,构筑我们心理城防,滋养我们心灵,支持我们意志精神的食粮和能量! 指向性的能量——思想(正确);激励鼓舞人心的能量——精神(力量)...
所有我们对于感情的过分期望,都在慢慢压垮我们的珍贵感情。非其责任,非其能力,如何帮助,怎么给予。成熟思想,帮助自己。强大精神,无惧一切。理解感情,护佑感情。所有珍惜我们的人都很珍贵。
作者邓安庆,原载于《文景》2007年第5期 题目改为《精神的回归之路—为庆祝《精神现象学》出版200周年而作》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他们看了又看,却看不见,听了又听,却听不明白,只要不回心转意于上帝,他们还是枉费心机。” (马可福音4,12) 《圣经》中的这段话,无疑最真实地反映了啃过《精神现象学》这块“硬骨头”的人的体会。这部黑格尔的成名作出版于1807年,至今整整200年了,可以说读懂它的人还真不太多。但大凡看见了点什么,听到了点什么,领悟...    (2回应)
作者王寅,来自灰光灯公号 “里尔克对表述和坦露感情有着巨大的羞怯感。他喜欢把他本人和他的为人尽可能隐藏起来。他的保护方法就是他的完全自甘落寞,不惹人注意,是那类无法描述的默默不语和轻手轻脚,这为他制造了一种令人无法与之接触的氛围。”小说家茨威格曾经这样描写自己的这位诗人朋友。“曾经我柔弱得像早熟的麦子”(《耶利米》)里尔克也曾在诗中这样自况,柔弱的气质伴随了里尔克一生,他的同时代人不止一次写到他的安静、敏感、谦逊的行为举止。 里尔克 尽管里尔克的邀请从来是含蓄的,但他是那种令...
曾经自以为很懂自己的心,很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自己有诸多误解。若干年以后, 我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原来我一直都活着恐惧中,一直都活得挺焦虑的,内心充满羞愧与不安,一直没有完全走出童年的阴影,没有走出多年前的情感创伤,严重的影响到了自己的情感之路,事业之路。 我原以为自己想要的是爱,是幸福,是成功,是赢得别人的喜欢。可是,后来明白了,其实我做太多的事,有太多的行为,不过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恐惧,是因为在追求安全感,是因为对生活的渴望,曾经之所以几乎隔绝了社交,活得那么自闭,那么...    (4回应)
一 穷不是什么好事。但坏事也不能都用穷来概括。 现在我发现,不管遇到什么难事坏事,一律用 “穷” 来解释,变成了种流行。 好像只要有了钱,一切就都会好起来。这当然是一种思维懒惰。 快十一了,旅行的人难免会住酒店。 最近我有看到两条关于酒店的消息。 有人去实地考察了 7 家快捷酒店,做了一个测评:快捷酒店到底有多脏? 9 月,又有一个组织对北京 5 家五星级酒店进行了测试。全是有名的高档酒店。结果 5 家酒店在客人退房后,都没更换床品,没清洁浴缸和马桶圈。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那...    (31回应)
7/19的直播主題 關於一個夢境的故事(意識,靈魂,氣,探索真實世界的根源) VR人間系統,能量具現化系統 內容: 1.一個夢境的開始 2.意識 靈魂 氣原型 3.VR人間系統 4.回歸真實世界的本源 有興趣參加的朋友可以跟助理報名或者關注二維碼
中国人缺少什么? ——周国平在北大的演讲 一,对百年文化反省的一个反省:什么逃脱了反省反而成了反省的前提?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从尼采的一篇文章套用来的,那篇文章的题目是《德国人缺少什么》。遗憾的是,尼采讲这样的题目用不着做譬如说德国与东方或者德国与英国之类的比较,他只是把德国的现状与他心目中的标准做一个比较,然后直截了当说出他的批评意见来。而一个中国人讲《中国人缺少什么》这样的题目,似乎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一个所谓中西文化比较的题目。 事实上,中国人也的确是在西方的冲击下才开始反省...

我的精神状况

癸 2019-12-31 00:00:29
无能者的死循环 低欲望的假象 欲望不会消退 而是受到了侵蚀 欲望受到侵蚀 行动定要受阻 五年前的一个状态 被一种思想所牵引 隐隐的负面 一个年龄阶段状态 与环境紧紧相扣 代入另一个强烈的角色里 病态的胡言乱语 以及乱七八糟的台词 因为我是那个她才感知到循环 不,她不是她 我是要从另一个她代入她 没有循环,我只是现在遇见了她 变成了她 我是她
<前页 1 2 3 4 5 ... 32 33 后页>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