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媳妇
今儿周五,又下了点雨,晚高峰才算有了那么点热乎劲儿。我不开“指派”了,改“抢单”了。 车停在了大钟寺沃尔玛后的出租车停靠站里,这才能让我气定神闲。刚刚出了个“大望路”,还没容下手,瞬间就秒没了。订单是不少,可是不是近,就是路线图一片红,瞧着都瘆得慌。好的抢不到,赖的懒得去,这就是此时出租司机最真实的心态。 耗费时间,就等于是在浪费金钱。赶紧得划拉一个。整好西格玛公寓北门出了个阿里巴巴总部,赶紧着点了一下,还成了。 心想着:曾经腾讯在这里有个办公区,好像是搬走了。还有人在这儿打车?不管它了,先过去再说。 七转八绕地转到门口,车一停稳,有位姑娘从北边跑过来。这就对了嘛!是中科院的软件研究所。 她报完了手机号,我扣上表,打开导航。我的天!一片深紫色,十八公里,要一小时五分钟。我自作了主张,向北扎上了一条小道。 姑娘在后座上变换了两次路线,稍微好点,快了五分钟。车子时走时停,我没话找话。“阿拉伯人没跟你们要版权税啊,阿里巴巴可是《天方夜谭》里一重要人物”。 一般你不开腔,乘客不会主动跟你说话。姑娘微笑着答;“那是马云的事儿。说实话,我来公司四年了,还真没见过他。他都在杭州,一般不来这里”。“那是他如今风光不在,要是搁几年前,他在北京的机会就会多得多”我说道。 我接着说:“如今也就是你们几个大的互联网混得还行,小的不是倒的倒,就是裁的裁,互联网的春天是过去了。原来一到晚上九点,就盼着去酒仙桥、望京,现在再去,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她不置可否。 姑娘问我:“您今年多大”?“五十六”。“那和我父母差不多”。“那孩子呢”?“有两个,两姑娘。大的儿子六岁,小的正上大二”。“那挺好”。“大的在哪儿工作”?“在密云,我们家是密云的”。“哦,我老公也是密云的”。有了这层关系,我俩的对话就更多起来。 我问:“你们多久回去一趟?一周,半个月”? “一般都是他回去,我不怎么回去。密云环境不错”。看来她是敬而远之。 “那以后要是生了小孩儿,放在哪儿呢”?我问她。“生了孩子,请保姆,我们不想和老人们住在一起”。这倒是大多数儿媳妇的真实想法。 “你们挣得多,这倒不成问题。可是请保姆像是开盲盒,有运气成分在里面。最好还是有家人监督指导一下”。“我们找大公司的,安监控”。她的态度很坚决。 “我老公一年一百五十万,我五十万。我们大把地给老人家钱,双方父母都很开心。我们还花六百万,全款在沙河买了套房子”。“那离你们公司够远的”。“我不在那住,租出去了,在华贸城租了一套,两下房租差不多”。不愧是搞互联网的,脑子真够使。我暗想。 “那你老公是那个学校毕业的?”“邮电,在字节上班”。这就看出来“985”、“211”的厉害。 她滔滔不绝:“我们不想去体制内,体制内的安稳、有保障,可是一呆,然后把人给呆懒惰了。我想尽快地抓紧赚钱,赚更多的钱。赚钱的目的无非是两个,用钱换别人的时间,换自己以后的时间。财富自由后,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你听听,什么是精英?这就是精英,把自己的后半生都给规划好了。 “有了孩子,我们也不想给他更多的压力。学历没多大用,给他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这需要给他打个好基础”。她这一番言辞,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车终于到了目的地,她匆匆忙忙地下了车。本想着在车费上意思一下来着,碰上半个老乡嘛。可看人家根本就不差钱,又对密云没有多大的感情,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