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探讨一个“镜像世界”。
我们了解到,一切做环绕运动的天体,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他们共同的质心在进行运转。
那么根据人类的定义,凡是共同质心在其中一个天体内部的,则视其为主星,另一个则是她的行星或卫星。这方面的例子有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当然会有例外:冥王星和他的卫星冥卫一,这二者的共同质心不在任何一者的内部,而在他们之间,因此他们会绕着他们的共同质心运转
是的,细心的读者会想到,南门二AB双星系统也是这样相互绕行运转的。
那么从这里开始,我们展开疯狂的联想:
假设:
在太阳系形成初期,本来向着地球迎面撞来的那颗类似于火星体积,并最终形成了月球的那颗行星(以上理论是目前的主流观点,这里只是引用,不对其正确性展开讨论),由于某种原因,并没有和地球迎面相撞,而只是“擦肩而过”,但还是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彼此“捕获”到了对方!并最终形成了类似冥王星和冥卫一那样的“双行星”系统,而且这样的系统足够稳定,参考冥王星及其卫星,足够维持上百亿年了,而这对兄弟的运行情况,就如上边分析过的那样。
于是,一个没有月亮,但天上有个镜像世界的时代开始了!
起初,地球和他的这个兄弟各自保持着各自的自转速度,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彼此都感受到对方巨大的潮汐力影响,最后这对兄弟的自转速度渐渐慢下来,并最终形成了双锁定的局面。也就是这对行星的自转速度,和他们彼此之间公转的速度一样,从地球或他的弟弟上看天空,永远有一轮巨大而明亮的月亮挂在天上,而且位置固定!而且永远是一面朝着地面!
当然,这对双行星上仍然有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在本质上是由这对双行星彼此之间的“小公转”运动产生的。而他们绕行太阳的“大公转”则产生季节变化。
和我们所熟悉的地球所不同的是,在这个地球上的某个半球,永远会有日食,而且这个半球也永远向着那个镜像世界。这个地球的弟弟上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这对行星上有海洋的话(几乎肯定会有),那么基本都会被双星之间的潮汐力吸引到永远有日食的那半球。(当然这个我不确定,只是个猜想。)
当这对双星上双双发展出生命,进化到文明阶段后,彼此会怎样看待天空中这巨大而亘古不动的月亮,以及月亮上的兄弟们呢?
那么根据人类的定义,凡是共同质心在其中一个天体内部的,则视其为主星,另一个则是她的行星或卫星。这方面的例子有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当然会有例外:冥王星和他的卫星冥卫一,这二者的共同质心不在任何一者的内部,而在他们之间,因此他们会绕着他们的共同质心运转
是的,细心的读者会想到,南门二AB双星系统也是这样相互绕行运转的。
那么从这里开始,我们展开疯狂的联想:
假设:
在太阳系形成初期,本来向着地球迎面撞来的那颗类似于火星体积,并最终形成了月球的那颗行星(以上理论是目前的主流观点,这里只是引用,不对其正确性展开讨论),由于某种原因,并没有和地球迎面相撞,而只是“擦肩而过”,但还是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彼此“捕获”到了对方!并最终形成了类似冥王星和冥卫一那样的“双行星”系统,而且这样的系统足够稳定,参考冥王星及其卫星,足够维持上百亿年了,而这对兄弟的运行情况,就如上边分析过的那样。
于是,一个没有月亮,但天上有个镜像世界的时代开始了!
起初,地球和他的这个兄弟各自保持着各自的自转速度,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彼此都感受到对方巨大的潮汐力影响,最后这对兄弟的自转速度渐渐慢下来,并最终形成了双锁定的局面。也就是这对行星的自转速度,和他们彼此之间公转的速度一样,从地球或他的弟弟上看天空,永远有一轮巨大而明亮的月亮挂在天上,而且位置固定!而且永远是一面朝着地面!
当然,这对双行星上仍然有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在本质上是由这对双行星彼此之间的“小公转”运动产生的。而他们绕行太阳的“大公转”则产生季节变化。
和我们所熟悉的地球所不同的是,在这个地球上的某个半球,永远会有日食,而且这个半球也永远向着那个镜像世界。这个地球的弟弟上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这对行星上有海洋的话(几乎肯定会有),那么基本都会被双星之间的潮汐力吸引到永远有日食的那半球。(当然这个我不确定,只是个猜想。)
当这对双星上双双发展出生命,进化到文明阶段后,彼此会怎样看待天空中这巨大而亘古不动的月亮,以及月亮上的兄弟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