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粥
粥,实是最最稀松平常的食物,简单到多放些水便能煮成一锅粥。古人也说“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古时穷人们人多米少,多放点水也就将就一顿。 再简单的食材到了中国人手里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做成一顿丰盛的佳肴。单吃白粥,未免口淡,但是粥里加些东西,那就又是一番别样洞天。据说,宋代记载的粥便是种类繁多。普通的便有豆粥,皮蛋瘦肉粥;再复杂一点便是山药粥,梅粥和菊苗粥。 粥于中国人而言,普通却又亲切。普通到家家户户都可以操弄,随时做随时吃。随意搭配诸般菜品,或是辣萝卜酸菜豆干花生米,或是鸡鸭鱼肉,无一不可。亲切之处,毫无门户之见。上得了豪门夜宴,也下得了平常百姓家。大部分情况下,反而是那大排档的粥赛过五星酒店。街边的大排档,没有那许多繁文缛节。吃起来随性也轻松,无拘无束。小小一碗粥,却也是最能吃出生活原来的味道。 南方人爱食粥,尤以广东人为甚。粥的花样也是粤地最为繁杂,艇仔粥,状元及第粥等等。这其中,我便最爱艇仔粥。艇仔粥是广州著名小吃,据老辈人说这原是荔枝湾河上水上人家就地取材用来果腹的食物。以新鲜的小虾、鱼片、葱花、蛋丝、海蛰、花生仁等为原料,煮粥手法也按滚粥冲烫粥料,立即冲滚、稍后品尝。端上来,轻轻吹去粥上滚滚热气,芳香扑鼻,入口香甜,润滑软绵,舌尖好似也变得无比柔顺。呼呼地一碗下肚,擦去额头的细细汗珠。满足地大声招呼“再来一碗!”吃粥也吃出这等豪气,却是少见。 食粥早中晚皆可,我认为最佳的是当做宵夜。或是加班晚归或是在外胡吃海喝之后。夜深之时,进的一家粥店。最好是安静于街角之处,远离主干道的车水马龙。择一靠窗之位,点一碗粥,皮蛋瘦肉粥亦可,绿豆粥亦可,白粥也可。再要三五小菜。清淡的白粥小菜,细嚼慢咽,远胜那许多油腻之物,顺带给肠胃减减油。一边食粥,一边人也安宁下来。这宵夜切莫群吃,怕坏了这难得的片刻安静。最宜是一个人独自品尝——没有觥筹交错,没有山珍海味,没有声色犬马,有的只是一个人独处的安宁。慢慢的吃粥,暂时淡忘语言,暂时舍弃社交,繁忙的种种也就暂时抛诸脑后。这一刻,面前这碗粥如此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