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田野

另一个田野故事

李亢 李亢 2015-04-03 17:18:51
Annette Lareau在其成名作Unequal Childhood (1) 再版前拜访了她当初研究的家庭,并且致赠该书。不论阶级与种族,有相当比例的家庭对于她的论点感到不满,认为她误解、扭曲、利用他们的人生。但在这些愤怒的读者之中,后来有两个跟她和好了:其中一个中产...

如詩,如畫

Echo Echo 2019-09-20 15:16:27
一次傍晚拍到的家門口的風景,和以往的都不太一樣,像畫一樣美,也像詩一樣溫柔。

反思的层次

Janus Janus 2015-06-07 16:54:45
读古学斌的《专业限制与文化识盲: 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 》 下面这一段话令我再次审视自己的立场: 而“理论负载”则指出, 研究社群在学习历程中经历一段时间的训练, 累积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和理论, 而这些知识和理论不自觉地成为研究者看问题/看...
刚刚和敏子聊天,才知道她离职了,现今在家调养。敏子回家上班不足半年,身体倒是差了,家乡的好山好水最终也没能帮上什么忙。现在的她一边修养一边备考,公务员考试又要开始了,敏子还是执着于安于一方的小梦,考个公务员,安安稳稳上班,平平淡淡生活。 ...

我的老师

徐佶周 徐佶周 2017-09-11 19:53:37
我的老师,是楼下的小姐。今年不到十八岁。她不漂亮,也少化妆,平时见了小区里的男人不理不睬,很有些端庄,但对发廊里的来客却挑逗撩拨,表情放荡,显得轻浮。开始我见她只心里鄙薄,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她是老师。 许多人都笑我认发廊里的小姐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女认男?孟夷纯!孟老师,她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客人少的时候阿姨领了小姐们去逛街,她也在其中,阿姨发慈悲心,买了一堆学生装和护士服分发给大家,轮到她,她不接,大眼睛直楞神,鼻翼一扇一...

一日三餐

四十二 四十二 2018-07-15 23:21:26
今日菜单,早餐:肉丝银丝粉;午餐:青椒腊鱼+空心菜;晚餐:青椒腊鱼+玉米烙。每日稀松平常的一日三餐,我想郑重体会一次。 清晨6点的乡下,红如火的朝阳,我醒来看了一眼,继续闲躺。这是回到乡村的第三天,也是我放弃网络社交圈的第三天。周围都很安静,周围诱惑少了很多,周围压力浅了很多。 人的本能是特别能记住曾经吃过的美食,并在记忆中无限放大它的美好感觉,再赋予某些特殊的含义。银丝粉是只有家乡才有的东东,小学的它是最高意义的早餐,大概两个星期才有一次触碰的机会,后来离家读大学,外地工作...
“找个少妇去” 道哥开着车,走走瞧瞧,看着女人就吹吹口哨,甚至真的和一个少妇对话了。用的是方言。 他说他也不知道她说什么,就说了几句你是谁啊之类的。 “给我介绍个妹子来玩玩啊” 听说大学生要来了,海风之子兴奋了起来,梳得油亮的头发更往上翘了...    (2回应)
身份认同问题(recognition of self identification) 1. 问:为什么要谈“身份认同”问题? 答:一、为了与他人做区分,标识自己的特点、需要和可提供的东东; 二、找到同类,一起共事。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2. 身份认同 与 需求表达 一句“我病了;我是病...    (1回应)
这个饭店开在八段。 八段是个破败的公路班子所在地,在修路工程队撤走后,这里的房子有一半坍塌了,不复当年“阿克塞小香港”的热火朝天。没有坍塌的一半,成了现在的商铺和饭馆。 土坯房,粉笔大大写上商店,饭店几个字,就是牌子了。民和饭馆还不一样,做了一个印刷牌子,一看就知道是新开的。 所以宝来惦记这家店很久了。 八段很久没有开过清真饭店了,这让值班的哈萨克干部很苦恼。 现在好了,我们进了饭店,点了炒面片。 上来我们傻眼了:一盆汤面片。 自我安慰,就是水多了点嘛,沙漠上多补水。 第二天...
• 情绪/情感的政治,与“合理的”便利 现在来说说,“情绪或情感的政治”,以及“‘合理’的便利”。我不打算在这里做系统的阐述(可参见黄裔的论文)。仅此以小短文的形式作为年终总结。 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社群提出的提供相关照顾、迁就(便利)的要求...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