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康德

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伊曼努尔·康德 一、生平 1724年,康德出生于普鲁士王国的柯尼斯堡,现为俄罗斯所辖的加里宁格勒。初中时翻看世界地图,就对俄罗斯的领土划分不甚明白,俄罗斯本土往西有个叫白俄罗斯的国家,再往西,在波兰的北部再次出现了俄罗斯的领土,基于其偏僻而不明所以的地理,我本以为这块俄罗斯的飞地不会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什么重大遗产,直到接触数学中的七桥问题...    (1回应)
作者邓晓芒(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原载《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2期 摘要: 两千多年来儒家对乡愿的批判有个一脉相承的特点,即都把乡愿看作是有意骗人,向别人伪装成有德的假象,却没有指出其中“自欺”的心理结构,更没有看出它与一般人格的深层次的联系。与之相反,康德对伪善的批评则是从人性和人格中生来就伴随着的自欺结构入手的。儒家的大部分道德范畴在康德那里都可以保留,但它们的根基应该变成理性和自由意志,而不是那种狭隘的自然情感 (孝悌等) 。这样一来,儒家的道德观就不再是那种自我纯洁...    (3回应)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starts with a easily-granted (and in that sense “transcendental”?) and then proceeds to a necessary consequence which is then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this premise. There are two famous transcendental arguments in...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李泽厚 译) 翻阅了现代的译本,字词流转间多有阻滞,想读李泽厚的译本,可惜他并没有翻译。于是我找来蓝公武的旧版作为一体化上的帮助,读来确实流畅许多。 但蓝公武的民国版本对于如今的读者来说,显得文了一些,再加上个别字词的见解上,我与他有所不同。故今翻译《纯粹理性批判》之序言,以作为开始。 (译者 去象归心) 梵罗拉美之培根 大复兴 序言 我们对于自身不欲有所言谈。唯有对于我们所关切的这个主题,希望人人不把它看作一种私见而视之为一项...
康德要讨论的是,除开灵魂、上帝等人认识对象的“科学”(或者说正确、确定性)知识是如何可能的,他从普遍性和必然性出发,人怎么能得到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要除开经验性的部分,不是说经验性不重要,而且人与世界的互动是必然涉及到经验的(是一种必然的刺激),而且他也说一切知识始于经验。但经验是不具备有普遍性的,要论证的是当对象进入到人的认识的时候,是如何发生判断,得出了高于经验范围,甚至成为普遍认知概念的可能,而且首先是必然可能,在如今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用精确的数学、集合原理、...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希腊哲学体系化时期读书笔记(137-208) 一:本文的目标:整理并介绍三位体系哲学家的学说。 二:导论部分(137-145) 1.希腊科学的最后一个时期的特点表现为宇宙论时期和人类学时期的思想体系的相互渗透。(137) 2.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利用了从自己基本思想原则得来的目的和方法的统一以从事和指导全部知识资料的统一加工。(138)他们使知识系统化,使知识变成无所不包的哲学理论,并且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找到了科学和个别学科的有机联结形式。因为...
导语见绪论部分导言。 一:本文的目标:具体介绍智者学派和这时期的知识危机问题,并引出了古希腊三贤之一的苏格拉底的伦理和认识论学说。 二:导论部分(94-102) 1.波斯战争胜利后,希腊民族获得了进步,科学脱离了闭关自守的学派枷锁,走上了社会舞台,这也就决定了希腊科学的进一步发展。(94) 2.成熟起来的希腊民族已经开始遭受研究考验。它已经失去了旧传统的朴素信仰,已认识到实际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的价值。以前哲学(科学”是为了科学而科学,但是现在希腊民族开始需要用科学解答激荡着自己...
§5 Third Section: Transition from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to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论证目的 Section1和Section2的工作都可以看作是分析性的,它最终的结果是:道德义务本质上是实践理性的自我立法,即意志自律。在《奠基》的最后一章,也就是Section3,工作将是综合性的:我们将要说明,为什么人类必然会把实践理性的法则看作是对自己有效的道德法则。这一论证的结果将使得...
原载《哲学分析》 2016年第1期 P137-141页 作者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和社会学系教授。 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译 原题为”Comments at the Award Ceremony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D. C., Sept. 29, 2015。克鲁格奖(John W. Kluge Prize)是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人文学科终身成就奖。 普列...

走进《纯批》

扎扎木 扎扎木 2020-12-22 20:07:14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我将用一篇文章的篇幅让你大致上了解: 它到底说了什么 《纯粹理性批判》对于热衷哲学的群体来说是一本如雷贯耳的书,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有生之年读不完的书,它可能在你心血来潮的时候被买来,从此装点了你的书架。可能你一生之中不下几十次从书架上把它拿下来,但是翻不了三页就会放回去,直到后来,你读书总是绕过它…… 《纯批》主要讲三种认知能力,即感性、知性、理性。 其中感性是低级认知能力,理性是高级认知能力,而知性介于两者之间,属于初阶理性。 围绕三大认知能力...    (1回应)
<前页 1 2 3 4 5 ... 17 18 后页>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