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横街十六号”要开业啦!!
转载:《渝报》
磁器口成音乐青年扎根地2010-08-09古典向左,摇滚向右
磁器口成音乐青年扎根地
很多人都不知道从磁器口大门进去后往左拐,爬上几阶古老的阶梯,就会看见一排各具特色的咖啡吧安静地呆在古镇的另一头,与正街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乡村民谣风、爵士风、古典风、……这些咖啡吧常常会“分门别类”地聚集摇滚、古典等音乐人士,白天他们在这里品咖啡,晚上却成了音乐盛地。
撰文:张媛 符琳(实习生) 摄影:黄洋
白天品咖啡,晚上玩音乐
重庆喜欢摇滚音乐的一定会知道一个人—胡春江,作为重庆最火乃至全国都很出
名的“深绿海”摇滚乐队的吉他手,胡春江却在磁器口这个似乎和摇滚很不搭调的
地方开起了自己的咖啡吧—横街十六号。
在磁器口青年旅社的下面,胡春江的咖啡吧还在紧张地装修。“把那边墙的颜色再刷蓝
一点,以后灯光照上去才好看。”胡春江一边拿着设计图一边指挥着装修。店里除了胡春江在
做指挥外,还有好几个人在告诉装修师傅该怎么装。原来胡春江决定开一家咖啡吧后,不少乐
队的朋友都成了他的后勤部,他们一有空就会来指导装修,就连装修设计图都是乐队的人自
己画的。“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整栋楼几乎都被改装,自己就像亲手盖了一栋楼。”
“绿舟生活馆”的墙面是像海水一样的蓝色,“咖啡吧的基调是以地中海风格为主,但是
里面的装饰却以乡村音乐为主,白天咖啡吧就以经营咖啡和茶为主,大家可以在这里看着江景
安静地品咖啡,晚上这里将又是另外一派景象,咖啡吧摇身转变为乡村民谣音乐的基地。”胡春
江说,他会邀请全国知名的乡村、民谣音乐人,每周都会做一个音乐派对。9月初,在磁器口这个
古老的街道,将会聚集重庆大部分摇滚人士和音乐爱好者,开始一场盛大的音乐派对。
胡春江告诉我们,在国外这样的咖啡吧非常常见,可是在重庆,这种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
咖啡吧却寥寥无几,像他这里这种白天经营咖啡馆、晚上玩音乐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而这些
咖啡吧大部分都在磁器口,却鲜有人知。
这里是爵士人的聚集地
张蕾留着一头干净的短发,一身简单的素花连衣裙,站在柜台前认真地煮着咖啡。一只
猫慵懒地趴在她的脚边打着哈欠,阳光透过阁楼上的玻璃瓦片打在她的侧脸上,一片宁静祥
和。一年前,张蕾在磁器口这个比较安静的小巷里开了这家“普蓝深红”咖啡吧,一栋破烂的
楼房在她的巧手下立刻变了样。
走进“普蓝深红”,就能感受到里面的爵士风,墙壁上贴满了各类爵士画报,还有张蕾手
绘的人像。右手的书架上,摆满了关于爵士的书和碟片。从正前方望过去是用木板做成的小
房子,“房顶”做成的床可以躺下几个人,想象着自己躺在上面,听着音响里放出的爵士音乐,
是何等的享受。房子里面,是用汽车轮胎做成的沙发,沙发的正前方有着电视、影碟机和音
响,顾客可以坐在这里放自己喜欢的碟片,再品上一杯香醇的咖啡。这里的一切布置,都是张
蕾亲制作,即便是一张小小的窗帘布,也是由她自己亲手染色。
“你可以看到店里的主题很明确,我喜欢爵士,所以店里的风格都是以爵士为主,带着
很浓的个人色彩。”
大叔很爱留声机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还没有走进“JAVA爪哇”
