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Quasimodo书 · 说“弖”
今天中午谈到弖字读音与梵文音译对不上的问题,查了一点资料。我也发了封邮件给训诂老师,过几天应该会有答复。今天下午搜了一下数据库,晚上又去图书馆找了一下。草草摘录了一些资料,暂且说一下吧。
康熙字典寅集备考收录了“弖”字,但只有《龙龛》音互(或作“𢆰”)又音户寥寥数语,找了其他有关“弖”字发音的书,几乎全部引用了《龙龛》。亲自找了《龙龛手镜》(避宋皇帝讳改为《龙龛手鉴》)查了一下,果然只有“互户二音”四个字。但是无意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互户二字一个去声一个上声,但是《龙龛》却收录在平声卷中。《龙龛》是一本收录唐代前后佛经中俗体字的字典,既然是大量的俗体字,难免会有很多混乱,错误的实用很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读音。起码在这个字的声调上,《龙龛》有点靠不住,抑或是这个字本来应该念平声,但作为某个字的俗体字的时候被念成了上声和去声。
《康熙字典》“𢆰”条目下有“同弖,俗互,又俗氐。”的注释。但是《集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氐,都黎切,戎种,一曰宿名。俗作互,非是。”《广韵》中“氐”字两个读音,“[ȶi] ,县名,又音低;[tiei],氐羌。《说文》:至也。”《音释》中注释“弖”字:音低,与氏同。(此氏字当为氐,形近之误也。后面的材料也能证明这一点。)《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中收录了“弖羌”一词,上字丁兮*(图片中为“兮”之俗体字)反。
丁兮反正好切出“低”的发音,中古音[tiei]。无疑这个“弖羌”和《广韵》中所说的“氐羌”应为同一个词,弖同氐,而且证明了《音释》中的“氏”字当为“氐”。
梳理一下上面的内容,本来,“弖”=“氐”,“互”=“𢆰”,井水不犯河水。由于“互”被当成了“氐”的俗体字——《集韵》已指出这是错的——结果这几个字就变成了“𢆰=弖=互=氐”,“弖”也多出了[ɣu]这一发音,并且《龙龛》到处都被引用,渐渐地我们就忘记了“弖”本来的发音。现代汉语发音也变成了hù。
回过头来想想《龙龛》中的“弖”字,注音为上去声却被放在了平声位置,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也许作者本来知道这个字念作[tiei](平声),但是作为一本俗体字的字典,就把音标成了它作为俗体字的发音。更进一步推想可能作者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知道“弖”的正确发音,所以作者没有特意标明本字的读音,只是把它放在了平声的位置。
****************************************************************************************************************
参考书目:
《康熙字典检索本》北京 中華書局 2010
《集韵》 北京 中国书店
《龙龛手镜》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廣弘明集·音釋》·四部叢刊本(同书四库全书本未收录此字,其位置被“丏”代替)
康熙字典寅集备考收录了“弖”字,但只有《龙龛》音互(或作“𢆰”)又音户寥寥数语,找了其他有关“弖”字发音的书,几乎全部引用了《龙龛》。亲自找了《龙龛手镜》(避宋皇帝讳改为《龙龛手鉴》)查了一下,果然只有“互户二音”四个字。但是无意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互户二字一个去声一个上声,但是《龙龛》却收录在平声卷中。《龙龛》是一本收录唐代前后佛经中俗体字的字典,既然是大量的俗体字,难免会有很多混乱,错误的实用很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读音。起码在这个字的声调上,《龙龛》有点靠不住,抑或是这个字本来应该念平声,但作为某个字的俗体字的时候被念成了上声和去声。
《康熙字典》“𢆰”条目下有“同弖,俗互,又俗氐。”的注释。但是《集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氐,都黎切,戎种,一曰宿名。俗作互,非是。”《广韵》中“氐”字两个读音,“[ȶi] ,县名,又音低;[tiei],氐羌。《说文》:至也。”《音释》中注释“弖”字:音低,与氏同。(此氏字当为氐,形近之误也。后面的材料也能证明这一点。)《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中收录了“弖羌”一词,上字丁兮*(图片中为“兮”之俗体字)反。
![]() |
丁兮反正好切出“低”的发音,中古音[tiei]。无疑这个“弖羌”和《广韵》中所说的“氐羌”应为同一个词,弖同氐,而且证明了《音释》中的“氏”字当为“氐”。
梳理一下上面的内容,本来,“弖”=“氐”,“互”=“𢆰”,井水不犯河水。由于“互”被当成了“氐”的俗体字——《集韵》已指出这是错的——结果这几个字就变成了“𢆰=弖=互=氐”,“弖”也多出了[ɣu]这一发音,并且《龙龛》到处都被引用,渐渐地我们就忘记了“弖”本来的发音。现代汉语发音也变成了hù。
回过头来想想《龙龛》中的“弖”字,注音为上去声却被放在了平声位置,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也许作者本来知道这个字念作[tiei](平声),但是作为一本俗体字的字典,就把音标成了它作为俗体字的发音。更进一步推想可能作者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知道“弖”的正确发音,所以作者没有特意标明本字的读音,只是把它放在了平声的位置。
****************************************************************************************************************
参考书目:
《康熙字典检索本》北京 中華書局 2010
《集韵》 北京 中国书店
《龙龛手镜》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廣弘明集·音釋》·四部叢刊本(同书四库全书本未收录此字,其位置被“丏”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