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文摘《黑泽明2》
“软糖’’的故事
1949年的某一天,黑泽明在东京TOHO影院观看稻垣浩的影片《被遗忘的孩子》,片中有这么一幕:一间教室,孩子们都在认真听老师讲课,镜头给到一个角落,一个学生独自坐在那里,自顾自傻笑,这是一个弱智儿童。
黑泽明觉得非常压抑,一阵阵眩晕和窒息,几乎要吐出来。他起身奔出放映厅,直挺挺地倒在大堂沙发上。女服务员过来询问,他试图站起来,但差点摔倒,最后只能让她帮忙叫了辆出租车回家。
影片里的小孩,就像是当年的自己,这是他心底里最敏感的一段记忆。黑泽明的童年,并不如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就那般光鲜。小时候被伙伴们称作“软糖",笑他像个小女孩般胆小怯懦,谁都可以欺负他。加上智力发育比同龄小孩要晚,所以又显得很迟钝。
课堂上,老师每次讲一个知识点,都不忘加一句: “当然了,黑泽明同学应该是不会懂吧。”然后全班大笑。黑泽明对上课毫无兴趣,多是望着窗外发呆,成了班级里多余的人。对此,后来的黑泽明毫不避讳。他认为儿童智力的开发是参差不齐的,而教育政策却无视这一点,要求他们必须在同一年龄统一入学,实在荒谬!
黑泽明在二年级下学期,由森村小学转学至黑田小学。就是在黑田小学,黑泽明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成为他一生的朋友,一个成为他的启蒙恩师。
同班也有一个“软糖’’。这位叫做植草圭之助的“软糖’’更迟钝,更易哭,连走路跌倒也要大哭一场。有了他垫背,黑泽明遭受欺侮和嘲弄明显减少,日子稍稍好过了些。也许是因为同病相怜吧,他成了黑泽明最好的伙伴。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黑泽明不自觉地扮演起了哥哥的角色。
植草就像一面镜子。黑泽明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自己,了解自己。后来黑泽明说,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慢慢开窍,逐渐聪明起来。
由于进步飞快,老师还让他当上了班长。在提名副班长时,黑泽明选了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提示说:“如果选一位成绩较差的,说不定会成为他进步的动力呢?"
于是黑泽明提名了植草圭之助。事实也证明了老师的眼光,看起来一无是处的植草同学,当上副班长之后有如脱胎换骨,写出了一篇让老师刮目相看的长篇作文,并从此信心爆棚到以“紫式部’’自居。所谓少年壮志君莫笑,虽然没有达到紫式部的高度,植草日后也混出了不小的名头,成了编剧。《美好星期天》《酩酊天使》的剧本就是他与黑泽明合写的。
而这位眼光独到的老师,就是立川精治。尽管黑泽明蒙受立川老师的教导时间不长,却弥足珍贵。同之后在P.C.L的山本嘉次郎老师一样,立川精治老师被黑泽明认作是自己最重要的启蒙恩师。
黑泽明清晰地记得,在一次画画课上,立川老师破 天荒地让同学们随便画自己想画的,而当时绘画课通行的是实物临摹,画得越像越好。
听到如此新鲜和宽松的要求,黑泽明顿时兴起。作画时,不惜把铅笔弄断来涂颜料,还用手指沾上口水作进一步的涂抹。不难想象,他的画以及他脏兮兮的模样,又成了大家的笑料。但是立川老师没有嘲笑他,非但如此,还对他用唾沫作画的方式大加赞赏。黑泽明很受鼓舞,这应该是他上学以来首次获得老师的表扬吧。
正是在立川老师的影响下,黑泽明爱上了画画。立川老师身上有股自由开放、鲜活感性的气质。这种独特的气质,深深影响着黑泽明,直到终生。后来,立川老师跟保守顽固的校长结怨,辞职而去,而此时的黑泽明,已经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成为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自称紫式部的植草给黑泽明封的名号,也是一位女作家:清少纳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两人都比较喜欢文学,第二,两人都很女孩子气。对于后者,黑泽明的父亲黑泽勇早已察觉,他开始注意培养黑泽明的男子汉气概。
