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的“北京”
小时候,每到寒暑假,我都会被送去北京的姥姥姥爷那里。记忆中的北京是个神仙一样的地方,有打了耳光都不能放手的山楂冰棍,有吸到腮帮酸痛也不能松口的大肚子瓶装酸奶,还有画着好看的“吊死鬼”(小时候老爸对我画的那些“古装美女”的统称)的亭台长廊~~~记忆中的北京人,有时说话是尖酸刻薄了些却也好玩,心眼不坏。北京在我的记忆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我一直觉得北京是个了不起的地方,比上海要大气的多,北京人应该都是“闲人马大姐”那样的。
十多年前姥姥姥爷就搬来上海和舅舅舅妈一家同住了。姥爷前两年走了,姥姥现在年纪大了,身边离不了人,舅舅舅妈还在上班,于是家里人商量着给姥姥找了个“阿姨”。阿姨姓周,四十多岁,能干且健谈。周阿姨早年在老家时一个人带着2个女儿种地养鸡,很是辛苦,后来孩子们大了,开始住校,周阿姨便跟着老公出来打拼。来上海前他们先去的北京,在那里,他们卖过早点,卖过鸡还卖过苹果。勤劳的周阿姨说,她不怕苦,这点苦比起在老家插秧种地来说要好太多了,但是她没办法应付那些连警察都不管的地痞流氓。生意不好时日子没法过,生意好了别人又会来找麻烦。卖早点时,常常有当地的混混去她的饼摊白吃白拿,最多的一次吃了30多块的东西不给钱;后来卖鸡,又有人明抢明拿的问他们“借”鸡吃,再后来卖苹果时也差不多,有一次几个人还出手打了她的丈夫,一个老实本分不怎么爱说话的男人。他们找过警察,可警察却说,你们怎么敢惹这帮地头蛇呀?然后便没了下文。周阿姨说,就因为他们是外地人,所以混混欺负他们,警察也不管他们。那上海呢,我问,有碰到过么?周阿姨笑了,摇摇头,没有,所以我们最后才决定在上海的。周阿姨说,上海人里也有好的和不好的,比如她以前做过的一家人,说话常常很难听,周阿姨说我干活拿工钱,我又不欠你,我们是一样的(人),凭啥欺负人呢,于是后来她辞了那家不做了。即便是这样,她还是愿意呆在上海,她很固执的觉得上海不欺负人,是因为上海人的素质比较好,周阿姨特意用了“素质”两个字,我听了到有些汗颜,素质两字还真不敢说,只能说上海人相对来说比较公平,他们骨子里不愿惹是生非,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崇尚“领得情”得处事哲学,什么事情都将求一碗水端平,因为只有这样才拿得上台面,上海人是很要名字得。就像某个来上海打拼得朋友说得,上海和北京得不同在于,上海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制定游戏规则,如果你遵守,那么你就能够得到你想要得,而在北京,你永远无法真正得融入和被接纳,太难了。周阿姨说,她觉得现在的生活蛮合意得,等将来孩子们大学毕业找份好点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她这辈子就没什么心愿就了。
十多年前姥姥姥爷就搬来上海和舅舅舅妈一家同住了。姥爷前两年走了,姥姥现在年纪大了,身边离不了人,舅舅舅妈还在上班,于是家里人商量着给姥姥找了个“阿姨”。阿姨姓周,四十多岁,能干且健谈。周阿姨早年在老家时一个人带着2个女儿种地养鸡,很是辛苦,后来孩子们大了,开始住校,周阿姨便跟着老公出来打拼。来上海前他们先去的北京,在那里,他们卖过早点,卖过鸡还卖过苹果。勤劳的周阿姨说,她不怕苦,这点苦比起在老家插秧种地来说要好太多了,但是她没办法应付那些连警察都不管的地痞流氓。生意不好时日子没法过,生意好了别人又会来找麻烦。卖早点时,常常有当地的混混去她的饼摊白吃白拿,最多的一次吃了30多块的东西不给钱;后来卖鸡,又有人明抢明拿的问他们“借”鸡吃,再后来卖苹果时也差不多,有一次几个人还出手打了她的丈夫,一个老实本分不怎么爱说话的男人。他们找过警察,可警察却说,你们怎么敢惹这帮地头蛇呀?然后便没了下文。周阿姨说,就因为他们是外地人,所以混混欺负他们,警察也不管他们。那上海呢,我问,有碰到过么?周阿姨笑了,摇摇头,没有,所以我们最后才决定在上海的。周阿姨说,上海人里也有好的和不好的,比如她以前做过的一家人,说话常常很难听,周阿姨说我干活拿工钱,我又不欠你,我们是一样的(人),凭啥欺负人呢,于是后来她辞了那家不做了。即便是这样,她还是愿意呆在上海,她很固执的觉得上海不欺负人,是因为上海人的素质比较好,周阿姨特意用了“素质”两个字,我听了到有些汗颜,素质两字还真不敢说,只能说上海人相对来说比较公平,他们骨子里不愿惹是生非,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崇尚“领得情”得处事哲学,什么事情都将求一碗水端平,因为只有这样才拿得上台面,上海人是很要名字得。就像某个来上海打拼得朋友说得,上海和北京得不同在于,上海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制定游戏规则,如果你遵守,那么你就能够得到你想要得,而在北京,你永远无法真正得融入和被接纳,太难了。周阿姨说,她觉得现在的生活蛮合意得,等将来孩子们大学毕业找份好点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她这辈子就没什么心愿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