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2025第二季)
2025第二季,正是四五六月,天高气爽,温暖怡人,草长莺飞,肆意生长的季节,真是读书的好时节。
盘点本季度看完的书,数量不少,看完21本书。有些书断断续续看了许久,终于在本季度读完结案。读书拖延是种常见病,源头可能要怪自己买书太多,好书太多,都想看看,而不得束之高阁。本季度买书也不少,也有21套书。正好是恰逢423读书节和618促销节,尽管家里的书架已经被书籍塞满了,但买书总会找出理由来,书到了总会找出空间来。人就是这样,总要找个借口,让自己的行为合乎逻辑,然后心安理得去实施。
最近,对读书制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天看书50页,基本是每天一个小时看书。一个月试行下来,大部分时间都能完成。这样就可以保证每周读完一本书。人总是要有目标感和节奏感,有目标就明确自己的行为,有节奏就是每天打卡,确保行为得以规范。人之本性,好逸恶劳。人之德性,克己守礼。
五星
1,《格局》,王志纲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类别:励志成长。
简评:这本书十分接地气,很中国化,讲得内容也适合我们的国情。王志纲是中国著名的战略咨询专家,也是中国本土战略咨询的开创人和领军人。作者从自身的经历经验出发,对格局进行分解剖析,教导我们如何实现大格局。作者的许多观点,我都很认同。比如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比如阅万卷书,行万里书,历万般事,阅万千人。作者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风风雨雨,有大视野,见过大世面,做过大项目,操盘无数,其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智慧都令人佩服。这本书写透了格局。要知道何为格局要想如何提升格局,看这本书就足够了。
2,《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 [日]北康利 著,曹寓刚、刘梅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年。类别:商业管理。
简评:这是一本稻盛和夫的人生传记,内容得到了稻盛和夫本人的认可。这是一本非常好读的书,我曾经看过稻盛和夫写的《活法》,内容记不清楚了,只是感觉没有什么收获。这本书讲述了稻盛和夫从小时成长、读书学习到创立京瓷,建立KDDI,重建日航的历程,通过稻盛和夫的故事阐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商业管理方法。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极度认真,这是他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最本质的哲学。事业能否成功只靠极度认真是可能性不大的,但是在极度认真的过程中,无论成功与失败,都问心无愧,何况认真的过程中会收获满满。日本工商界流传一句话:现场有神灵。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创意从哪里来》,[美]奥斯丁·克莱恩著,刘晗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年。类别:励志成长。
简评:这本薄薄的小书打破了人们对创意的畏惧与迷思。创意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创意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鉴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人人都可以有创意。这本书只要花一个小时就可以看完,但可以给我们带来积极乐观的思想和方法。作者告诉我们用十个方法来提高创意的能量和产出。这些方法具体且能加以践行,我想每个有志于创作的人都可以参考借鉴。这10个方法就是:借鉴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家从中寻找灵感;创作就是认识自我的过程,行动吧;写一本自己喜欢的想读的书;用手工制作发现更多的灵感;发展副业和兴趣爱好;工作中精耕细作并分享;互联网时代没有距离的问题;与人为善,创作就是连接;有规律的生活工作和创作;创意就是做减法,有舍有得。
4,《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著,黄群、许关强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0年。类别:传记。
