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 浅与深 对谷德设计网未来的思考
好几年前写的,现在部分观点已变
-------------------------------
我买了两本书《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定价是20元,《三联生活周刊》是10元。吃晚饭后,我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送给饭店的书架。这本书重量很重,超过一斤了吧。广告太多,内容太杂,即便有吸引人的专题,也做得不够深入。不够深入就无法打动人。不够打动人就不会让人想留下,而且以后也不会在购买。我扔掉的时候一点也不心痛,因为这本书已经成为负担了,要是20元钱,我肯定不会扔掉,至少还有价值,并且那么轻,放在钱包里就好。
我留下了《三联生活周刊》。这个周刊每周都有一个专题,你可以有选择的购买,有的时候也会遇上做的不好的期,但有的时候你却可以遇上让你收藏的专题,比如我是一名食客,我就对新年那期《年夜饭的艺术》甚为挚爱。但是这毕竟是周刊,每周选题,包括印刷,都在一周时间里拿出来,深度也是有局限性。
-------------------------------------------------------
那么,我现在做谷德设计网,未来应该怎么做呢。
现在谷德网基本上是以每天发布世界上最新的设计资讯为主要内容。这不是谷德设计网的最终目标。这种更新只是一种必须,一种广度和新度的必须,现在谷德设计网没有深度的东西。
谷德设计网有一个栏目叫“独家”,现在“独家”里面只是工程类的薪水调查,在未来,谷德设计网必须以很大的力气来做“独家”。
世界上最好的建筑杂志是什么?是elcroquis杂志。
为什么elcroquis杂志好?因为elcroquis杂志的深度足够。
①其中最精彩就是专访和评论,没有专访和评论,elcroquis杂志只是一本平庸的杂志,不可能傲立于全世界最好的建筑杂志之首。
而专访,就面临着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这一现实难题。足够有见解,足有深度的问题,可以诱发一场非常精彩的对话,可以激发无数的观点,可以实现思想的放大效应。
那么评论呢?在elcroquis杂志,有非常有见地的观点和批判。
②之后的建筑作品介绍中,以极端负责的态度详细描述建筑作品,并具有与年代、潮流、环境无关的强烈的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
③每一幅照片都是在阴天拍摄,最真实的还原建筑本来的面目,不会用任何特技,也不会PS照片,不会让建筑显得很酷。一切都是真实和客观。
我希望以后每年都够做最多两次独家,换句话,半年的时间准备一个(也许会更长),拿出最有意义的深度独家(一定要中英双语),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一位建筑师或者其它独家专题,谷德设计网就是就这个专题,在世界范围内做得最全面最深入的,你会选择到谷德设计网来了解。
除了独家深度,和发布最新讯息以外,还会提供论坛平台,诱发分享和讨论,这个世界应该是一个分享和互动的世界。
--------------------------------------------------------
专访和评论要求编辑提出好的问题,并且拥有很好的见解。
这拥有很大的压力和很高的要求。因为问题愚蠢,回答无聊,没有碰撞,你还会看吗?
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必须多看多读多想多交流。
当呈上独家深度报道时,希望不让各位失望。
-------------------------------
我买了两本书《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定价是20元,《三联生活周刊》是10元。吃晚饭后,我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送给饭店的书架。这本书重量很重,超过一斤了吧。广告太多,内容太杂,即便有吸引人的专题,也做得不够深入。不够深入就无法打动人。不够打动人就不会让人想留下,而且以后也不会在购买。我扔掉的时候一点也不心痛,因为这本书已经成为负担了,要是20元钱,我肯定不会扔掉,至少还有价值,并且那么轻,放在钱包里就好。
我留下了《三联生活周刊》。这个周刊每周都有一个专题,你可以有选择的购买,有的时候也会遇上做的不好的期,但有的时候你却可以遇上让你收藏的专题,比如我是一名食客,我就对新年那期《年夜饭的艺术》甚为挚爱。但是这毕竟是周刊,每周选题,包括印刷,都在一周时间里拿出来,深度也是有局限性。
-------------------------------------------------------
那么,我现在做谷德设计网,未来应该怎么做呢。
现在谷德网基本上是以每天发布世界上最新的设计资讯为主要内容。这不是谷德设计网的最终目标。这种更新只是一种必须,一种广度和新度的必须,现在谷德设计网没有深度的东西。
谷德设计网有一个栏目叫“独家”,现在“独家”里面只是工程类的薪水调查,在未来,谷德设计网必须以很大的力气来做“独家”。
世界上最好的建筑杂志是什么?是elcroquis杂志。
为什么elcroquis杂志好?因为elcroquis杂志的深度足够。
①其中最精彩就是专访和评论,没有专访和评论,elcroquis杂志只是一本平庸的杂志,不可能傲立于全世界最好的建筑杂志之首。
而专访,就面临着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这一现实难题。足够有见解,足有深度的问题,可以诱发一场非常精彩的对话,可以激发无数的观点,可以实现思想的放大效应。
那么评论呢?在elcroquis杂志,有非常有见地的观点和批判。
②之后的建筑作品介绍中,以极端负责的态度详细描述建筑作品,并具有与年代、潮流、环境无关的强烈的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
③每一幅照片都是在阴天拍摄,最真实的还原建筑本来的面目,不会用任何特技,也不会PS照片,不会让建筑显得很酷。一切都是真实和客观。
我希望以后每年都够做最多两次独家,换句话,半年的时间准备一个(也许会更长),拿出最有意义的深度独家(一定要中英双语),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一位建筑师或者其它独家专题,谷德设计网就是就这个专题,在世界范围内做得最全面最深入的,你会选择到谷德设计网来了解。
除了独家深度,和发布最新讯息以外,还会提供论坛平台,诱发分享和讨论,这个世界应该是一个分享和互动的世界。
--------------------------------------------------------
专访和评论要求编辑提出好的问题,并且拥有很好的见解。
这拥有很大的压力和很高的要求。因为问题愚蠢,回答无聊,没有碰撞,你还会看吗?
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必须多看多读多想多交流。
当呈上独家深度报道时,希望不让各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