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够不够自不量力
![]() |
周末的时候还是喜欢往外跑,我确实不是个宅女,即使看书也是往图书馆书店钻。
今儿一大早起来,太阳十足的好,好得让我舍不得就这么一觉睡过去。
一个call过去,纠集到Amy和Helen去打羽毛球。我其他球都不会打,只有羽毛球这爱好还能和别人过过招,也一直保留至今。话说这项运动,大多数的男娃女娃都会使使,虽然都还是半吊子水,显然更有普及性。这是运动项目发展到的高级阶段,完全发挥运动的目的性--“健康+娱乐”。
阳光明媚的下午,一起到公园,才注意到一年一度的公园文化节到了。时间过得很快不是,去年的文化节我也参与其中,还有相片保留。人很多,Amy带我们去了个又空旷蚊虫又少的地方。一到那,周边四周凳子上坐满了观众。报以自我娱乐性为目的,也就不管观众们乐不乐意欣赏了。
开打!几十个回合下来已经大汗淋漓。这样的场面是有些时候未曾见到了。曾经的学校,曾经在北京工作过的地方,每到下课下班,几个死党都会在老时间老地方打球,玩得不亦乐乎。如今的我仍然爱这项运动,只是在不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人,怀着同样轻松自在的心情做着同样的事。所以,不再感伤那人那事,不再排斥那些记忆,不再任性的泛滥悲伤。也许城市的意义就在于:不同和相近。你总能在城市中找到类似的身影,找到做类似事情的心情和找到类似的人,它们都有着极为有限的空间,说不定回眸一瞬间又见到了,所以,用不着着急忘掉,忘乎所以就好。
Wow,看我在想什么,Amy的超级飞速球扑了过来。
“小样,这还难得到俺~~”。哈哈,再次验证俺的抛高球技术是无敌的。
Amy的球技相当不错,尤其是打球姿势,真不赖,我就爱饱美女的眼福,oh yeah~~ 反拍顺拍都挺有力度,扣球嘛,我们俩都打得不是很好。因为没有羽毛球场地,最刺激的就是大把大把回合的拉锯战,险,准,快。
我们打得很有劲,也很累,没发现旁边有位大妈一直在观战。冷不防大妈走上前对我们说:
女娃,能借我打打不?
我顾不上擦汗,仔细瞅瞅:大约50来岁,身体很硬朗的样子,觉着像北方人,穿着有点跟的皮鞋,奇怪的是她叫俺们“女娃”,更奇怪的是她要跟我们打。我们自然热烈欢迎,心里倒不怎么看好,估计看我们打得火热,也想试试?!怎么都看不出来她是会打羽毛球的呀。我还真担心她会散了腰或撇到脚。。。没等我想完,大妈已经和Amy打上了好几个回合。
这身段,这架势,这气势,这。。。真不是盖的。
说不定刚开始还行,没准能坚持多久呢,再怎么也比不过我们的体力。
。。。(半小时过去了。。。)
Amy体力快撑不住了,大妈却没有半点累的样子。我去换Amy下来,顺便试试这位有点深藏不露的大妈。
好家伙,我的高球她也能接得这么顺溜。
“您以前练过还是。。。经常打吗?”我边打边和她说话,分散下注意力哈。
“呵呵,时常打,每周都打,和一些老头老太太打。”她说话声很响亮,都不带喘气的。
“哇,您打得很好丫,没有一段时间的坚持根本拿不下来这架势。”
“呵呵,还行,经常打打而已。我喜欢跟球技好的人打,他们会打的人打球时有轻重缓急,跟他们打根本不用捡球啊。我们最高纪录,一次打下来100多个回合呐!”
“哇,好恐怖!”
“嘿嘿,女娃,好好打,看我们能打个100回合不!”
“哈哈,好呢。”
这可叫大战~~ 数不来最多一次打了多少回合,只知道打得痛快极了。尽管从场地东边跑到西边,尽管时不时我也来个大扣,尽管大人小孩从我们球杆下来来往往,但一点也不觉得累,很畅快的呼吸。大妈打球很稳重的说,时而也会因我不按常理出球而四处追着球跑。看得出来她也打得很开心,发球时朝我笑笑,接球时时常说“好,好球。”
从太阳当空照,打到夕阳照亮我们的身影,爽极了。
非常难得的年轻态。大概这个年龄段的人会自动被我们这群年轻人忽视掉,首先他们承认自己老了,了不起的只能在户外和一大群相仿年纪人扭扭腰,最多来个秧歌操。这位“自不量力”的大妈告诉我:没有什么事情是谁该做谁能做谁不能做的,你也不要“自不量力”地以为,年轻资本也不是年轻人才配拥有的法宝,只要放马过来,你就得好好接招。
额,请允许我做了次out-woman
为什么走在社会前列的我们总是那么畏首畏尾不敢放开不敢尝试时刻准备败下挣来逃亡到安全地带。
为什么我们在前人铺好的道路上走得那么迟疑那么不堪重负。
不说为什么了,我想再“自不量力”一回,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