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南怀瑾
摘录自 《如何修证佛法》(南怀瑾) 我们今天开讲,所要引用的经典如下: (一)经部 大般若经 大涅槃经 华严经 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胜鬘夫人经 大宝积经 法华经 楞严经 圆觉经 (二)律部 四分律(小乘) 菩萨戒(大乘) (三)论部 现观庄严论 大摩诃止观 宗镜录 正续指月录 大智度论 密宗道次第论 瑜伽师地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 假定一个人想学佛,想学佛法,把上面列举的这几部经律论,花上三五年的功夫,作比较深入的研读,绝对足够了。至于讲到内容的采用,也不离...
中国文化是怎么讲起来的?是最近几十年讲起来的。国学还是推翻清朝以后开始的,二十世纪初期到现在。我再提一下,推翻清朝到现在九十六年,还不到一百年。我说中国文化给“五四”拦腰砍了一刀,后面就不讲了,拦腰砍断还有个根,给人家又把根挖掉了。现在...
一个人在世上功业再高,都高不过高堂;一个人在路上走得再远,都走不出家门。 2018年3月18日,是南怀瑾先生的百年诞辰。为了纪念这位大师,这个月市面上多了一些新书,其中比较有分量的一本,或许要属《人生路漫漫: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了。 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南怀瑾次子南小舜,内容则是从南怀瑾的父亲南仰周一辈讲到第三代南小舜一辈,讲了近百年的南家生活史。 从知道这本书开始,就有三个疑问 第一,前些年写南怀瑾生平的传记,已有一本《父亲南怀瑾》,皇皇七十万言,从出生到谢幕,内容...
如何教育孩子,也算是个老生常谈的千年老梗了。自古至今,没有一个做爹妈的不头疼孩子的教育问题。 尤其是我们中国人,总是望子成龙,使劲的想把孩子给教好。眼巴巴地盼着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为什么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呢? 因为孩子有了出息,就能够成为父母的谈资,或者说“骄傲的资本”。 只要孩子出息,当爹妈的跟亲戚朋友围坐一块儿,唠那五毛钱的嗑时,就能够仰着头,海阔天空的吹嘘,享受着自以为的他人的羡慕,沉浸其中。 尤其是眼下时节,年关将近,又是一年胡吃海吹的好时节。 大师兄敢断定:一个...
微信公众号“大阴阳论”(ID:dayinyanglun)首发,专注佛、道、易、王阳明的高品质原创。 真正的智者,他们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呢?我想,那里一定有孤独两个字。 【一】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来重庆,主持护国息灾法会。成都的禅门中人想请老和尚来成都弘法,禅学大家袁焕仙老居士作为代表,带弟子南怀瑾前往。 如同武侠小说里的华山论剑,禅宗的高人,初见面常常也是要斗机锋的。也如同武侠小说里的高人过招,一交手就知对方功力高下;禅宗高人斗禅机,一出口也便知对方...
子夏为莒[jǔ]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南怀瑾先生自20世纪下半叶至2012年驾鹤前,多次警告说“21世纪是精神病世纪”。现在看来此言不虚。倒不是有精神病院的数字资料来证实,而是自杀率和社会暴力事件可...
(学生胡松年译撰) (依末学的观点,这段开示,是 南公对定境的解说,最为深入浅出的一次,引用的都是极为浅近而贴切的比喻。末学再三聆听多次,获益良多,感恩顶礼!因此,决心要将此段开示内容,译成文字,公诸同修。---学生胡松年注) 南公怀瑾老师开示: ……,本来也可以晚上大概交代了《楞严经》,很简单,一点点的要点,楞严有很多的秘密,真的有秘密,没有告诉你们,你们也看不懂,自己自行去做研究,楞伽、楞严,都有最高的秘密,就是生命的奥秘。 刚才我听到,虽然我在「定」,当然你们这些动作、...
昨天写了一篇《创业大咖们说的执行力,到底是什么?》,里面提到的创业执行力,有人可能问,那么这种能力要怎么培养,是不是应该读些什么书,还是应该参加些培训?有哪些老师的课值得推荐? 相信很多爱智求真的小伙伴,是非常喜欢问这个问题的。在我刚毕业...
说来惭愧,《父亲 南怀瑾》这套书还没看完,但在翻看几页之后,一个强烈的想法又重新冒了出来。于是,先放下读书感受的交流,扯开了说说“断章取义”这事,与书友们斟酌探究。 不知道您是否也会碰上:一时一人举出一个观点,引经据典,言之灼灼。但咋想之...
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 中国《礼记》上有两句话,“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老师有两种,一个是经师,一个是人师。古代所谓经师,是教各种各样知识学问的。下自现在的幼稚园、小学老师,上至大学里教硕士、博士的大教授,不过是传播知识的经师而已。我也做做过...
南怀瑾先生著作出版顺序【由末学刘炜卓与小雅收集】 南怀谨先生著述目录: 1.禅海蠡测 (1955) 2.楞严大义今释 (1960) 3.楞伽大义今释 (1965) 4.禅与道概论 (1968) 5.维摩精舍丛书 袁焕仙.南怀瑾合著 (1970)另外有维摩精舍丛书研读录 ,及 《袁...
南怀瑾先生2009年1月15日在吴江国际实验学校,关於繁、简字问题的谈话,由热心人士根据视频整理而成。 诸位,刚才有人提出来,教千字文的文字,简体繁体问题。这是个笑话!中国几千年文化,都在繁体字上。这几十年,教育的错误,教了简体字。后果是: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