简评:这本书有700页,4厘米多高,也是我名副其实的“枕头书”。这本书放在我办公桌上半年多时间终于看完了,主要作用是午休时用来做我的枕头。这本阿西莫夫自传其实非常容易阅读,文字语言流畅,富有口语化的特点。阿西莫夫在晚年写这本书时用的方式与他之前两本自传不一样,这本书是由一串串主题鲜明的文章集合起来的,回顾了阿西莫夫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讲述了他的读书生涯,第一段婚姻的前后故事,科幻小说的写作,科幻这个行业的发展与相关人物。文章真实且坦诚,写了不少他的心理活动和糗事,所以故事显得很有代入感。阿西莫夫是个天才,过目不忘,一生的著作超过500本,创作力非常惊人,可以说是古往今来著述最多的人之一。而且他的著作论述领域跨度范围很广,从文学、科幻、科普、历史、生物和化学等等。阿西莫夫也有一些人性的弱点,比如讨厌旅行,害怕坐飞机,喜欢漂亮女子。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写作的文字可以坦诚情真意切,就像有人在耳边轻声过往一样,语言通俗有趣幽默,不经意间几个小时过去了而不知。
四星
5,《让人生无忧》,林清玄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类别:散文。
简评:林清玄的散文是以佛学思想为特色,文字优美,充满佛理禅机。其内容以佛教思想或故事为主线,娓娓道来,解忧劝善。以前有段时间特别风行他的作品。现如今再看,我感觉更平易近人一些。我比较喜欢林清玄以他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经验讲述的故事,比佛学更为生动和贴切。修禅静坐沉思是当今人们很难做到的一件事,距离我们有些遥远,其中的机锋与顿悟更是难以收获。我想每个人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已经胜过禅修打坐了。
6,《 读书与藏书:27位文化名家的私人阅读史》,绿茶著,北京联合出版社,2023年。类别:散文。
简评:这本书对于喜爱读书的人以及想要做研究的人来说都值得一读。我们可以从27位名家的书房和访谈中看到他们怎样选择书籍怎样阅读,更能学到如何对一些主题和领域进行研究。喜欢读书的人,看看别人怎么读书怎么研究很有启发。看看名家们的书房,也感觉自己的书房书还不够多,更让人羞愧的是,书我还是读得太少了。此外,读书有功利心是好事,这让我们对读书更用心更使力。读书也要有闲散心,不能完全被书籍所束缚了。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想这是一种美好的生活!
7,《陶渊明传论(增订本)》,李长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 类别:诗歌。
简评:诗歌是诗人的作品。我们喜爱诗歌,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去理解。然而,要真正了解一个诗人的整体作品或者其代表作,必须回归到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去理解诗歌产生的背景。通过这本书,我才较为深刻了解了陶渊明作品文字后面的心灵世界。只能说,我以前读《陶渊明选集》显然没有读懂。这次因为要读《陶渊明集笺注》,而读到这本关于陶渊明传记和作品评论的书,真是幸事。陶渊明的作品有一股巨大的平淡的孤寂感,他经历了晋朝灭亡、农民起义(孙恩起义)、恒玄称帝失败和刘裕立宋等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他的归隐田园,一半是务农的穷苦境地,一半是政治军事的萧杀凛冽,其底色是陶渊明自身本具有隐士的风范。否则不至于人近中年才参与仕途。陶渊明的诗文省净畅晓,淡泊中自有回味,安贫乐道而个性自由,千古传诵至今绵绵不绝。
8,《夹缝中的总督: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局》,鞠海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 类别:历史。
简评:曾国藩的人生历程,有许多详实的资料,我们基本可以了解清楚。这本书的特点是角度新颖,关注点切合了当代人的焦虑感。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困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这本书是写曾国藩面对生死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终成就的五个阶段。近两百年风云已散,时代已经斗转星移,但不论何时,个体命运的无常以及对生命波澜起伏的应对,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对策和最优解决方案。我们是在与生活缠斗,更是与自己针锋相对,历史带给我们丰富的经验和案例,值得我们研究学习。也许,我们能从中收获一些答案。
