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有方

我从经验得知,没有研究和实验,就不会有重大发现。通过实验,你往往会有意料之外的发现,收获远远超过你所投放的,我认为这就是最教人兴奋的地方。我相信实验应该永无止尽。 ——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 背景 香港——这座狮子山下的城市——对扎哈·哈...    (6回应)
编者按:何震环,职业建筑摄影师,2012年与搭档苏哲维成立存在建筑-建筑摄影,现居成都。从读书时起就酷爱摄影,如今摄影已经融入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何震环认为无论是意料之内还是意料之外,都是摄影的魅力所在,摄影师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控很重要,感觉也很...    (1回应)
不会挑选相机的摄影师不是好的建筑师。 如何购买相机,对于建筑师永远是个难以抉择的事情,科技在发展,品牌认可多样化,预算永远在变化。各有各的偏好,有的人就爱佳能,加个移轴镜头可以拍建筑,去掉后换个定焦马上拍起媳妇和娃,背个大单反毫不辛苦;而...    (33回应)
导言:随着都市的发展与扩张,快速运转的高密度城市里出现了不同尺度层级的“夹缝地带”。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介入这些看似消极的夹缝空间?日本的建筑师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以及对都市的回应。 在人口密集、租金昂贵的都市里,高密度的居住早已成为一种常态...
编者按:它是云雾缭绕的山,它是气势磅礴的桥;它是拾级而上的老街,它是造型独特的吊脚楼;它是麻辣喷香的火锅,它是江湖义气的重庆。作为西南乃至全国最具地理特色的城市之一,重庆因“山地建筑”而远近闻名。它们通常与地势、气候等主题紧密相关,经过...    (2回应)
文/ 张婷 我对于斯卡帕最早的认知,是在本科的课堂上。为了让建筑照片更有沉浸感,王丽方老师特意把影像复刻到幻灯片上,用老式的投影仪放给我们看。屋子静悄悄的,建筑在发光,就在那个时候,我记住了斯卡帕的名字。 2009年在维罗纳,我体验了斯卡帕的古...    (2回应)
转眼2017年又过了,照例选些年间涂鸦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我知道这一年并不理想,但我也知道我们离理想又近了一步。 在这一年里,我受四位伟大艺术家的作品和心路历程启迪,心中觉得踏实。在此写点文字向他们致敬! 西扎的书法 6月30日-7月9日,带队有方“超越几何:西扎与葡萄牙现当代建筑”之旅 西扎的很多房子都源于一个端庄格局,U型合院或对称塔楼等。这些原型固然重要,但它们并不是西扎房子的魅力本质所在。就像汉字书法贴中的米字格,虽然重要,但它们仅是书写的模板和控制网格。它们期待着书...    (1回应)
编者按:这篇文章并不是教你画分析图时怎么去模仿案例,而是从“视觉习惯”的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具备关于视觉怎样的基本常识。在作者看来,思考、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绘制分析图的技巧才能得到质的改变。(我就知道你会直接收藏,就没有然后了……) 文...    (15回应)
文|王开 前记 今年上半年,意大利结构工程师、建筑师的皮埃尔·路易吉·奈尔维(Pier Luigi Nervi)作品展《奈尔维:以模型作为设计和建造的工具》(il modello come strumento di progetto e costruzione)在米兰理工大学开展。本文尝试从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作为出发点,梳理奈尔维的作品及其“正确的建筑”理念,以期对这一位了不起的“混凝土诗人”有更深入的了解。 皮埃尔·路易吉·奈尔维,1881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小城Sondri...    (3回应)
意大利建筑界殿堂级人物斯卡帕的建筑,是以石头为主堆砌而成的诗,每一个凝结了时代记忆的细部,皆有如建筑之诗的语言重心,各自展现其独特的脉络。斯卡帕的设计可以看做是威尼斯文化、艺术的切片。所有被放入的元素虽属于过去,却脱离了传统转化为新的表...    (5回应)
<前页 1 2 3 4 5 ... 68 69 后页>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