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na Skin ART-印度文身/海娜纹身
曼海蒂有时又写作mehendi、mehandi;英文也可叫henna 或henna art
海娜纹身(Henna Tatoo)是中东、印度女人
最主要的体绘(Skin Art)装饰手法。
尤其是婚礼上,新娘必须着艳装、戴金银珠宝,
象征今后的高贵和富足,在身体、手脚画满图案,
向真主、神祈求幸福。
海娜纹身是一种无创、无害、可擦除更换的安全、
健康的体绘手法,因此历经千年且越来越被东、西方文化所吸收
在印度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时常可以看到一群从事特殊行业的手艺人——手绘师。
一块铺地的塑料布,几个圆锥形颜料筒做的画笔,便是他们的创作工具。不过可别小看这种历史悠久的手绘艺术,印度人的生活正是因为它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没有曼海蒂,婚礼不算齐”
曼海蒂彩绘纹身是一种以印度指甲花为颜料的人体彩绘艺术,它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已有千多年的历史,至12世纪成为印度文化,盛行于印度、巴基斯坦及中东,尤其在婚嫁时,都会在新娘的手掌及脚上绘上悦目的图案作为装饰。
颜料来自天然植物
手绘所用的颜料来自印度北方一种叫“汉娜”的植物。
"汉娜"英文名为Henna,在中国也叫凤仙花,
人们采摘下这种灌木的叶子和嫩芽,将其磨成极精细的糊状物(凤仙花粉),便成为手绘师重要的绘图原料。
在顾客把手臂清洗干净后,手绘师便利用装着不同颜色、不同开口形状的颜料筒,娴熟地在其手背以及上臂上作画。
大约20分钟以后,一个非常精细而复杂的图案便在手绘师“笔下”宣告完成。
为了让图案保留更长的时间,顾客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需要一动不动地等待颜料晾干,待多余的颜料干燥脱落后,留在人体上的图案便清晰地显露出来。再用植物精油涂抹一遍,颜料便会在肌肤上“扎根落户”了。
【背景资料】
“当她在手臂上绘满的赫那;纵身跳入水中;好像一道炫目的火花没入水中。”这是一位18世纪时的的印度诗人留下来的诗句”。
严格地说,Henna同纹身还不一样,因为它不像后者是刺上去的。Henna只是绘在皮肤上的装饰图案。通常它可以管几天或者几个星期之久。Henna是梵语,印地语称为“曼迪”(Mehndi)只是一种短时间保存的人体绘画。还有一点不同,虽然说是体绘,但通常印度的女性只在四肢或者至多脸上绘有这样的装饰图案。不像纹身是可以遍及身体任何部位的。
古代印度的文献中,不断提及这种在妇女身上绘出来的图案等具有极强的情色诱惑力。有不少的男人在看到这种体绘时,像触了电一样地颤栗,兴奋不已。也许这是因为印度少女只有在成熟的时候才会在手臂、脸上作这样的彩绘,这是男性联想的结果。从风俗上讲,女性只有在婚后对于自己的丈夫觉得满意时才会在身上描写“Henna”。Henna通常是红色的因此非常地醒目,红色也是新娘的服装的主要颜色。据说象头神特别喜欢红色,象征吉祥与财富的象头神看见了新娘身上的这种红色图案才会乐于来参加婚礼,还有印度的吉祥天女一一她在密教中也是重要的智慧与财富的女神一一也喜欢红色。如果能够通过赫那赢得神祗们的祝福与保佑,这是新妇们最希望不过的了。
其实这种婚礼前婚礼后的妇女中的体绘在整个东方世界,从南亚到东南亚都是随处可以见到的。亚洲的多种文化传统中都有女性在手掌上、手臂上、脚面上绘画的风俗。“mehndi ki raat'’意思是“赫那的夜晚”“raat”意为“晚上”,新娘的女性亲戚都非常乐于担任这个彩绘的工作。她们会一个整夜地同新娘呆在一起,一边绘在她的身上绘图,一边唱着那些古老的歌谣,并不时地拿新娘打趣,开玩笑,其用意还兼有传授知识的目的,当然是一些平时女孩们接触不到的性知识。这样的新婚前夜,在西方也有,称作“a hen night”,译得雅一些,叫“女人会”,粗俗一点就是“母鸡晚会”了。都是女方的女性亲戚们聚在一起帮新娘渡过出嫁前的重大日子的一种方式。对于新娘来说,这可以让她安心,可以让她从容应付这样的人生大事。Henna或者曼迪,都是女性婚姻生活中的爱的力量的象征。曼迪的颜色越深,爱的力量就越大。红色除了刚才我们说的是神所喜悦的色彩,还更因为它象征了女性特有的力量,这样曼迪的红色也就意味着女性在家庭中的力量与生殖能力。新娘们因为还没有跨过成为妇人的门槛,所以还喜欢这浓重的红色象征他们的爱情的深厚。而一旦成为妇人,她们又可以藉此颜色的神圣性成为家庭的主宰。绘在新娘们手掌或者手臂上的“曼迪”是非常值得讲究的,一般的会把新郎的名字绘上去,还会把一些吉祥的字眼也绘成艺术的图案。这当中当然少不了印度人最喜欢的花饰与花纹。
