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故事
《毛球》
那天是周五,下班后跟个姑娘约在方家胡同的一个云南菜馆,点了几个酸酸臭臭的菜,度数不低的青梅酒,她说,我听,濒临解体的恋爱关系,家人干涉的原因,很难说是吃的有滋有味的一顿饭。
送姑娘到了地铁站我一个人慢慢溜达溜达回交道口的家,夏夜,有点小风,胡同里路灯惨白,我边走边看自己一会儿拉长一会儿缩短的影子,不时有猫窜过,夜里的猫和白天的猫仿佛是两种动物。胃里沉甸甸的,她传递过来的负能量还在我身体里,“得得,这样下去,岂不成了宋山木。”我对自己摇了摇头。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成了妇女之友,身边的姑娘,单身的,有男朋友的,已婚的,拉拉,都跑来向我倾吐心事。“哎,陪我出去喝一杯吧”“一起吃个饭吧”,我不太会说“不”,因此每个周末都有安排,同事一度认为我是个花花公子,经常接到各色女人的电话,事实上呢,适龄单身直男的事实被姑娘们直接无视了,她们放心的在我面前喝醉,倒在我肩头哭 , 跑到我家恳切的夜谈,甚至她们的男朋友都对我颇有好感而毫无妒意,听说她们跟我约会,有时候开车把姑娘送过来,还跟我寒暄两句,莫名其妙。
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在小酒吧,咖啡店,小饭馆,马路边,我默默的听她们的诉说。
“我跟你说,我们头,那个老女人,自己加班也不让我下班,老公比她大八岁,难怪到现在也生不出孩子!”
“你说他到底什么意思,那天从喝完大酒,我把他送到楼下,他亲了一下我的额头,没下文儿了”
“她见了男人贱兮兮的这倒也没什么,我就是见不得别的女的拔我的尖儿,她想让我们都听她的,切!”
“你觉得我的小说写的怎么样?你给看看!”
“我妈就是想逼死我,都给我介绍的什么人啊,西服配旅游鞋,再也不去相亲了!”
“我觉得我跟他没戏了,我们是两种人”
女孩们的心事林林总总,听的时候我愈发的感觉到这是群何等自欺欺人口是心非思维奇特的生物。
单纯的哼哼哈哈是会引起女同志们的愤恨,需要给与适度的回应, “听人诉说需要给出许多中性意见,别太左,让人跟你断绝往来,别太右,推人进火坑”,后来我意识到,意见不重要,姑娘们只要倾吐出来就可以了,至于意见么,陪女生逛过商场的都知道,她问你:“这件好看么?”时,其实想买哪件早就有数了。我只需做出一副听的样子,说一些泛泛之谈就可以“不好说啊”“你自己怎么想的呢”“还得看”“顺其自然吧”。
姑娘们乐于向我倾诉的另一个原因恐怕是因为我不会把这些事情说出去,这点她们心里有数。总之就是树洞。尽量自己消化别人告诉给我的东西是人生原则之一,其他的人生原则,能认真做到的只有三个:拜年短信不群发,做菜不放味精,小强填字不用搜索引擎。
开始的时候,当倾吐得差不多了,有的姑娘会问我:“你最近怎么样?”我正要回答,看到对方正急不可耐的猛吃几口饭(刚才一直在说),或者皱起眉头点上根烟,我意识到这不过是礼貌性提问,理想的答案是:“挺好的”。如此这般,这句话后来也被省略了,有时我会想她们没耐心倾听呢,可我逐渐意识到,问题在我,是我不想说,只想自己消化,可能压根就认为没有意义,关闭交流的门的不是她们,是我自己。
走着走着,忽然想喝啤酒想的不行,瓶子上挂着冷凝水的啤酒,我找到家还开着灯的小卖部。
“来瓶普京”
“在这儿喝么?”
“在这儿喝”
我坐在小卖部的台阶上把一整瓶冰凉的啤酒灌进胃袋。
回到家里,我把身上的衣服拔下来,冲了个澡,从冰箱里拿出前一天剩下的西瓜用勺崴着吃,看到还冰着一罐青岛,顺手拉开拉环喝了起来,第二罐啤酒总是每第一罐来的爽。喝到一半,突然胃里一阵翻腾,有点儿要吐,我急忙捂住嘴,往厕所跑,没到厕所就冲口而出,“嗝~~~”,只打了个大大的嗝儿,手从嘴上拿开时,手心里多了个东西,仔细一看,竟然是个毛球...
