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瘟疫

来源: 中国数字科技馆 医疗废物堆积。图片来源:原文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仅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它也引发了一个环境问题。在全世界报告了超过4.3亿例感染病例后,这场大流行产生了大量医疗垃圾,包括检测试剂盒、手套、口罩、注射器和其他在诊所和医院中使用的一次性产品。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医疗废物处理问题是全球性的,但在较贫穷的国家,这一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在这些国家,大部分垃圾只是在缺乏污染控制的露天坑和破旧...
一本讲述传染病历史的文学作品吧,确切讲,应该算历史作品。 这本书值得给4分推荐,但考虑到书名翻译的哗众取宠,“一部全新的人类命运史”。负责任的说,全书通篇没有引申传染病对人类历史,人类发展有何深远影响。即使提到疫病对古罗马衰亡的影响,作者也非常慎重,承认,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疫病是否起了主要作用应存疑。因此,冲着书名,只给3分。“取名文化”是中文书籍当前的一大陋习,绝不迁就。 本书文笔幽默,对于历史描述足够客观,对于作者自己的推论部分,也保持审慎态度。是一部负...

大雨滂沱

严彬 严彬 2020-12-01 00:44:57
大雨滂沱,雨一直在下,从门口往外面望去,平整的地面上只有一些碎石,碎砖块,除此之外地面上只有雨水,干干净净。雨打着水泥路面,水在地上溅出酒盏状的水花,在地上均匀铺开,顺着坡度从上往下流,多余的雨水溢出来,顺着带细纹的路面流到路边的水沟中,水沟中的水也在哗哗流动,从高处往下流,门槛高出水沟数尺,这是很久以前就修筑起来的,因此尽管近在咫尺,路上的水花溅到门内,再往内一点,在那条没有灯光的过道上,地面几乎是干燥的,只有两排鞋印的水痕,停在离门口不足两米处。看不到灰尘,雨一直在下,墙...
(发表于2020年1月30日澎湃新闻城市史话专栏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687161 ) 黄州,今湖北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距离武汉78公里,在全国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数仅次于武汉(截至2020年1月30日12:14,黄冈市确诊496例,死亡12例,治愈5例)。黄冈在公众眼里的标签一是苏轼苏东坡,二是黄冈秘卷,如今又多了一样。 元丰二年(1079 年)十二月,苏轼受乌台诗案影响,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
转发自佛恩浩荡 无论正与邪,你要进哪个门,都得由自己做决定。不过,唯有真正选择正教,方能得救。 在全世界都有正教和邪教同时流传,但因为有的邪教拥有众多信徒,导致旁人会以“信徒数量”做为评判信仰的标准,遂将邪教误以为是正教。其实,无论正与邪,你要进哪个门,都得由自己做决定,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个选择的机会。选择邪教的人,在短时间之内,或许能够获得到一点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信徒的寿命会短、也会出现很多的疾病。因此,远离疾病的一项最根本方式,就是拥有正统信仰。 张应改信正教 ...

