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只是为了生活吗?
一天晚上,我约了朋友去见一位被退休的老教授,因为她在听研究生做报告,结束的时间很不确定,而我们又早早的到了,于是我们就跑去临近的大教室旁听别的老师讲课。
蹊跷的是,在大教室里上课的也刚好是我认识的教授,他是研究鲁迅的专家,他讲授的正是鲁迅及其作品。
认识这位教授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大一的某个晚上,我在一间教室听演讲,听了一段之后实在无法忍受,于是逃了出来,在教学楼里瞎逛,看看有没有好的演讲可以听。那晚,他受邀到珠海校区做演讲,也是关于鲁迅的题目。有很多人站着在听,于是我走进去了,想看个究竟。
我已经不记得他演讲的具体内容了,但我记得他拍着自己的肚子说的一句话:在我四十岁之前,你们不会腐败,不会长啤酒肚,你们大家可以监督我。
那时候我已经是个愤世嫉俗的少年,已经意识到敢说那样的话的老师是多么的稀少,于是我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叫朱崇科。
事隔两年,他的肚子没有挺起来,白发倒是多了不少。而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学生成了一个试图建设公民社会的活跃分子。当然,我依然是依法律己的学生。
听着他在讲台上讲述鲁迅人格的林林总总的时候,坐在后排的我看着教室近两百人的充满活力的年轻面孔,开始和朋友聊起了一些让人疑惑不解的事情。
我对朋友说,他们今天坐在这里听着老师讲鲁迅的人格是多么的值得尊敬,但明天他们中就会有几个人会成为国安,成为秘密警察,这是一种怎样的人格分裂啊?!
我也认识一些读国防生的朋友,他们是被定向培养的,将来就是做武警,实施对内镇压“暴乱”的任务。有朋友对自己的未来十分担心,不知道如果真的到了接受命令要进行镇压人民的时候该怎么办,怕自己呆久了会人格分裂。
是的,有些人的路,不知不觉就到了没有选择的地步,作为受过高等教育而且良知未泯的人,他们开始思索着如何从困境中走出。作为知识分子,可怕的不是走错路,可怕的是走错了还不知道怎么从困境中走出来。
然而,另外一些知识分子则明知那是错误的道路却依然要去走。他们在助纣为虐的道路上走得义无反顾。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
对于这各现象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我倾向于相信王小波的说法,人的本性就是贪淫好色好吃懒做不劳而获。一个人是否贪淫好色很难看出来,但是他是否好吃懒做并试图不劳而获倒是不难观察到。但是这种为了生活而踏上做帮凶的道路,我始终认为是不可原谅的。
对于一个愿意吃苦耐劳的人来说,想养活自己其实并不难,更何况这毕竟是称霸一方的一流学府,能进来的多半智商都不成问题,只要肯努力,要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应该不是太难。
制度歧视使得不少人就是朝着公务系统事业单位涌去,更有甚者干脆什么都不想就向着特务的道路直奔而去。面对就业压力面对制度歧视,人们纷纷涌向安稳和小康,于是一场比高考争独木桥更惨烈的战役在大学毕业生中展开。
公平正义早就被抛诸脑后,知识分子的道义也早就被踢到九霄云外。
追求安稳和富足的生活是应该的,如果有人说他不想过那样的生活的话我倒是会对他的话表示怀疑。
然而,人毕竟不是畜生,应该讲点儿道义,有所为有所不为,何况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也有人说,不是每一个人在大学几年之后就能有知识分子该有的觉悟和担当。这就更让人不解了,大学几年学中文学哲学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竟然不能使一个人有知识分子的觉悟和认知,这简直就是这种人自己的耻辱。如果这种情况是真的,那么我认为这不是教育制度的问题,而是这种人本身的问题。
当然,我情愿相信后一种人只是在装疯卖傻,只是在逃避,试图用自欺欺人来掩盖自己好吃懒做想不劳而获的本性。
回到课堂上,优秀的老师会选择四十岁之前不腐败,坚持做独立的学问,在课堂上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讲“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而不争气的学生却总是有的,他们把老师的话当小孩子的天真抛在孙悟空的一个劲斗云的距离之外。
在通往朝鲜的路上,贪得无厌好吃懒做想不劳而获的人无疑是最得力的助推手。
而他们,真的只是为了生活吗?