拿到台灯下看,毛球樱桃大小,水泥色,一堆粗粗的看不出是什么的毛缠绕在一起,手感不错,捏一捏还有弹性,奇怪的是干干的,没有沾着胃液,似乎是从嗓子眼儿里直接蹦出来的。
仔细想了想当天的食谱,早上鸡蛋灌饼,中午酱爆鸡丁盖饭,晚上云南菜,哪样也没有带毛的可能性嘛,懒得花心思像这怪东西,我随手把它扔进了烟灰缸。这工夫,胃里沉甸甸的感觉消失了,呕吐感也没有了。我美滋滋的把剩下半罐青岛喝干后睡了。
吐毛球的第二天是周末,一直睡到了十点,醒来时平时像什么东西箍住脑袋的混沌感不翼而飞,我洗漱一番,出门赶赴和另一个姑娘的约会,我们在五道营的一个小咖啡馆里混了一下午,她绘声绘色的讲述了单位的几位中年极品的轶事,我不失时机加以点评,一捧一逗,都很开心。傍晚和姑娘分手后,回家弄了麻酱面吃,快手快脚的洗完碗,趴在床上挑上周下载了没看的电影看。看的昏昏欲睡之际,一个响亮的嗝儿冲口而出,“嗝~~~”,“啪嗒”一声,什么东西掉在了床上。不用说,还是毛球。看来和喝酒没什么关系。
我把毛球捧在手上,从烟灰缸里捡起之前那个放到一起,这对儿东西看起来简直像什么小动物的蛋蛋,“究竟怎么回事?又不是猫,吐什么毛球啊!”我自言自语道。
转过头来一周,再也没吐过毛球,周末,和个困扰在和男同事暧昧关系的姑娘见面当晚,我得到了第三只小毛球。
后来成了惯例,约会,倾听,吐毛球,倒没有多难受,打个嗝儿罢了,自然而然的 就出来了,也没去医院,也没告诉任何人,我想那只是自身消化不了的什么东西
吐毛球以后,周围人说我开朗了,“阳光了”,慢慢也有姑娘凑上来表达了对我的好感(不是对树洞的),看来不是什么坏事嘛!
至于那些毛球,我找了个大大的透明玻璃瓶把它们装了进去,摆在家里显眼的位置,俨然现代艺术品,来家的朋友经常问起。
“真可爱啊!装的什么东西这是?”
“安哥拉兔毛”
“哪儿买的呀?”
“宜家”
“宜家哪儿啊?”
“二层家居装饰,卖画框的附近,仔细找。”
那天是周五,下班后跟个姑娘约在方家胡同的一个云南菜馆,点了几个酸酸臭臭的菜,度数不低的青梅酒,她说,我听,濒临解体的恋爱关系,家人干涉的原因,很难说是吃的有滋有味的一顿饭。
送姑娘到了地铁站我一个人慢慢溜达溜达回交道口的家,夏夜,有点小风,胡同里路灯惨白,我边走边看自己一会儿拉长一会儿缩短的影子,不时有猫窜过,夜里的猫和白天的猫仿佛是两种动物。胃里沉甸甸的,她传递过来的负能量还在我身体里,“得得,这样下去,岂不成了宋山木。”我对自己摇了摇头。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成了妇女之友,身边的姑娘,单身的,有男朋友的,已婚的,拉拉,都跑来向我倾吐心事。“哎,陪我出去喝一杯吧”“一起吃个饭吧”,我不太会说“不”,因此每个周末都有安排,同事一度认为我是个花花公子,经常接到各色女人的电话,事实上呢,适龄单身直男的事实被姑娘们直接无视了,她们放心的在我面前喝醉,倒在我肩头哭 , 跑到我家恳切的夜谈,甚至她们的男朋友都对我颇有好感而毫无妒意,听说她们跟我约会,有时候开车把姑娘送过来,还跟我寒暄两句,莫名其妙。
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在小酒吧,咖啡店,小饭馆,马路边,我默默的听她们的诉说。
“我跟你说,我们头,那个老女人,自己加班也不让我下班,老公比她大八岁,难怪到现在也生不出孩子!”
“你说他到底什么意思,那天从喝完大酒,我把他送到楼下,他亲了一下我的额头,没下文儿了”
“她见了男人贱兮兮的这倒也没什么,我就是见不得别的女的拔我的尖儿,她想让我们都听她的,切!”
“你觉得我的小说写的怎么样?你给看看!”
“我妈就是想逼死我,都给我介绍的什么人啊,西服配旅游鞋,再也不去相亲了!”