9,《曾文正公全集:年谱》(16),黎庶昌 编 李瀚章 审订 ,北京日报出版公司,2014年。 类别:历史。
简评:一个人的历史能够浓缩成一本书,不知道是令人感到荣耀还是令人感伤?!每个人一生的历程肯定是远远大于一本书。我们从书中看到的,是片断瞬间,是事后回顾总结。可是,我们只能做自己,不能去过另外一个人的一生。看完曾国藩年谱,我们仿佛代入他一生的征程,我们与他同呼吸共命运。但我们又时刻提醒自己处于一新时代,是超脱了他所处的时代,这种上帝视角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优越感,我们发现人类面临的困境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本质却往往相似。读一个人的年谱,这种读书方法和经验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10,《神们自己》,[美]艾萨克・阿西莫夫著,崔正男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年。类别:科幻小说。
简评: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小说了,特别是科幻小说。少年时代,我是个科幻迷。《科幻世界》杂志是我的最爱,每期必看。科学幻想是跨越时空对宏大的人类和宇宙进行史诗般的叙述。它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如果想要知道人类的极限在哪里。我想科幻小说是人类想象的顶峰。这部阿西莫夫的杰出作品令人叹为观止。小说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故事,先是地球上人们发现电子通道的故事,其次是平行世界的社会及其电子通道的故事,这部分极为精彩,融合了侦探小说的写法,转折让人惊奇佩服,最后是讲述月球上的人们通过宇宙蛋解决世界爆炸的威胁。小说情节紧凑又是百转千回,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这本小说包揽了世界级科幻最高荣耀星云奖、雨果奖和轨迹奖。看完之后,你会感觉实至名归。
11,《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南门太守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24年。类别:历史。
简评:这本书是“星汉灿烂三国史”丛书的第一部。我们对三国历史看似耳熟能详,其实这都是《三国演义》及其影视剧带给我们演义史,并非是三国正史,这里面偏差很多。如果要深入了解或者研究三国历史,还是要看正史。这本书讲的是184年到189年东汉末年从黄巾起义到董卓窃权的五年历史发展状况。黄巾起义是东汉黑暗政治、社会矛盾尖锐和土地兼并等天灾人祸各种因素激烈冲突的产物。东汉王朝是一个畸形王朝,皇帝常常是个儿童,皇权因此旁落,权力结构失去制衡。政治上外戚、宦官和党人三股政治势力斗争激烈,常常斗得你死我和的结果。经济上凋敝和边疆的不稳定更是火山浇油。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外戚的代表何进的势力被清洗一空,宦官也没有幸免,党人以为是胜利者,却被借来的刀董卓给伤到了。东汉王朝被北凉的军事集团董卓暂时把控,而作为党人的代表袁绍却是帝国没落的幕后黑手。董卓的失败也是注定的,因为他在权力斗争中只是拥有一点点军事优势。
12,《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 [美]娜塔莉·戈德堡 著,韩良忆、袁小茶、颜杨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类别:写作。
简评:这套《写出我心》三本书很好读,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全部看完了。这是第一本写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并不落伍。可以说,书写和说话一样,都是人的表达方式,关于它们的研究永远都不会落伍。除非,人们不用书写和说话了。作者说的书写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写作,写作是书写的一部分。作者给我们提供的书写方法,是一种自由表达自由书写自由写作。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就一个话题或者其他,无拘无束,人要自由的不停歇的书写。这种方式让心灵不再只表现浮光掠影,而是在心灵持续喷涌的过程中,将内心的岩浆喷写出来,我们的心灵尘封的记忆、情绪、故事、感受和思想等都裸露出来。这是真实的表达,是用书写的方式,呈现完整的自己。这对写作有帮助吗?我想有的,写作是一种理性规训后的表达,自由书写虽然是情感或者说心灵的诉说,经由挑选整理和润色,这将会是出色的写作。