黑泽勇是军人出身,退伍后在一所中学任体育老师,身上保留了军人一贯的严肃。他出生于有武士传统的家庭,却是个极其开明的人,对时代潮流一亦有自己的见解。父亲经常带全家去看电影,不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影片都看,在当时像这样的家长不多。他还经常带黑泽明去听评书。在黑泽明的记忆里,这些都是儿时最快乐的经历。黑泽明不喜欢上体育课,但又不能忽视了对身体的锻炼,父亲便遵从他的喜好,让他学习剑道。
黑泽明白幼身板儿弱,唯一引以为豪的就是剑道了。他的技艺长进很淘快,多次与高年级的同学对决并取胜。五年级时升为剑道队副队长,父亲奖给他一套黑色的护具。有一天在回家途中,黑泽明误入另一学校学生的地盘,遭到七八人的围堵,他们个个手持竹刀、木棍,还朝他投掷石子。起初黑泽明只想逃跑,却还是被砸中,愤怒之余加上对自己剑术的信心,他转身拔下背上的竹刀,拉开架势,几个回合下来,黑泽明将这群乌合之众打得人仰马翻。
这一突发事件,成为了一次难得的实战检验,获胜无疑是对自己剑术的肯定,代价却是丢失了一套剑道服,头部也被石块砸中,留下了永久的疤痕。他在开战前脱下的木屐,最后被迫时,提着它跑了很久才想起穿上。关于粗齿木屐的这个细节,他在后来创作处女作姿三四郎.时用到了。黑泽明对剑道的热爱是从始至终的,他反对暴力,但是喜欢对决时的那种气势和感觉,这些都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了体现。
黑泽明在回忆录里总结道: “从小学开始,自己长处和短处都是非常明显的,无论从哪方面看,我都是属于文科系统”但此时黑泽明的偏好只是在文学和绘画上,我们尚且看不出任何他会走上电影之路并成为一代大师的征兆。
1949年的某一天,黑泽明在东京TOHO影院观看稻垣浩的影片《被遗忘的孩子》,片中有这么一幕:一间教室,孩子们都在认真听老师讲课,镜头给到一个角落,一个学生独自坐在那里,自顾自傻笑,这是一个弱智儿童。
黑泽明觉得非常压抑,一阵阵眩晕和窒息,几乎要吐出来。他起身奔出放映厅,直挺挺地倒在大堂沙发上。女服务员过来询问,他试图站起来,但差点摔倒,最后只能让她帮忙叫了辆出租车回家。
影片里的小孩,就像是当年的自己,这是他心底里最敏感的一段记忆。黑泽明的童年,并不如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就那般光鲜。小时候被伙伴们称作“软糖",笑他像个小女孩般胆小怯懦,谁都可以欺负他。加上智力发育比同龄小孩要晚,所以又显得很迟钝。
课堂上,老师每次讲一个知识点,都不忘加一句: “当然了,黑泽明同学应该是不会懂吧。”然后全班大笑。黑泽明对上课毫无兴趣,多是望着窗外发呆,成了班级里多余的人。对此,后来的黑泽明毫不避讳。他认为儿童智力的开发是参差不齐的,而教育政策却无视这一点,要求他们必须在同一年龄统一入学,实在荒谬!
黑泽明在二年级下学期,由森村小学转学至黑田小学。就是在黑田小学,黑泽明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成为他一生的朋友,一个成为他的启蒙恩师。
同班也有一个“软糖’’。这位叫做植草圭之助的“软糖’’更迟钝,更易哭,连走路跌倒也要大哭一场。有了他垫背,黑泽明遭受欺侮和嘲弄明显减少,日子稍稍好过了些。也许是因为同病相怜吧,他成了黑泽明最好的伙伴。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黑泽明不自觉地扮演起了哥哥的角色。
植草就像一面镜子。黑泽明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自己,了解自己。后来黑泽明说,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慢慢开窍,逐渐聪明起来。
由于进步飞快,老师还让他当上了班长。在提名副班长时,黑泽明选了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提示说:“如果选一位成绩较差的,说不定会成为他进步的动力呢?"
