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2010年十月四日,马来亚海战
今天又读了几页《日本海军作战史》。海军掩护陆军登陆马来亚,Z舰队提督托姆.菲利普斯爵士在缺少制空权的劣势下,依然独闯虎穴,在马来亚海域冒着空袭危险,四处寻求日本舰队决战,最终战舰不敌飞机,被日本海军航空兵歼灭,托姆爵士与舰同沉。Z舰队明明可以撤向印度洋,但却没有撤。早上6点出击,直到晚上零点依然找不到敌人,本可以就此撤退,但托姆爵士却不抓到日本舰队誓不罢休,好比当年纳尔逊横跨地中海和大西洋追踪法国舰队。此役过后,日本方面给予这位将军很高的评价。根据伊藤正德著的《联合舰队的覆灭》,在威尔士亲王号即将沉没之时,托姆爵士的参谋们劝他立即离舰,但是他只回答了一句:“不,谢谢诸位”(典型的英国人口气)。在提督的决断IV里面,托姆.菲利普斯的炮击是A级的。尽管他因时运不济,没能取得纳尔逊所取得的成功,但是其行动捍卫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尊严与三百年来逢敌必战的传统。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像英国海军这样牢牢的坚守传统,这种亮剑精神在三百年来不胜枚举。面对德国两艘高速战舰的强大火力,热心号与阿卡斯塔号舍身护主,遍体鳞伤依然纠缠德国军舰不放,在沉没前进行了多次鱼雷齐射,直到海水盖过甲板,12厘米主炮依然没有停止开火。还有萤火虫号与希佩尔号狭路相逢,这艘驱逐舰在打光全部鱼雷之后,全速撞向希佩尔号的侧舷,萤火虫号沉没了,却在希佩尔号身上留下一道长长的撞击痕迹。希佩尔号的舰长赫尔姆.海耶在战后,通过红十字会给英国海军部门写信,建议追授萤火虫号舰长杰拉德.罗普中校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如果让我用一个词评价世界各大国的海军,“英勇”这个词要归英国海军。美国的哈特躲着日本舰队不敢交战,德国的吕特晏斯以二打一竟然转身撤退,日本的栗田健男更是以“逃跑”闻名于世,在英国海军当中,却很难找出逢敌不敢作战的例子(虽然也不是绝对没有)。
下一章节是攻取荷属东印度以及泗水海战,这周末来临前应该可以读完。
下一章节是攻取荷属东印度以及泗水海战,这周末来临前应该可以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