除了婚礼,婚后的妇女们在逢节日或者家中重大的喜庆时也要在身上绘写曼迪或者赫那,例如家中有新生儿或者为新生儿取名都是吉祥喜庆的节日。由于曼迪的图案同民间的风俗相联系,因此它与家族与社会都有一定的关系,通常某一个家族会有自己专门的图案。一个氏族也会有自己的图案,就好像徽记一样。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无论什么样的家族什么样的氏族或者部落,他们所采用用图案的都只会是植物的叶子或类似的图形,不会用野兽什么的作为象征符号。在印度人的观念当中,这些图案一定会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可以驱邪可以求得吉利,因此,赫那也好,曼迪也好,又都具有了护符的功能,当然她只用在女性的身上。因为同性有联系,所以这些护身符便有保护贞洁与贞操的用意,因此,它们也是纯洁的象征。
Henna或者曼迪还被认为有治疗的作用。在印度的许多地方,传统的巫医或者草医会建议病人用某种特殊的植物油来调配有一种药粉,再加上一些颜料,把特别的图案绘在生病的女性的身上。有的时候,这种图案就是一个曼陀罗(Mandala)。这样,在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佛教密教流行的地区,都会有这种法术性质的体绘风俗和仪式。无论如何这些有药物在内的颜料,经过油性物质的浸润,对于皮肤和头发都会有一些调理作用--因为有的时候彩绘是在头皮上进行的。
按研究印度体绘历史的专家洛丽塔·鲁姆(Loretta Roome)的说法,在一个具有曼迪这样的体绘传统的社会当中,婚姻本身就同女性的生理周期是紧密关联的,体绘和体绘的图案,也就是曼陀罗的图形都有机地结合在印度社会的生活当中,人们的婚姻生活既是自然的,也是物质的经济的,更是精神的心灵的
海娜纹身(Henna Tatoo)是中东、印度女人
最主要的体绘(Skin Art)装饰手法。
尤其是婚礼上,新娘必须着艳装、戴金银珠宝,
象征今后的高贵和富足,在身体、手脚画满图案,
向真主、神祈求幸福。
海娜纹身是一种无创、无害、可擦除更换的安全、
健康的体绘手法,因此历经千年且越来越被东、西方文化所吸收
在印度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时常可以看到一群从事特殊行业的手艺人——手绘师。
一块铺地的塑料布,几个圆锥形颜料筒做的画笔,便是他们的创作工具。不过可别小看这种历史悠久的手绘艺术,印度人的生活正是因为它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没有曼海蒂,婚礼不算齐”
曼海蒂彩绘纹身是一种以印度指甲花为颜料的人体彩绘艺术,它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已有千多年的历史,至12世纪成为印度文化,盛行于印度、巴基斯坦及中东,尤其在婚嫁时,都会在新娘的手掌及脚上绘上悦目的图案作为装饰。
颜料来自天然植物
手绘所用的颜料来自印度北方一种叫“汉娜”的植物。
"汉娜"英文名为Henna,在中国也叫凤仙花,
人们采摘下这种灌木的叶子和嫩芽,将其磨成极精细的糊状物(凤仙花粉),便成为手绘师重要的绘图原料。
在顾客把手臂清洗干净后,手绘师便利用装着不同颜色、不同开口形状的颜料筒,娴熟地在其手背以及上臂上作画。
大约20分钟以后,一个非常精细而复杂的图案便在手绘师“笔下”宣告完成。
为了让图案保留更长的时间,顾客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需要一动不动地等待颜料晾干,待多余的颜料干燥脱落后,留在人体上的图案便清晰地显露出来。再用植物精油涂抹一遍,颜料便会在肌肤上“扎根落户”了。
【背景资料】
“当她在手臂上绘满的赫那;纵身跳入水中;好像一道炫目的火花没入水中。”这是一位18世纪时的的印度诗人留下来的诗句”。