于是黑泽明提名了植草圭之助。事实也证明了老师的眼光,看起来一无是处的植草同学,当上副班长之后有如脱胎换骨,写出了一篇让老师刮目相看的长篇作文,并从此信心爆棚到以“紫式部’’自居。所谓少年壮志君莫笑,虽然没有达到紫式部的高度,植草日后也混出了不小的名头,成了编剧。《美好星期天》《酩酊天使》的剧本就是他与黑泽明合写的。
而这位眼光独到的老师,就是立川精治。尽管黑泽明蒙受立川老师的教导时间不长,却弥足珍贵。同之后在P.C.L的山本嘉次郎老师一样,立川精治老师被黑泽明认作是自己最重要的启蒙恩师。
黑泽明清晰地记得,在一次画画课上,立川老师破 天荒地让同学们随便画自己想画的,而当时绘画课通行的是实物临摹,画得越像越好。
听到如此新鲜和宽松的要求,黑泽明顿时兴起。作画时,不惜把铅笔弄断来涂颜料,还用手指沾上口水作进一步的涂抹。不难想象,他的画以及他脏兮兮的模样,又成了大家的笑料。但是立川老师没有嘲笑他,非但如此,还对他用唾沫作画的方式大加赞赏。黑泽明很受鼓舞,这应该是他上学以来首次获得老师的表扬吧。
正是在立川老师的影响下,黑泽明爱上了画画。立川老师身上有股自由开放、鲜活感性的气质。这种独特的气质,深深影响着黑泽明,直到终生。后来,立川老师跟保守顽固的校长结怨,辞职而去,而此时的黑泽明,已经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成为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自称紫式部的植草给黑泽明封的名号,也是一位女作家:清少纳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两人都比较喜欢文学,第二,两人都很女孩子气。对于后者,黑泽明的父亲黑泽勇早已察觉,他开始注意培养黑泽明的男子汉气概。
黑泽勇是军人出身,退伍后在一所中学任体育老师,身上保留了军人一贯的严肃。他出生于有武士传统的家庭,却是个极其开明的人,对时代潮流一亦有自己的见解。父亲经常带全家去看电影,不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影片都看,在当时像这样的家长不多。他还经常带黑泽明去听评书。在黑泽明的记忆里,这些都是儿时最快乐的经历。黑泽明不喜欢上体育课,但又不能忽视了对身体的锻炼,父亲便遵从他的喜好,让他学习剑道。
黑泽明白幼身板儿弱,唯一引以为豪的就是剑道了。他的技艺长进很淘快,多次与高年级的同学对决并取胜。五年级时升为剑道队副队长,父亲奖给他一套黑色的护具。有一天在回家途中,黑泽明误入另一学校学生的地盘,遭到七八人的围堵,他们个个手持竹刀、木棍,还朝他投掷石子。起初黑泽明只想逃跑,却还是被砸中,愤怒之余加上对自己剑术的信心,他转身拔下背上的竹刀,拉开架势,几个回合下来,黑泽明将这群乌合之众打得人仰马翻。
这一突发事件,成为了一次难得的实战检验,获胜无疑是对自己剑术的肯定,代价却是丢失了一套剑道服,头部也被石块砸中,留下了永久的疤痕。他在开战前脱下的木屐,最后被迫时,提着它跑了很久才想起穿上。关于粗齿木屐的这个细节,他在后来创作处女作姿三四郎.时用到了。黑泽明对剑道的热爱是从始至终的,他反对暴力,但是喜欢对决时的那种气势和感觉,这些都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了体现。
黑泽明在回忆录里总结道: “从小学开始,自己长处和短处都是非常明显的,无论从哪方面看,我都是属于文科系统”但此时黑泽明的偏好只是在文学和绘画上,我们尚且看不出任何他会走上电影之路并成为一代大师的征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