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定
怎么就松懈了。没几天的。还没过几天呢。不是非常投入,还是有些提不起劲来。我不知怎么办。心里时不时有困惑,该是这样的吗?我好像浪费太多时间了。没有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就是这样,痛苦的还是自己。
昨天看了点朱天心的《击壤歌》。我喜欢她的。但是当我看到她的爱情,我心里疼得变成一片废墟,荒凉凉的。我很害怕。
她提到的《男欢女爱》,其实也就是他们爱情的样子。从友情到爱情,两者可以并存。好像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爱情。可是我常常觉得累,并不喜欢。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里面那英说了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像缺钙一样缺少爱情”。
昨天认真看了《千与千寻》,真是的,一直拖到现在才看。老早老早以前就知道它,常常看着它,知道它的好,就是缺少冲动。我觉得自己有时候实在很奇怪。昨天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其实可能是因为想看《借东西的阿丽埃蒂》吧。我在杂志上看到一幅画面,马上就喜欢上那种感觉,让我想起《拇指姑娘》,小小的人儿。我记得我以前看过《侧耳倾听》,很喜欢的,里面的小细节,那个猫伯爵,那些小径,从高处一直往下的细高台阶,干干净净,清清洁洁。
有许多好电影,有时候看都看不赢(这里是方言用法)。特别是现在,看电影很花时间的,好像也挺奢侈的。其实就像我现在这样,一大早待在电脑前写这个,就是挺奢侈的一件事。豆瓣电台跳到陈奕迅的《不如不见》,有时候挺喜欢他,有时候不。
这两天一直纠结在一个叫“小胖”的不是朋友的人送的一支四色彩笔上。说是送,不如说是我太喜欢了,抢过来的。可是我一直找不到有卖它的地方,可是我跟那人并不熟,我不知道该不该开口问。其实一支可以用很久了,但是我很贪心,对于自己喜欢的,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我天天用着这彩笔,心里常有舍不得的感觉,就好像一本好书,舍不得看完,于是慢慢看,慢慢看,要拖好久才看完,这不知道是好事还是不好。
喜欢一样的东西的时候,常常温情地用手摩挲它,心里的温柔泛滥成一片。
昨天还看了王力的《汉语史稿》,是关于词头与词尾的部分。从古自今,演变发展,我是很喜欢王力写的东西,特别亲切易懂。里面有许多很棒的例子,我都会写下来,慢慢体会,觉得上古与中古时期的人们怎么都那么清洁从容,也许记忆里的东西,或者是历史里的东西,因为是过去的,所以常常就变成玫瑰色的,甜蜜忧伤。所以我喜欢看有历史的东西吧,并且会将它变成心里想要的样子,温情的。
傍晚回来宿舍,舍友赠一把米给我。说来好玩,因为她与朋友有约,所以之前浸的米就给我了,我端着洁白的大米,觉得特别古意。现在大米不是什么稀罕物,我却很喜欢。我喜欢大米以及大米做出的东西,反而不喜欢小麦的。大米浆的锅边(闽南是鼎边糊),大米浆做出的米粉,以及我们那个小镇上特有的两种面,特别适合小孩子吃,柔柔软软的,美味极了。从小吃到大的人,知道里面有一种家的感觉。每次我一吃,我就清楚意识到我在家了,于是心就安定了。
昨天看了点朱天心的《击壤歌》。我喜欢她的。但是当我看到她的爱情,我心里疼得变成一片废墟,荒凉凉的。我很害怕。
她提到的《男欢女爱》,其实也就是他们爱情的样子。从友情到爱情,两者可以并存。好像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爱情。可是我常常觉得累,并不喜欢。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里面那英说了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像缺钙一样缺少爱情”。
昨天认真看了《千与千寻》,真是的,一直拖到现在才看。老早老早以前就知道它,常常看着它,知道它的好,就是缺少冲动。我觉得自己有时候实在很奇怪。昨天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其实可能是因为想看《借东西的阿丽埃蒂》吧。我在杂志上看到一幅画面,马上就喜欢上那种感觉,让我想起《拇指姑娘》,小小的人儿。我记得我以前看过《侧耳倾听》,很喜欢的,里面的小细节,那个猫伯爵,那些小径,从高处一直往下的细高台阶,干干净净,清清洁洁。
有许多好电影,有时候看都看不赢(这里是方言用法)。特别是现在,看电影很花时间的,好像也挺奢侈的。其实就像我现在这样,一大早待在电脑前写这个,就是挺奢侈的一件事。豆瓣电台跳到陈奕迅的《不如不见》,有时候挺喜欢他,有时候不。
这两天一直纠结在一个叫“小胖”的不是朋友的人送的一支四色彩笔上。说是送,不如说是我太喜欢了,抢过来的。可是我一直找不到有卖它的地方,可是我跟那人并不熟,我不知道该不该开口问。其实一支可以用很久了,但是我很贪心,对于自己喜欢的,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我天天用着这彩笔,心里常有舍不得的感觉,就好像一本好书,舍不得看完,于是慢慢看,慢慢看,要拖好久才看完,这不知道是好事还是不好。
喜欢一样的东西的时候,常常温情地用手摩挲它,心里的温柔泛滥成一片。
昨天还看了王力的《汉语史稿》,是关于词头与词尾的部分。从古自今,演变发展,我是很喜欢王力写的东西,特别亲切易懂。里面有许多很棒的例子,我都会写下来,慢慢体会,觉得上古与中古时期的人们怎么都那么清洁从容,也许记忆里的东西,或者是历史里的东西,因为是过去的,所以常常就变成玫瑰色的,甜蜜忧伤。所以我喜欢看有历史的东西吧,并且会将它变成心里想要的样子,温情的。
傍晚回来宿舍,舍友赠一把米给我。说来好玩,因为她与朋友有约,所以之前浸的米就给我了,我端着洁白的大米,觉得特别古意。现在大米不是什么稀罕物,我却很喜欢。我喜欢大米以及大米做出的东西,反而不喜欢小麦的。大米浆的锅边(闽南是鼎边糊),大米浆做出的米粉,以及我们那个小镇上特有的两种面,特别适合小孩子吃,柔柔软软的,美味极了。从小吃到大的人,知道里面有一种家的感觉。每次我一吃,我就清楚意识到我在家了,于是心就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