“我觉得我跟他没戏了,我们是两种人”
女孩们的心事林林总总,听的时候我愈发的感觉到这是群何等自欺欺人口是心非思维奇特的生物。
单纯的哼哼哈哈是会引起女同志们的愤恨,需要给与适度的回应, “听人诉说需要给出许多中性意见,别太左,让人跟你断绝往来,别太右,推人进火坑”,后来我意识到,意见不重要,姑娘们只要倾吐出来就可以了,至于意见么,陪女生逛过商场的都知道,她问你:“这件好看么?”时,其实想买哪件早就有数了。我只需做出一副听的样子,说一些泛泛之谈就可以“不好说啊”“你自己怎么想的呢”“还得看”“顺其自然吧”。
姑娘们乐于向我倾诉的另一个原因恐怕是因为我不会把这些事情说出去,这点她们心里有数。总之就是树洞。尽量自己消化别人告诉给我的东西是人生原则之一,其他的人生原则,能认真做到的只有三个:拜年短信不群发,做菜不放味精,小强填字不用搜索引擎。
开始的时候,当倾吐得差不多了,有的姑娘会问我:“你最近怎么样?”我正要回答,看到对方正急不可耐的猛吃几口饭(刚才一直在说),或者皱起眉头点上根烟,我意识到这不过是礼貌性提问,理想的答案是:“挺好的”。如此这般,这句话后来也被省略了,有时我会想她们没耐心倾听呢,可我逐渐意识到,问题在我,是我不想说,只想自己消化,可能压根就认为没有意义,关闭交流的门的不是她们,是我自己。
走着走着,忽然想喝啤酒想的不行,瓶子上挂着冷凝水的啤酒,我找到家还开着灯的小卖部。
“来瓶普京”
“在这儿喝么?”
“在这儿喝”
我坐在小卖部的台阶上把一整瓶冰凉的啤酒灌进胃袋。
回到家里,我把身上的衣服拔下来,冲了个澡,从冰箱里拿出前一天剩下的西瓜用勺崴着吃,看到还冰着一罐青岛,顺手拉开拉环喝了起来,第二罐啤酒总是每第一罐来的爽。喝到一半,突然胃里一阵翻腾,有点儿要吐,我急忙捂住嘴,往厕所跑,没到厕所就冲口而出,“嗝~~~”,只打了个大大的嗝儿,手从嘴上拿开时,手心里多了个东西,仔细一看,竟然是个毛球...
拿到台灯下看,毛球樱桃大小,水泥色,一堆粗粗的看不出是什么的毛缠绕在一起,手感不错,捏一捏还有弹性,奇怪的是干干的,没有沾着胃液,似乎是从嗓子眼儿里直接蹦出来的。
仔细想了想当天的食谱,早上鸡蛋灌饼,中午酱爆鸡丁盖饭,晚上云南菜,哪样也没有带毛的可能性嘛,懒得花心思像这怪东西,我随手把它扔进了烟灰缸。这工夫,胃里沉甸甸的感觉消失了,呕吐感也没有了。我美滋滋的把剩下半罐青岛喝干后睡了。
吐毛球的第二天是周末,一直睡到了十点,醒来时平时像什么东西箍住脑袋的混沌感不翼而飞,我洗漱一番,出门赶赴和另一个姑娘的约会,我们在五道营的一个小咖啡馆里混了一下午,她绘声绘色的讲述了单位的几位中年极品的轶事,我不失时机加以点评,一捧一逗,都很开心。傍晚和姑娘分手后,回家弄了麻酱面吃,快手快脚的洗完碗,趴在床上挑上周下载了没看的电影看。看的昏昏欲睡之际,一个响亮的嗝儿冲口而出,“嗝~~~”,“啪嗒”一声,什么东西掉在了床上。不用说,还是毛球。看来和喝酒没什么关系。
我把毛球捧在手上,从烟灰缸里捡起之前那个放到一起,这对儿东西看起来简直像什么小动物的蛋蛋,“究竟怎么回事?又不是猫,吐什么毛球啊!”我自言自语道。
转过头来一周,再也没吐过毛球,周末,和个困扰在和男同事暧昧关系的姑娘见面当晚,我得到了第三只小毛球。
后来成了惯例,约会,倾听,吐毛球,倒没有多难受,打个嗝儿罢了,自然而然的 就出来了,也没去医院,也没告诉任何人,我想那只是自身消化不了的什么东西
吐毛球以后,周围人说我开朗了,“阳光了”,慢慢也有姑娘凑上来表达了对我的好感(不是对树洞的),看来不是什么坏事嘛!
至于那些毛球,我找了个大大的透明玻璃瓶把它们装了进去,摆在家里显眼的位置,俨然现代艺术品,来家的朋友经常问起。
“真可爱啊!装的什么东西这是?”
“安哥拉兔毛”
“哪儿买的呀?”
“宜家”
“宜家哪儿啊?”
“二层家居装饰,卖画框的附近,仔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