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歌话树情(上、下)
(原作于2007年10月) 《古今诗歌话树情(上):古诗中的树》

大家都知道龙崇拜,知道我们是龙的传人。但还知道我们也是树木的子民么?《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也即,远古的时候,中华的一脉栖于树。在四川平原上近五千年前的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巨大青铜树,栖九乌,考据的人们引述中国古老传说“日出于扶桑,栖于若木”,认为她是若木。巨大的青铜树象征了中国先民太阳崇拜、鸟图腾和树木崇拜的集成。我两次到成都,只在金沙遗址见到了一颗巨大的古木,但都没有机会到离成都不远的三星堆遗址,期待非常,希望不远的将来能有机会。此外,蒙古族对树木的崇拜非常古老,比如西蒙古四卫拉特之一的绰罗斯部、准格尔部就有他们祖先出于树木的神话。 除去古老的传说和神话,在中国古文人的精神世界里,树和寂寞淡定的人格、高洁深邃的审美直接关联。索例如下: 清 袁枚《大树》云: 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 叶落每横千亩田,花开曾作六朝香。 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奇树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棠。 北宋 梅尧臣《东溪》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 明张庸《梅》:千年老干屈如铁 一夜东风都作花 唐 杜甫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古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闭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唐 李白 《南轩松》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清 郑板桥 《松》 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另外,清初大儒顾炎武有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所述之意壮心不已,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如果哪位朋友的家属刚刚退休,不妨送他这两句。配发翻拍唐诗画。


《古今诗歌话树情(下):现代的歌咏》 因为博文篇幅的限制,早春树林《古今诗歌话树情》一则分上下两个部分,虽一起贴出,但分述古今关于树木的诗歌,下篇讲现代诗歌中的树。 现代诗我涉猎不多,倒是有一首歌曲非常好,好象喜欢的人也不是很多,我却非常中意,那是张雨生的《一棵秋天的树》。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稀少的叶片显得有些孤独 偶尔燕子会飞到我的肩上 用歌声描述这世界的匆促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枯瘦的技干少有人来停驻 曾有对恋人在我胸膛刻字 我弯不下腰无法看清楚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时时仰望天等待春风吹拂 但是季节不曾为我赶路 我很有耐心不与命运追逐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安安静静守著小小疆土 眼前的繁华我从不羡慕 因为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 (* 点击这里收听词曲)

在大学的时候,对于爱情是什么还懵懵懂懂的时候,读到过一首很好的诗《致橡树》。 《如果我爱你 — 致橡树》舒婷作 如果我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爱情,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如果我爱你。今日重读,还是感慨万千,而已经世事的我们,能够理解更多。 谨以这些文字和情感献给我远方的爱人。本文配发2007年拍摄的旷野上的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