13,《写出我心2:书写者的狂野与勇气》,[美]娜塔莉·戈德堡 著,詹美涓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类别:写作。
简评:这两本书非常好读,在端午假期的三四天看完了。写出我心这个名字翻译很好,作者的书写也是一种禅修的方式,书写是她的禅修的一种法门,藉此抵达了心灵的最深处。这本书从是如何书写的说明书,作者告诉我们书写的规则和方法,在书写的过程中遇到阻碍,还有书写给她带来的种种体悟和觉知。书中的文字与行文和作者讲得书写是一致的,都是心灵长河的自然流淌。以书写的方式践行禅修的状态,我觉得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写作体验。
14,《写出我心3:写作疗愈的真正秘密》,[美]娜塔莉·戈德堡 著,颜杨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类别:写作。
简评:通过不间断地书写,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或者可能是重新认识自己。写作这个词让人心生距离,书写是一个好的替代词。每个人都有许多话要说,有许多故事可以讲。书写能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活泼起来,有足够的勇气来书写出自己的传奇。最近几年来,我们国内出现了许多的素人写作的作品,比如外卖诗人、月嫂作家和年老的写作者。他们的作品广为人知。虽然有些新闻效益和猎奇心理,不可否认地是素人写作的文字更真实更有力量。这是从丰富和多元的生活中产生的作品,粗粝或者细腻都能打动人心。这本书讲得是书写,实际上也是告诉我们禅在书写之中,书写是直通我们的心灵的小路,这条路上有黑暗、彷徨、惊险、光明,但终将抵达到我们的心灵。
15,《慢慢变富2:普通人的成功投资》,闲来一坐s话投资著,中信出版社,2025年。类别:投资理财。
简评:普通人征战A股20多年的价值投资实证经验之谈。作者的成功之路对普通股票投资者值得学习借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是价值投资的金句,但很多人很难体会。股市是一个放大器会放大人性的弱点。人的贪婪、犹豫、嫉妒、跟风、悔恨、痛苦和兴奋等等都在市场中展现,内心的波澜壮阔可能只是蕴含在指尖上几秒钟。股票投资是一种艺术。虽然我们知道要选对股票,哪只股票是对的?在什么时候是对的?选对了股票是否能在手中拿住呢?是不是涨了10个点就卖出跌了5个点就要清仓呢?拿住是在择股基础之上,只有真正理解了公司和股票,才能拿住。我们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唯一的选择只有价值投资这条路可走。因为我们没有太多时间来研究,我们也没有专业人员对市场的熟悉程度,我们也没有内幕信息能参考,我们能做的就是从5年10年来看,这个股票值不值得买入?买入了能否放5年10年不卖出?每个股票代码的后面是这家公司实体经济的体现。我们不是看股票代码,而是要质问自己要不要选择这个公司作为长期投资的对象。如果有点存疑,那就去寻找答案,如果没有答案就不要买入。股票买卖宁少勿多,不做睡不着觉的买卖。
16,《OKR工作法:谷歌、领英等顶级公司的高绩效秘籍》,[美] 克里斯蒂娜·沃特克 著,明道团队 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类别:商业管理。
简评:OKR是什么?是目标与关键结果。Objective & Key Results。OKR是安迪·格鲁夫构建的基本框架,它是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的一种演变。OKR是一种工作方法,是一种项目管理的方式,也是一种我们处理事项的解决办法。这本小书前半部分是讲述一个茶叶创业小公司通过OKR的方式成功生产下来。后半部分是讲述OKR的内容,实施方法和范围,以及注意事项。OKR这种工作方法要实施,在企业中需要自上而下进行宣导执行。实际上,我们企业采用何种管理方法,首先需要高层管理者达成共识并进行力推,这种管理方法才有可能落地,不至于流于形式。前段时间,我思考创业企业管理的问题。我认为老板的管理意识是最重要的。我认为:老板关注的,员工才会用心;老板检查的,员工才会尽力;老板要达成的目标,员工才会协调一致全力以赴。OKR是为企业的管理方法增添了一个可选项,至于是否适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OKR不仅可以用于企业管理,也可以用于个人管理。我想再研读一本加深理解再考虑使用OKR。
三星
17,《投资中,我相信的事》,孟岩,有知有行著,微信读书,2025年。类别:投资理财。
简评:投资理财要有方法有原则有策略,小心试错,控制风险。即和市场博弈,又和自己博弈。要想赢得胜利,赚到钱,不要以为是件容易的事情。其实很难,特别是投资股票市场,70%的人都是亏损的,不要自以为是天选之子。理财是要理顺财产让其增值,保有风险意识,才能走得更远。时刻提醒自己!