严格地说,Henna同纹身还不一样,因为它不像后者是刺上去的。Henna只是绘在皮肤上的装饰图案。通常它可以管几天或者几个星期之久。Henna是梵语,印地语称为“曼迪”(Mehndi)只是一种短时间保存的人体绘画。还有一点不同,虽然说是体绘,但通常印度的女性只在四肢或者至多脸上绘有这样的装饰图案。不像纹身是可以遍及身体任何部位的。
古代印度的文献中,不断提及这种在妇女身上绘出来的图案等具有极强的情色诱惑力。有不少的男人在看到这种体绘时,像触了电一样地颤栗,兴奋不已。也许这是因为印度少女只有在成熟的时候才会在手臂、脸上作这样的彩绘,这是男性联想的结果。从风俗上讲,女性只有在婚后对于自己的丈夫觉得满意时才会在身上描写“Henna”。Henna通常是红色的因此非常地醒目,红色也是新娘的服装的主要颜色。据说象头神特别喜欢红色,象征吉祥与财富的象头神看见了新娘身上的这种红色图案才会乐于来参加婚礼,还有印度的吉祥天女一一她在密教中也是重要的智慧与财富的女神一一也喜欢红色。如果能够通过赫那赢得神祗们的祝福与保佑,这是新妇们最希望不过的了。
其实这种婚礼前婚礼后的妇女中的体绘在整个东方世界,从南亚到东南亚都是随处可以见到的。亚洲的多种文化传统中都有女性在手掌上、手臂上、脚面上绘画的风俗。“mehndi ki raat'’意思是“赫那的夜晚”“raat”意为“晚上”,新娘的女性亲戚都非常乐于担任这个彩绘的工作。她们会一个整夜地同新娘呆在一起,一边绘在她的身上绘图,一边唱着那些古老的歌谣,并不时地拿新娘打趣,开玩笑,其用意还兼有传授知识的目的,当然是一些平时女孩们接触不到的性知识。这样的新婚前夜,在西方也有,称作“a hen night”,译得雅一些,叫“女人会”,粗俗一点就是“母鸡晚会”了。都是女方的女性亲戚们聚在一起帮新娘渡过出嫁前的重大日子的一种方式。对于新娘来说,这可以让她安心,可以让她从容应付这样的人生大事。Henna或者曼迪,都是女性婚姻生活中的爱的力量的象征。曼迪的颜色越深,爱的力量就越大。红色除了刚才我们说的是神所喜悦的色彩,还更因为它象征了女性特有的力量,这样曼迪的红色也就意味着女性在家庭中的力量与生殖能力。新娘们因为还没有跨过成为妇人的门槛,所以还喜欢这浓重的红色象征他们的爱情的深厚。而一旦成为妇人,她们又可以藉此颜色的神圣性成为家庭的主宰。绘在新娘们手掌或者手臂上的“曼迪”是非常值得讲究的,一般的会把新郎的名字绘上去,还会把一些吉祥的字眼也绘成艺术的图案。这当中当然少不了印度人最喜欢的花饰与花纹。
除了婚礼,婚后的妇女们在逢节日或者家中重大的喜庆时也要在身上绘写曼迪或者赫那,例如家中有新生儿或者为新生儿取名都是吉祥喜庆的节日。由于曼迪的图案同民间的风俗相联系,因此它与家族与社会都有一定的关系,通常某一个家族会有自己专门的图案。一个氏族也会有自己的图案,就好像徽记一样。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无论什么样的家族什么样的氏族或者部落,他们所采用用图案的都只会是植物的叶子或类似的图形,不会用野兽什么的作为象征符号。在印度人的观念当中,这些图案一定会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可以驱邪可以求得吉利,因此,赫那也好,曼迪也好,又都具有了护符的功能,当然她只用在女性的身上。因为同性有联系,所以这些护身符便有保护贞洁与贞操的用意,因此,它们也是纯洁的象征。
Henna或者曼迪还被认为有治疗的作用。在印度的许多地方,传统的巫医或者草医会建议病人用某种特殊的植物油来调配有一种药粉,再加上一些颜料,把特别的图案绘在生病的女性的身上。有的时候,这种图案就是一个曼陀罗(Mandala)。这样,在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佛教密教流行的地区,都会有这种法术性质的体绘风俗和仪式。无论如何这些有药物在内的颜料,经过油性物质的浸润,对于皮肤和头发都会有一些调理作用--因为有的时候彩绘是在头皮上进行的。
按研究印度体绘历史的专家洛丽塔·鲁姆(Loretta Roome)的说法,在一个具有曼迪这样的体绘传统的社会当中,婚姻本身就同女性的生理周期是紧密关联的,体绘和体绘的图案,也就是曼陀罗的图形都有机地结合在印度社会的生活当中,人们的婚姻生活既是自然的,也是物质的经济的,更是精神的心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