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入梦来——白水2010青岛演出随感
2010/10/6补记 (一) 此刻,秋夜沉寂。 一闭上双眼,那笛声,琴声,歌声,便水儿一样的涌来。 我想 今夜如果真有一个梦 那巴山,蜀水,必定会随那音乐,入梦而来…… (二) 该怎么办,所有的文字,都忽然失效了。失败了。 也许,因为感觉太美妙 就觉得 怎么表达,都不够好? 这是我第一次,在看过一场很美、很难忘的演出之后,就在我回来企图记录下它的时候,我却感到了一种困难……. 写出来,觉得词不达意,不写出来,心有遗憾…… 从来没有这样的时候 也许,是因为我的心太过浮躁,也许是因为这音乐太纯净,太美好 我从深夜写到凌晨,从下午写到黄昏 在写到此时此刻的华灯初上,还是写不到自己满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让我们还是来听听这一段音乐吧,静坐窗前,过滤尽心里所有的杂质—— “ 巴山夜雨纷纷 何处留故人? 仿若梦中镜里画 风细水清沙 巴山夜雨纷纷 难寻杯中苦香茗 可怜心中落魂人 乱似在天涯 笑谈归时梦中泪 哪知相逢在何方 ” 把心放进这一段川音里,沉浸在那似水的吟唱里,巴乌鸣咽,琴声叮咚 让一瞬间,眼前繁华喧嚣,隐去 仿似来到桃源村,在巴山蜀水的古韵声声,情意绵绵中 一点一点的,洗尽浮尘。 闭目养神,在菊花茶里,闻一点菊花的清香。 或者,默默无语,来一次月下小酌……. (四) 那一夜,即使是事后回忆的时候,都要静下心来,才能忆出——那隔世桃源中的一点真味。 2010年10月5日晚,青岛不是书店的小舞台上,坐着三位入画一般的巴山汉子。 对襟布褂,微笑温和,在这个中秋夜晚,带来了温酒暖茶一样的奇妙音乐。 笛,箫,阮,琴,完美的和声 那夜,就是一条诗歌流淌的浩瀚大江 那夜,就是一幅山清水秀的川江长卷 那夜,每一曲都是古色古香的诗韵悠扬 那夜,每一歌都是巴山蜀水的千古吟唱 那一夜,白老师唱着歌子,带我们遨游在巴山蜀水之间。 青山成诗 江河成歌 —————————————————————————————————— (五) 《巴山夜雨纷纷》中的白老师,是道风仙骨的白老师,带着他诗人的情怀唱歌,于是那些歌流淌成一片诗的江水,于一唱三叹之中,在心上迂回蜿蜒的流动 《曾厝庵》中的白老师,是超然洒脱的白老师,恬淡的吟哦着,与世无争的禅语。 《鸟痴》中的白老师,是诙谐幽默的白老师,含笑的诉说着,欲醉还醒的酒话。 《山歌多又多》中的白老师,是逍遥自在的白老师,纵情的高唱着,纯朴新鲜的山歌 看他唱第一首歌,我就认定他是个最极致的性情中人。 那深深的呼吸,吐纳百川的吟唱,是运足了腹内百般滋味的悲喜之气,唱尽了巴山蜀水间那荡气回肠的缠绵深情,那天高云淡的大气开阔。 川人心中那些多情、豪迈、乐观、恬淡的情怀,一刹那,都随那歌声,扑面而来。 当白老师的中音和两个小兄弟的高低音,一声接一声的,和声到一起的时候,那感觉,真是太美—— 犹如,在山谷里,一声声的回声相应 也像,在水面上,一圈圈的涟漪荡漾 …….. —————————————————————————————————— (六) 为什么,当我第一次听白水老师用川音演唱古典诗词的歌曲时,我会那样心动,那样惊讶——我生平第一次发现,如果要把一首古诗唱成歌曲的话,四川方言的演唱,将成为它最好的表达。 那种优美,悠扬 那种翻山越岭的呼喊,九曲流水的吟唱,将火一样的激情和水一样的柔情,交融在一起,一遍一遍的在心头萦绕、回荡——原来,那就是诗情。 我第一次发现,川音是如此优美,多情。 唱的人,如痴如醉。 听的人,荡气回肠。 让我们没有去过四川的人们,从那歌声里领略一把巴山蜀水的万种风情 也从那一唱三叹,绕梁三日的歌唱里 沾一点巴山蜀水的灵性,作一次天生的诗人,当一回灵性的歌者 让我们把自己的心投入进去 深情的吟诵 销魂入骨。 我有时候真是自己也恍惚起来—— 到底是,我们才华横溢的性情中人,白水老师,是他以诗心和多情的歌唱,使自己那巴山蜀水的故乡在歌声中显得那么诗情画意,深情如水? 还是,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那钟灵毓秀的四川山水,以它的灵性和深情,才养育栽培出了我们这么多情的诗人和歌者,白水老师? 才有了我们没有看到的这样的演唱—— 人人都说,温柔乡,就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一曲,似乎就让人觉得,心里泛起柔情无限。 但是今天,听了白水老师的演唱,我才发现——最让人动情的地方,当属四川,四川胜似江南。 如果说,江南的情感,是一种小小的柔情。 那么,来自巴蜀的情怀,就是一种更大气的深情缱绻。 