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65@2010 10-11 秋高气爽日 年轻折腾时
![]() |
2010-10-11
他背着沉甸甸的摄影包靠在宿舍楼下的自行车后座上,起身向我示意时,肩膀颇为费力地颤动了一下。“很沉,但这是吃饭的家伙。当然得随身背着。”他理所当然地微笑。隐约中,我看到这个表情里透着一种疲惫,还有一种无畏。
这是一位久未联络的师兄,尽管仍然有在网路上关注着彼此的围脖,却还是久未联络至他记错我的毕业时间。国庆前我与他短信联络过,他说他也有不少困惑,见面再细谈。而见面后,一切却并不是想象中的融洽畅谈。
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临近毕业的我准备走一条折腾曲折的道路。在他面前谈我的想法时,我明显有种校园化涉世不深的局促。“哪里是了解不多,就是了解太少了。”师兄很直接,一针见血道出我的弊病。“这个话太学术了,我已经听不懂了”。不过一年半,当初第一选择是读研的师兄已经满是对校园知识的反思。他说他也曾经想过走我这样的路径,但是现在的他,不想再回去了,因为他发现,“学校里讲的,太老旧,用不上。”校园和社会,究竟是几站路的距离?
对于他而言,这个秋高气爽日也是他的折腾起步时——辞职,搬家,开始在报社挂名拍照不拿薪水同时自己找活儿做的生活。收入不稳定,“已经开始吃老本了”;同时,走出办公室也让他终于“不和社会脱节了”。“我就是一个在办公室里闲不住的人,趁着还年轻,出来折腾两年再说。”
一顿晚饭的时间,他的重复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折腾”。
09年毕业,他考研未遂,经同学介绍找了一家杂志社实习,做图片工作,半年后转正,薪金在吃饭房租之外多少还有余粮。“很顺是不是?”他问这个问题时,整张脸上都写着四个字——“当然不是。”“实习,你就得拿得少却干得多不断给别人帮忙不断表现自己。这个过程,就得能熬”但至少熬过来走过来的一路,他不算折腾。“工作?实际挺清闲的。就是在办公室找图片。”而他,是想拍片子的人。九月和领导谈好辞职的事情,社里很快就找来一个三十几岁的人接手他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可取代的。交接工作时,他和“三十几岁”聊天,语气老道而惋惜,“你来做这个工作干嘛呀?这个工作挺清闲却也挺没趣的。”“三十几岁”的回答更为老道“在我这个年纪,追求的就是这个了,清闲,混口饭吃就好。”这段对话,坚定了他出来“折腾”的信念。再不出来折腾,就折腾不动了。况且,他要折腾的,还是摄影这样一个“体力活”。待到真的成为下一个“三十几岁”时,如果还什么都没有做过,多悲哀?
“你有什么规划么?”“以后不知道。现在就是努力出片子。走一步看一步呗。我就是想先拍两年。拍得下去就继续。拍不下去再回来也不迟。”至少现在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成,跟着报社采访拍照,如愿与社会接轨了,继续折腾点实力和人脉出来,在这个圈子里有了这两样,到哪儿做什么都不愁。
和师兄走在校园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两个各抱各困惑的人首次细谈,多少会遇到一些沉默时刻。困惑这东西,就像黄阶唱的“没有问题却要答案,怎么办”。怎么办,师兄准备给我答疑来着,结果我疑问没有出来,只好抱着一堆的不确定,听他零散地讲他的故事,然后,想我的人生。
回来的路上,我想着想着,竟觉着有点沮丧。师兄抛来的简单问题,我竟然都无法欣然应答。果真是了解得太少了,势必要熬上一段时日折腾一番才可能取得真经。我的世界还太稚嫩,我等着这个大世界给我一番冲击一番浸染。然后我还是要折腾着回到一个“无用”的校园,规整一切。我相信,折腾能带给我想要的或者需要的。
偶一抬头,望见湛蓝天空、古旧红砖和依旧浓翠的一树绿叶。压抑的困惑心情突然得以纾解。其实折腾也没那么复杂。有精力,有意愿,能熬得住就好。自己选择的折腾,自己享受其美好,承受其痛苦。承受不了了,撞到南墙了,走回来就是。就这样。
正值这秋高气爽日,年轻折腾时,与其忧愁明日路何在,不妨人随美景心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