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计
![]() |
《美人计》中重要的不在于一些酒瓶中装满了沙子(铀矿砂),而在于酒瓶是放在地窖里的;而地窖的门是上锁的;而钥匙是丈夫掌管的;而丈夫是爱着妻子的;而她自己是爱着另一个人的;而另一个人想知道地窖里有些什么……《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一书里帕斯卡尔关于《美人计》的文章如是开篇,简洁精准地提炼出《美人计》中推动叙事进展的动力线构成——一连串螺旋般递进的悬念,它同时也清楚的表明希区柯克作品中“麦高芬”的空无性。综合两者也就是说,在《美人计》的故事里,有效推动情节进展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物或者象征性的物,而是一连串强力逻辑所串联起来的整体阶梯式结构。在特吕弗与希区柯克的对话里面,特吕弗将之视为“编排剧本结构的楷模”,并称《美人计》“达到了风格美的顶点和凝炼的顶点”。
对于当代的观众而言,希区柯克的这些作品还是略为过时了,这源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希区柯克作品里的摄影机移动以及一些技术性处理,其所带来的震撼和冲击可能不亚于我们今天初看到《阿凡达》,这大概就是他总能够在商业上所向披靡的原因之一。不过在技术以及叙事发展了几十年后,这些东西全部显得平淡了,有些过于简单被淘汰,有些太花哨又显得有些另类,后者意外的赋予希氏作品以前卫性,而平淡的形式同时也显露出质朴的力量,使得希氏作品在今天表现出一种接近“纪录”的风格化特征,原有的商业性、实验性等风格元素被压缩到最低,从而使虚构的叙事变得更“真实”。这种视觉上的风格与叙事结合,一表一里,就达成了特吕弗所说的“风格美和凝炼的顶点”。甚至,那些能够一眼看穿的棚内镜头由于摄影时的局限,必然所需的精准调度【缝合】都表现出一种技术上高度的“克制”。
那么堪为楷模的《美人计》是否就完美无瑕了呢?当然不是,回到情节中去。艾丽西亚偷走钥匙,与德夫林溜进酒窖。一如两人所料,宴会中香槟越来越少,塞巴斯蒂安即将前来酒窖。共时性所制造的悬念令叙事产生张力,将情境变得高度紧张;其间的意外更进一步调动了观众,但最终两人还是赶在塞巴斯蒂安到达之前完成了任务……问题出在哪里呢?阶梯结构的强大张力掩盖了叙事中这个不大不小的漏洞——塞巴斯蒂安始终会通过钥匙丢失发现艾丽西亚的真实身份,而此时两人对此却没有任何不安和反应——完成任务后的释然转移了他们和观众此时本应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