这个传说中充满了古典音乐味的咖啡吧,就在门外听到了周旋唱的《夜上海》。“大叔,有人
找。”我们寻着声音找去,却没有看到想象中留着络腮胡、挺着啤酒肚的大叔,而是一个戴着
眼镜,长相斯文的男子。“您好!我叫陶大叔,你们先在旁边坐一下。”说完大叔继续拿起一张
白帕子,认真地擦拭着店里的留声机,而从留声机里传出来的,正是我们之前在门外听到的
《夜上海》。
“我很喜欢古典音乐,特别喜欢唱片从留声机里发出的声音。”陶大叔不是重庆本地人,
却放弃了外地的IT工作,到磁器口开起了自己的咖啡吧。陶大叔的店里,常常会聚集世界各地
喜欢古典音乐的人,而这些人都是冲着陶大叔的唱片来的。
陶大叔有个爱好,就是喜欢收集各种古典音乐的唱片,拿到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用留声
机放唱片,然后坐在一旁静静地听,时不时地跟着哼上几句。闲来没事的时候,陶大叔就会到
各个古董店去淘唱片。“最让我自豪的是从一个古董店淘来的梅兰芳的录音,那家古董店有很
多这样的唱片,连老板自己也不清楚有些什么,于是我只用几块钱就买到了。”陶大叔一边说一
边从自己的书架上抽出几张唱片,《波兰舞曲》、《雪孩子》、《天涯歌女》……这些市面上几乎
已经消失的唱片陶大叔都有收藏,这也成了吸引一些古典音乐爱好者到来的原因。
Tips
1.这些咖啡吧有很明确的主题,如果你是玩古典音乐的,千万别走进摇滚音乐的咖啡吧里,否则你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2.如果你音乐兴趣大发,还想去这种非常有个性的咖啡馆玩上两曲,请选择安静一点的,比如张蕾的店里就常常会来一位弹古筝的朋友。
3.若仅仅想去感受一下那里的环境也行,最低10元钱的消费可以供自己坐上一天,既能听歌还能看碟,累了还可以倒在床上睡觉。
磁器口成音乐青年扎根地2010-08-09古典向左,摇滚向右
磁器口成音乐青年扎根地
很多人都不知道从磁器口大门进去后往左拐,爬上几阶古老的阶梯,就会看见一排各具特色的咖啡吧安静地呆在古镇的另一头,与正街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乡村民谣风、爵士风、古典风、……这些咖啡吧常常会“分门别类”地聚集摇滚、古典等音乐人士,白天他们在这里品咖啡,晚上却成了音乐盛地。
撰文:张媛 符琳(实习生) 摄影:黄洋
白天品咖啡,晚上玩音乐
重庆喜欢摇滚音乐的一定会知道一个人—胡春江,作为重庆最火乃至全国都很出
名的“深绿海”摇滚乐队的吉他手,胡春江却在磁器口这个似乎和摇滚很不搭调的
地方开起了自己的咖啡吧—横街十六号。
在磁器口青年旅社的下面,胡春江的咖啡吧还在紧张地装修。“把那边墙的颜色再刷蓝
一点,以后灯光照上去才好看。”胡春江一边拿着设计图一边指挥着装修。店里除了胡春江在
做指挥外,还有好几个人在告诉装修师傅该怎么装。原来胡春江决定开一家咖啡吧后,不少乐
队的朋友都成了他的后勤部,他们一有空就会来指导装修,就连装修设计图都是乐队的人自
己画的。“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整栋楼几乎都被改装,自己就像亲手盖了一栋楼。”
“绿舟生活馆”的墙面是像海水一样的蓝色,“咖啡吧的基调是以地中海风格为主,但是
里面的装饰却以乡村音乐为主,白天咖啡吧就以经营咖啡和茶为主,大家可以在这里看着江景
安静地品咖啡,晚上这里将又是另外一派景象,咖啡吧摇身转变为乡村民谣音乐的基地。”胡春
江说,他会邀请全国知名的乡村、民谣音乐人,每周都会做一个音乐派对。9月初,在磁器口这个