来源:真的只是为了生活吗?
蹊跷的是,在大教室里上课的也刚好是我认识的教授,他是研究鲁迅的专家,他讲授的正是鲁迅及其作品。
认识这位教授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大一的某个晚上,我在一间教室听演讲,听了一段之后实在无法忍受,于是逃了出来,在教学楼里瞎逛,看看有没有好的演讲可以听。那晚,他受邀到珠海校区做演讲,也是关于鲁迅的题目。有很多人站着在听,于是我走进去了,想看个究竟。
我已经不记得他演讲的具体内容了,但我记得他拍着自己的肚子说的一句话:在我四十岁之前,你们不会腐败,不会长啤酒肚,你们大家可以监督我。
那时候我已经是个愤世嫉俗的少年,已经意识到敢说那样的话的老师是多么的稀少,于是我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叫朱崇科。
事隔两年,他的肚子没有挺起来,白发倒是多了不少。而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学生成了一个试图建设公民社会的活跃分子。当然,我依然是依法律己的学生。
听着他在讲台上讲述鲁迅人格的林林总总的时候,坐在后排的我看着教室近两百人的充满活力的年轻面孔,开始和朋友聊起了一些让人疑惑不解的事情。
我对朋友说,他们今天坐在这里听着老师讲鲁迅的人格是多么的值得尊敬,但明天他们中就会有几个人会成为国安,成为秘密警察,这是一种怎样的人格分裂啊?!
我也认识一些读国防生的朋友,他们是被定向培养的,将来就是做武警,实施对内镇压“暴乱”的任务。有朋友对自己的未来十分担心,不知道如果真的到了接受命令要进行镇压人民的时候该怎么办,怕自己呆久了会人格分裂。
是的,有些人的路,不知不觉就到了没有选择的地步,作为受过高等教育而且良知未泯的人,他们开始思索着如何从困境中走出。作为知识分子,可怕的不是走错路,可怕的是走错了还不知道怎么从困境中走出来。
然而,另外一些知识分子则明知那是错误的道路却依然要去走。他们在助纣为虐的道路上走得义无反顾。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
对于这各现象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我倾向于相信王小波的说法,人的本性就是贪淫好色好吃懒做不劳而获。一个人是否贪淫好色很难看出来,但是他是否好吃懒做并试图不劳而获倒是不难观察到。但是这种为了生活而踏上做帮凶的道路,我始终认为是不可原谅的。
对于一个愿意吃苦耐劳的人来说,想养活自己其实并不难,更何况这毕竟是称霸一方的一流学府,能进来的多半智商都不成问题,只要肯努力,要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应该不是太难。
制度歧视使得不少人就是朝着公务系统事业单位涌去,更有甚者干脆什么都不想就向着特务的道路直奔而去。面对就业压力面对制度歧视,人们纷纷涌向安稳和小康,于是一场比高考争独木桥更惨烈的战役在大学毕业生中展开。
公平正义早就被抛诸脑后,知识分子的道义也早就被踢到九霄云外。
追求安稳和富足的生活是应该的,如果有人说他不想过那样的生活的话我倒是会对他的话表示怀疑。
然而,人毕竟不是畜生,应该讲点儿道义,有所为有所不为,何况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也有人说,不是每一个人在大学几年之后就能有知识分子该有的觉悟和担当。这就更让人不解了,大学几年学中文学哲学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竟然不能使一个人有知识分子的觉悟和认知,这简直就是这种人自己的耻辱。如果这种情况是真的,那么我认为这不是教育制度的问题,而是这种人本身的问题。
当然,我情愿相信后一种人只是在装疯卖傻,只是在逃避,试图用自欺欺人来掩盖自己好吃懒做想不劳而获的本性。
回到课堂上,优秀的老师会选择四十岁之前不腐败,坚持做独立的学问,在课堂上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讲“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而不争气的学生却总是有的,他们把老师的话当小孩子的天真抛在孙悟空的一个劲斗云的距离之外。
在通往朝鲜的路上,贪得无厌好吃懒做想不劳而获的人无疑是最得力的助推手。
而他们,真的只是为了生活吗?
来源:真的只是为了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