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nes森林絮语
![]() |
某日他游荡至东郊的Vincennes森林。
时值初春,巴黎日日有风,阳光瑰丽,万里无云。虽然丢掉了整个冬日的压抑和阴晦,但天地间也似乎因此一下子空旷了很多,那些娇嫩的新绿还不足以撑起这个世界。在树丛中穿行,突然间闪过故乡那片杨树林的印象,与这眼前的风景似乎有某种混沌的联系。
“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漂泊异乡就完整的呈现了这一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 晚近的这几百年,我们所发现的世界越来越大,人类的情感和认知已不再源于那种聚集定居的生活,而是渐渐来自于人们漂泊与游荡的经验。而最终,人类却从未像现在这样孤独!
故乡和他乡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故乡的时候我们渴望离开,可是在他乡我们又回念故乡的怡然。帕斯卡尔说过“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的呆在他的房间里”。
可是在他乡难道我们就会找到快乐吗?
这种张力便存在于我们人生之中,终其一生备受折磨,却总是不能珍惜当下的美好。但不管是在故乡还是异乡,在你每个留下回忆的地方,它们之间始终连接着一条隐形的轨迹,似乎总是指向一种宿命的希望。
树干从身后一颗颗的擦肩而过,它们既孤寂又坚韧,如同清晨,穿行于城市间灰黑色的人们。他与它们相互遵循着一条隐形的轨迹,虽然相遇,但同时又飞快的错过。只有短暂的片刻顾盼,但永远是陌生人。
阳光很温暖,但风很冷。密密匝匝的树丛中少有人的痕迹,地上杂草丛生,残留着厚厚的过往未腐烂的落叶。植物和人一样,朝开暮合,几荣几枯。但是植物至少明白自己的命运和希望,而人却常处于混沌中。
躺在树之间,他企图彻底的放松下来,但刺眼的阳光照着他,不知是自己在晕眩还是树冠在旋转。一切都在逐渐加速、伸展、飞扬,最后彻底解体、消失、重新回到原初。虚无之中,意义到底是否还值得最寻?他一直认为人生唯一的价值就是在为数不多的时候和另一个心灵甚至一种精神相契,人能意识到那种孤独,更能意识到这种相契。或许如此,人生便可以有一种虽有所局限但却值得依托的价值。
就要离开的时候,荒芜的树林中却出现一尊双人的雕像,一位年轻的男子正托起向上飞升的少女。雕像的底座已经开始风化,没有铭文,无从知晓他们名叫什么?又在向往哪里?飞去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