18,《在书中小站片刻:二集 》,绿茶著,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22年。类别:散文。
简评:读书有时就像地理大发现一样,惊奇地发现还有一个新世界。这本书就是从上一本看过之后再想看看作者的其他书。在这本书中,我也发现一个令我敬仰的人——范仲淹又一些故事。范文正公是一位文武全才。其《岳阳楼记》传唱千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些震古烁今的话语永远回荡在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中。《岳阳楼记》的两位中心人物都和苏州有关。范仲淹是苏州人,在苏州购置“义田”设“义庄”,为范氏族人提供了生活保障,开创了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新篇章。他还在苏州捐出私宅创立府学,成就了苏州千年文风鼎盛之势。如今,范文正公在苏州仍然被纪念着。苏州文庙和苏州天平山都设有范仲淹纪念馆。苏州还有1所文正小学和1所文正学院。《岳阳楼记》是写庆历四年,两年后滕子京因业绩突出调徽州任知府,庆历七年又调任苏州知府,可惜上任不久卒于苏州,享年五十七岁。
19,《哲学的慰藉》, [英]阿兰·德波顿著,资中筠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类别:散文。
简评:作者通过介绍西方自希腊以来的的六位哲学家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历程,结合自己的感悟,分别对应面对人生的六种现实问题: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和困难,以哲学和经验来慰藉六种现实遭遇。我想说的是这些问题并不是哲学能加以解决的。每个人可能对此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哲学思考只是帮助我们更好思考这些问题,它们不是解决问题之道,只是给予精神上的慰藉而已。这本书,名大于实。他的另一本《旅行的艺术》我更喜欢一些。如果喜欢哲学,需要哲学给我们带来智识的帮助与怡悦。我想去看这六位哲学家的原著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收获。这本书给我写作的启发的是,对于原著,我们可以进行个性化解读,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感悟,用坦诚平静的行文方式,深入浅出的对一些较为深奥的思想进行诠释。
20,《无限可能的身体》,[英]卢永利 著,邬璐雪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类别:健康。
简评:这本书对我来说有点枯燥无味,所以读完这本书的跨越时长达到8个月。一本书如果有点意思或有点用处,我是会尽力把它读完。这本书不是教你怎么健身,作者是告诉我们他是如何理解健康,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潜能和特点,我们的社会文化对我们的身体做了哪些有益的宣传和有害的误导,消费主义横行以及审美的变迁都对我们的健康发生了影响。这本书其实更偏向于社科类书籍。对我们认知健康方面有些拨乱反正的作用,这就是我要读这本书的原因。读一本书不能让我们更健康,但不读它可能让我们继续做些不健康的行为习惯。科学技术在持续发展,我们对人类身体和健康的认识不断在加深,看看这方面的书籍有助于更加了解我们这具肉身,行走于世,谁不希望寄身之所可以更健康更持续?!
21,《诸葛亮》, [日]陈舜臣 著,东正德 译,海南出版社,2024年。类别:历史小说。
简评:这是一本历史小说,主要是根据史实做了一些改动,增加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推断。三国文化在日本是很流行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三国有怎样的观念和认知,也能看到一点日本人的文化个性。这本书容易看成传记,因为其文章脉络主要基于历史,但有些是虚构的,如诸葛亮的管家从事情报工作,情报搜集传递的一个渠道是佛教徒,七擒孟获前与孟获的相识,等等这些都不是历史。还很多的心理描述,也只是推断历史人物在当时当下的可能有的想法。所以,这些反倒成为这本书的亮点。三国最大的失落我觉得还是壮志未酬人已消散。这种无法圆满的悲剧性和冲突对我们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本书可以在闲暇时有空看看,打发无聊的时光是可以的。
书籍星级评价体系
1星:不值得看,不必看了。
2星:翻阅就好,可有可无。
3星:可以阅读,有点收获。
4星:需要细读,精彩精到。
5星:精读重读,极力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