又见瘟神

还我河山 还我河山 2021-04-08 20:34:38
转发自环球优阅 瘟神,在天界称为时疫使君。他们行天界之命,行瘟布疫。人类的每一次瘟疫,在另外空间都有瘟神出现。 一、初见瘟神 这位修行人初次见到瘟神是在二零二零年二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当时瘟神正在行瘟布疫,瘟神临走时对她说:“我还会再来的。” 当时许多地方正处于封闭、严防控守的状态。 修行人说:“人没有用这个时间来反思瘟疫为什么发生,因为传统已经被现代意识隔断,不知道瘟疫与败坏的人心、下滑的道德有关,于是人们依然我行我素。科学家在短期内又研制出了疫苗,人们以为危险期过去了。其实...
愿我们都能平安熬过眼前这场荒芜。 《芜城赋》,作者马子华 那是多么荒芜的城啊!城的雉堞已经倒塌了不少,正像一个老妇人的脱落残缺的牙齿那样的难看,从每一块石砖的缝隙中间,生长出很长的茅草和很大的仙人掌来,就像披下来的头发,杂乱、蓬松。 城门已经不必要掩闭,也没法掩闭了,当你走进去,会有一阵寒风从里边吹了出来,使你冷凄凄的。举目一顾,你会疑心你是走在城郊,因为在城的里面比你想象得到的旷野还要荒凉和寂寞——那里面全是一人多高的茅草,在风里摆拂着,有十亩那么广阔,是谁也没有勇气走进去...
也叫“the Pestilence”“the Great Mortality”或者“the Plague”,是人类历史上有记录的最严重瘟疫,共导致欧洲、亚洲以及北非的7500万-2亿人死亡。其中,从1347年到1351年,瘟疫在欧洲达到最高峰。疫病源于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这种细菌极易导致腺鼠疫,但也能引起败血性鼠疫和肺炎性鼠疫。上述三种疫病就是鼠疫的三个种类。 简要信息 疾病名称:腺鼠疫 爆发地点:欧洲、亚洲、北非 时间:1346年-1353年 死亡人...
自黑死病爆发起,世界多地遭到一系列鼠疫的袭击,这段时期因此被称作“第二次鼠疫大流行”。1348年,黑死病被传播到欧洲,在接下来的四年中造成欧亚大陆上近一半人口死亡。疫情后来转变为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经常出现小规模爆发。17世纪末期,世界多地再度出现疫情,在部分地区,鼠疫直到19世纪才彻底消失。这段时期结束后,新种类细菌又导致了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根源是鼠疫杆菌,存在于寄生在鼠类和人类身上的跳蚤中。疫情爆发后,鼠疫杆菌有可能会杀死所有宿主,随后暂时...
查士丁尼大瘟疫是人类第一次鼠疫大流行的开端,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是旧大陆(欧洲、亚洲、非洲)上的第一次鼠疫爆发,致病源头是鼠疫杆菌。整个地中海盆地、欧洲以及近东都遭到打击,萨珊王朝(也称波斯第二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也称东罗马帝国)深受其害,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更是重疫区。据拜占庭宫廷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约500-约570)记录,他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482-565)就曾感染鼠疫,但在542年痊愈,当时正值君士坦丁堡疫情大爆发,全城约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亡,这场疫病因此也被命名为...
“战争关乎文明的兴衰,瘟疫却关乎文明的终结。” 从人类诞生的第一天开始,人类和病毒的战争就从未停止过,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到处充斥着人类与病毒相生相杀的残酷博弈。 依然记得当初阅读贾雷德·戴蒙德所著《枪炮、病菌与钢铁》时的震撼,万没想到欧洲人在征服新大陆的过程中,从旧大陆带来的致命性病原体竟然戕害了数倍于死于枪炮之下的新大陆族群。 青年学者刘滴川先生的这部《大瘟疫:病毒、毁灭与帝国的抗争》详尽地调查了有史以来直至汉末的瘟疫发生记录,并根据瘟疫形成的条件发现了这段历史时期内...    (3回应)
崖柏 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祥瑞的象征。 例如,一些古老的大寺庙会种植柏树,孔子花园也种植柏树,皇家园林也种植柏树。 所谓“千年松,万年柏”,柏也是长寿的象征。 柏和百谐音,于是有"柏事如意"、"长命柏岁“一说。 更有人提出一个观点:人无家不定,家无柏不安。 不过, 崖柏 的珍贵不止于此。 一、免瘟疫 历代医著记载,柏有“免瘟疫,通灵达至之功”。《本草纲目》《中国药典》都对崖柏(侧柏)的神奇功效做了高度评价。 关于详细内容,我已经在我的著作《崖柏鉴藏》一书的79页做了详细说明。 关...    (1回应)
<前页 1 2 后页>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