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小学数学

星期天那天特别热。姐姐要练舞蹈,我就带妹妹去买奶茶,等姐姐练完之后出来喝。 我们一共点了三杯奶茶。等着店员做奶茶的功夫,妹妹突然对我手上的这张小票产生了兴趣。她先是念了奶茶的名字,接着她惊讶的发现三杯奶茶都是一样的价钱,7块9毛9,然后她居然自顾自的开始算起钱来。 7加上7再加上7,一共3个7块是21块。 我本来没在意,一听到她这么说,我耳朵就竖起来了。 99加99是,是,这里她停顿了,我看了她一眼,她大概是在脑子里做运算,慢慢的说出198来。我以为她还要接着加下去,但是她没...
中秋节碰上值班日,那就把上周四欠下的教材分析培训写写吧。说实话听到这个内容是有些迷茫的,作为一个非专业生要来写教材分析确实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如果一定要我来做这件事我大体上会按照百度上搜索的来做:教材地位的分析(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以确定在学科教育中的地位)、教学内容的分析(包括教材知识结构体系,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材版本对比)、教材作用的分析(主要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真按照这样的结构写下来,我估计参会的老师们都能睡着。 培训过后对于教材分析有几...
《生长的力量——俞正强老师“什么是面积”课例分析》唐迎 一、概念教学现状 “概念课,属于俞老师的新授课基本样式中的‘关于定性或定量刻画的学习’,这种学习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概念化的过程。它立足于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 数学概念由于其抽象性,对小学生而言是相对较难理解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重定义,轻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很难真正地学以致用。学习型社会也促使着学生的学习是从有所知到知所知的过程,启示着教师对学情的掌握程度。 二、“面”的改造学习 “‘面’与‘面...
《深度体验,让“平行”的种子在课堂生根》洪侃 “惯用模式:从‘分类’切入,整体感知在同一平面内的‘相交’与‘不相交’;借助直线能‘无限延伸’的特点,辨析‘真、假不相交’这两种情况;最终得出描述性定义。” 教师在教学“平行”前,有3点值得思考: 1. 学生的原有的经验,对于平行现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平行线”等概念或多或少在生活中听过甚至提前学习过,因此如何利用原有资源开发教学内容,需要思考。 2. 学生对于“无限延伸”的理解,由于其概念的抽象性,很难真正地让学...
《统计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人教版统计领域“种子课”教学思考与实践》袁恩忠 “统计领域以经历统计实施过程为主线,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统计的知识基础是分类计数。” 一、站住单位,预设学习生发路径 “统计领域有三层目标,首先为概念层面,即小学生如何理解统计(是什么);其次为方法层面,即小学生是如何进行统计的(怎么样);最后为问题解决层面,即小学生进行统计的意义(有什么用)。” 统计领域的教学,首先找到学生学习的动机(比大小、比高...
《把课想明白,再教明白——“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思考与实践》章颖 一、问题:用竖式计算,学生真正理解了吗 “将除法竖式每一步的计算过程与具体分物过程对应起来,让学生明白除法竖式记录了两次平均分的过程。” 学生的原有“空白”和“明白”制约着教师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竖式计算的理解往往并不深入,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如何真正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各部分是至关重要的。 二、备课:想明白,才能引导学生学明白 “教师的明白,是指教师要把握知识点的内涵。” “学生的明白,是指学生学习...
《位值制怎么教》朱雪莲 “位值制怎么教...‘20以内数的认识’(一上),建立位置感;‘百以内数的认识’(一下),体验满十进一;‘大数的认识’(四上),体验十进制分级;‘大数的认识’之后,拓展认识其他进制。” 数学内容的教学是连续的,在每个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关注这个时期所培养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 位置感:一个隐藏数位名称的计数器 “借助古人计数满10块小石头换1块大石头这一具体情境的支撑,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的位值意识建立起来。” 低年级学生对数字和数的概念是模糊、混乱的,...
《深度学习,从学生的“活明白”开始》郭骥 “要想实现深度学习,必须要实现经验与知识的互相转化,教师要找到它们的关联处,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联通与结构’活动,让学生的经验凸显意义,让外在于学生的知识与学生建立起生命的联系,使经验与知识互相滋养,成为学生自觉发展的营养。” “...两件事:一是找到学生的‘原有经验’...二是找到知识与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处。” 深度学习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的原有经验,通过对已有知经验地激活、改造,让外在于学生的知识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经验,并自主地生长开来。...
缘起 今天在抖音上面看到一个老师在讲小学数学题,很有意思的一个题目,我觉得值得深挖一下。也为以后的退路(码农失业当老师)做一点准备。 题目1: 老师的解法是逆向思维,看完这个视频我们自然地会有三个问题。 1.如果我就是头铁要用正向思维,这个题目可以解吗? 2.正向的思维和逆向的思维难度一样吗,差别在哪? 3.导致这个差别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正向思维 计算机系的同学都能看明白,这是一个典型的递归题。它的 trivial 形式是这样的: 题目1.0: 一班60人,至少有多少人会0...
<前页 1 2 3 后页>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