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嗓音,还是展现心灵?
不少声乐教师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歌唱不是用嗓子,而是用脑子。有些教师甚至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一直练习,而是多考虑如何发出正确的声音。这种教学理念应该说是维系了传统的Bel Canto教学思想的精髓的。
昨天去参加大剧院“与沈洋一起听音乐”的活动,最后自然少不了要聆听声乐作品。他播放了由三位女高音演唱《茶花女》中的《Addio del Passato》,分别是卡拉斯,Netrebko以及Claudia Muzio。卡拉斯唱得缠绵悱恻,戏剧性极其强烈,展现了她一贯的将紧张度和细节完美融合的伎俩。Netrebko的嗓音确实算是有特点的,但她那圆润温暖的嗓音似乎不适合这样的作品,而且整个表演(萨尔茨堡音乐节现场)非常拖沓,让人感觉“威尔第为什么写了那么冗长的无病呻吟?”她把正常的换气都处理成大喘气,似乎在表现Violetta的奄奄一息,但实际上戏份还没有跟上,仅靠喘气只能让人怀疑当时的她体力不支。撇开不值得比较的嗓音条件,这两位Prima Donna在表演功力上天差地别。
最后是上世纪初期英年早逝的女高音Claudia Muzio。她晚年罹患肺病,因此和Violetta有着近似的命运。这个录音正是她的天鹅之歌。疾病使得她在体验角色上高人一等。如果说卡拉斯是展现出了带有自己个性特色的Violetta,而她则像是化为了理想中的那个茶花女,把将死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如此,她所展现出来的细密、柔和的音色完全折服了我。完全没有障碍的声音,这才是抓住了Bel Canto的精髓。
卡拉斯是大家的女神,她是当之无愧的歌剧舞台艺术大师。在演唱方面她也树立了一个无人可以模仿的标杆。昨天的活动现场一位音乐学院的女教师向沈洋提问,卡拉斯的演唱方法科学么?答案的确是不太科学,因为卡拉斯违反了声区一致的基本原则。但这也造就了她作为全能女高音的光辉形象。卡拉斯之成功无法复制,然而她给观众带来的感动,太多太多了。
很显然,卡拉斯违反了Bel Canto的原则,作为一个离经叛道者,不该作为榜样的她最终也成了不少人追随的偶像。隔行如隔山,学习声乐者和声乐爱好者的欣赏角度是不同的,前者追求正确的方法,后者追求动人的效果,似乎很长时间这两者是可以统一的。但是卡拉斯告诉我们,传统而科学的发声方法正在衰亡和失传,现在的男高音已经无法如Tito Schipa一样发出那么柔和而无伤害的声音了。于是,不少学生放弃了科学唱法,而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凭着自己良好的嗓音条件去冲击高音、强音。Villazon就是很好的例子。刚才看了他在2008独唱音乐会上演唱的《理想佳人》,他过多的胸腔共鸣已经影响到了他的嗓音条件,这两年的情形可想而知。
我不赞成Villazon,不是因为他的方法不正确,而是他放弃科学方法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嗓音(或者更清楚地说是喉音),这和卡拉斯以及斯苔芳诺追求的舞台效果和强烈表现力是两码事。Villazon和Netrebko都不是很好的演员,更可怕的是Villazon甚至不想把歌唱好,而是一再挥霍资本。可是相比声乐历史上的那些奇才,他究竟有多少资本可以挥霍呢?
无论是表演导向的歌唱,还是如老一辈大师钟情于歌唱技法的演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打动人心,与听众追求高尚与美好的心灵达成高度的共鸣,这才是声乐表演得最高境界。温可铮曾经说:”我一天不练声自己知道,一周不练声周围人知道,一个月不练声,所有的观众都知道了。“我看,这里的”练声“全部改成”思考“,才能成为走上歌唱道路的箴言。
昨天去参加大剧院“与沈洋一起听音乐”的活动,最后自然少不了要聆听声乐作品。他播放了由三位女高音演唱《茶花女》中的《Addio del Passato》,分别是卡拉斯,Netrebko以及Claudia Muzio。卡拉斯唱得缠绵悱恻,戏剧性极其强烈,展现了她一贯的将紧张度和细节完美融合的伎俩。Netrebko的嗓音确实算是有特点的,但她那圆润温暖的嗓音似乎不适合这样的作品,而且整个表演(萨尔茨堡音乐节现场)非常拖沓,让人感觉“威尔第为什么写了那么冗长的无病呻吟?”她把正常的换气都处理成大喘气,似乎在表现Violetta的奄奄一息,但实际上戏份还没有跟上,仅靠喘气只能让人怀疑当时的她体力不支。撇开不值得比较的嗓音条件,这两位Prima Donna在表演功力上天差地别。
最后是上世纪初期英年早逝的女高音Claudia Muzio。她晚年罹患肺病,因此和Violetta有着近似的命运。这个录音正是她的天鹅之歌。疾病使得她在体验角色上高人一等。如果说卡拉斯是展现出了带有自己个性特色的Violetta,而她则像是化为了理想中的那个茶花女,把将死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如此,她所展现出来的细密、柔和的音色完全折服了我。完全没有障碍的声音,这才是抓住了Bel Canto的精髓。
卡拉斯是大家的女神,她是当之无愧的歌剧舞台艺术大师。在演唱方面她也树立了一个无人可以模仿的标杆。昨天的活动现场一位音乐学院的女教师向沈洋提问,卡拉斯的演唱方法科学么?答案的确是不太科学,因为卡拉斯违反了声区一致的基本原则。但这也造就了她作为全能女高音的光辉形象。卡拉斯之成功无法复制,然而她给观众带来的感动,太多太多了。
很显然,卡拉斯违反了Bel Canto的原则,作为一个离经叛道者,不该作为榜样的她最终也成了不少人追随的偶像。隔行如隔山,学习声乐者和声乐爱好者的欣赏角度是不同的,前者追求正确的方法,后者追求动人的效果,似乎很长时间这两者是可以统一的。但是卡拉斯告诉我们,传统而科学的发声方法正在衰亡和失传,现在的男高音已经无法如Tito Schipa一样发出那么柔和而无伤害的声音了。于是,不少学生放弃了科学唱法,而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凭着自己良好的嗓音条件去冲击高音、强音。Villazon就是很好的例子。刚才看了他在2008独唱音乐会上演唱的《理想佳人》,他过多的胸腔共鸣已经影响到了他的嗓音条件,这两年的情形可想而知。
我不赞成Villazon,不是因为他的方法不正确,而是他放弃科学方法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嗓音(或者更清楚地说是喉音),这和卡拉斯以及斯苔芳诺追求的舞台效果和强烈表现力是两码事。Villazon和Netrebko都不是很好的演员,更可怕的是Villazon甚至不想把歌唱好,而是一再挥霍资本。可是相比声乐历史上的那些奇才,他究竟有多少资本可以挥霍呢?
无论是表演导向的歌唱,还是如老一辈大师钟情于歌唱技法的演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打动人心,与听众追求高尚与美好的心灵达成高度的共鸣,这才是声乐表演得最高境界。温可铮曾经说:”我一天不练声自己知道,一周不练声周围人知道,一个月不练声,所有的观众都知道了。“我看,这里的”练声“全部改成”思考“,才能成为走上歌唱道路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