或者,这也和它自身的天然风水有关吧,毕竟是比邻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毕竟是怀抱着滚滚东去的三江之水——所以,在他的歌唱里,我们听到了绵延不绝的跌宕起伏,九曲回肠的缠绵入骨,当然还有,浑然大气的山间高歌,和欢乐融融的把酒当歌。 (七) 也许是因为那深情如水?热情如火? 也许是那纯净优美的古韵悠悠,把我们带到了一种类似于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另一方安静恬淡的净土? 我忽然又冒出一个傻念头:四川,我从没去过的巴山蜀水,三江汇流之地,怎么让我们竟然感觉这亲切? 我看看坐在前排的草西同学,她应该是白水老师的四川小同乡吧。看她正合着台上的乡音,轻轻合唱呢。 他乡遇乡音的欢喜与伤感是怎样,可想而知。如果我是四川人,在这个现场我保不住会随着白老师的第一声歌唱就热泪盈眶。而如那个声称要“百度歌词”才能听懂歌词的同学,我们这些北方人又怎么会这样感动和动情呢? 我除了有点牵强附会的想到,我父亲原是从湖南来青岛的人,我们湖南与四川也算是最邻近的两个省份吧,都是爱吃辣子的人。除此之外,我想,我只能用我QQ上的一句签名来解释自己这番感觉:“音乐是心的家”——从“野孩子”组合带来的“兰州”情怀,到苏阳从“宁夏川”里带来的那一股“花儿”香,从刘2的“西北偏北”的震撼人心,到今天白水老师从巴山蜀水间带来的让人心醉的川音吟唱…….我心中的“家”的感觉,已经开始在东南西北中不断飘移了…….音乐流淌到哪里,哪里就有了一个心灵的家。 川音似乡音,打动我的不再是西南异域的别样风情,而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动。 即使从没去过四川,那山水也随着音乐在我心中,清晰起来,亲近起来,滚烫起来了。 ———————————————————————————————————— (八) 今晚,我再次见到了白水老师的挚友雨来。再一次欣赏到他娓娓动人的倾情朗诵:《南方很遥远》——这一次朗诵感觉,比上一次更动了感情。他朗读完以后,说了两句话——“我和白水老师,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宜宾,但是感觉并不遥远,因为我们的心在一起。”看着他穿着那件“清风沐雨”的白色T恤,我忽然觉得莫名感动。 当白水老师款款演唱出他最初最打动我的那首歌曲《时光的瀚海》的时候,我的眼前,忽然有些模糊了——看不清台上的曲作者和演唱者白水老师,也看不清台下远处端坐的词作者雨来同学…….甚至歌声与音乐也有点渺茫起来,在抽空了现实的真空里,我好像进入了浩渺无边的时光的瀚海之中。化身为一滴小小的水珠,白老师是一滴水,雨来也是一滴,台上台下,整个世界,莫不是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在时光的瀚海中 能在今生相遇 能在此刻共醉 真是一种最奇妙的缘分 知己的朋友,从天涯海角走来,在此相聚 音乐是缘 当雨来把他上台朗诵的小卡片送给我的时候,我说谢谢。 因为,时光如流水过去,巴山蜀水间走来的美好音乐与诗一样美好的今晚,将成一个不可复制的永恒,值得珍藏 以后,有机会,我很想去四川看看。 也希望白水老师和他的朋友们能带着他们的音乐,再来青岛。 在时光的瀚海中,我们何处不相逢。 在音乐的旅程上,我们何处不欢聚。 ———————————————————————————————————— (九) 每当我听到白水老师的音乐的时候,我眼前总会出现这几幅声音画面: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还记得,那是很多年很多年之前的一台央视晚会上,我看了一出川剧的《白蛇下山》,那一时的惊喜啊,真当如天籁。 ———————————————————————————————————— (十) 次日晚,我去我家附近的一个名叫成都美食小店的吃饭,听到那女服务生用浓浓的川音向厨房喊出菜名的一刻,真犹如唱歌奏乐一般的悦耳。 巴山夜雨,相隔不远,在未来的无数个夜晚,它会再次淋湿我的心头。
—————————————————————————————————————— 清风沐雨,留在心中。我在心里一遍一遍的默默念着,那晚在他们身后舞台上长挂垂落的墨迹条幅—— “百岁人生有始终 万丈红尘总是空 今朝丛林打个坐 明日嬉戏逍遥宫 他说僧家千般苦 谁知因果在其中 南海甘露要化雨 半点朦胧半点通 ” 本次活动照片,地址如下: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3494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