古老的街道,将会聚集重庆大部分摇滚人士和音乐爱好者,开始一场盛大的音乐派对。
胡春江告诉我们,在国外这样的咖啡吧非常常见,可是在重庆,这种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
咖啡吧却寥寥无几,像他这里这种白天经营咖啡馆、晚上玩音乐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而这些
咖啡吧大部分都在磁器口,却鲜有人知。
这里是爵士人的聚集地
张蕾留着一头干净的短发,一身简单的素花连衣裙,站在柜台前认真地煮着咖啡。一只
猫慵懒地趴在她的脚边打着哈欠,阳光透过阁楼上的玻璃瓦片打在她的侧脸上,一片宁静祥
和。一年前,张蕾在磁器口这个比较安静的小巷里开了这家“普蓝深红”咖啡吧,一栋破烂的
楼房在她的巧手下立刻变了样。
走进“普蓝深红”,就能感受到里面的爵士风,墙壁上贴满了各类爵士画报,还有张蕾手
绘的人像。右手的书架上,摆满了关于爵士的书和碟片。从正前方望过去是用木板做成的小
房子,“房顶”做成的床可以躺下几个人,想象着自己躺在上面,听着音响里放出的爵士音乐,
是何等的享受。房子里面,是用汽车轮胎做成的沙发,沙发的正前方有着电视、影碟机和音
响,顾客可以坐在这里放自己喜欢的碟片,再品上一杯香醇的咖啡。这里的一切布置,都是张
蕾亲制作,即便是一张小小的窗帘布,也是由她自己亲手染色。
“你可以看到店里的主题很明确,我喜欢爵士,所以店里的风格都是以爵士为主,带着
很浓的个人色彩。”
大叔很爱留声机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还没有走进“JAVA爪哇”
这个传说中充满了古典音乐味的咖啡吧,就在门外听到了周旋唱的《夜上海》。“大叔,有人
找。”我们寻着声音找去,却没有看到想象中留着络腮胡、挺着啤酒肚的大叔,而是一个戴着
眼镜,长相斯文的男子。“您好!我叫陶大叔,你们先在旁边坐一下。”说完大叔继续拿起一张
白帕子,认真地擦拭着店里的留声机,而从留声机里传出来的,正是我们之前在门外听到的
《夜上海》。
“我很喜欢古典音乐,特别喜欢唱片从留声机里发出的声音。”陶大叔不是重庆本地人,
却放弃了外地的IT工作,到磁器口开起了自己的咖啡吧。陶大叔的店里,常常会聚集世界各地
喜欢古典音乐的人,而这些人都是冲着陶大叔的唱片来的。
陶大叔有个爱好,就是喜欢收集各种古典音乐的唱片,拿到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用留声
机放唱片,然后坐在一旁静静地听,时不时地跟着哼上几句。闲来没事的时候,陶大叔就会到
各个古董店去淘唱片。“最让我自豪的是从一个古董店淘来的梅兰芳的录音,那家古董店有很
多这样的唱片,连老板自己也不清楚有些什么,于是我只用几块钱就买到了。”陶大叔一边说一
边从自己的书架上抽出几张唱片,《波兰舞曲》、《雪孩子》、《天涯歌女》……这些市面上几乎
已经消失的唱片陶大叔都有收藏,这也成了吸引一些古典音乐爱好者到来的原因。
Tips
1.这些咖啡吧有很明确的主题,如果你是玩古典音乐的,千万别走进摇滚音乐的咖啡吧里,否则你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2.如果你音乐兴趣大发,还想去这种非常有个性的咖啡馆玩上两曲,请选择安静一点的,比如张蕾的店里就常常会来一位弹古筝的朋友。
3.若仅仅想去感受一下那里的环境也行,最低10元钱的消费可以供自己坐上一天,既能听歌还能看碟,累了还可以倒在床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