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持 | 如何培育社区妇女儿童组织——协作者学堂助力丰台区妇联干部专业建设(二)
2025年5月9日下午,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北京协作者)在丰台区妇联的支持下,继续为全区22个街道的60位妇联干部开展第二次主题培训——如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丰台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莉在培训班致辞时强调了“一地一品”助力计划项目对于实现妇联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服务”转变的重要意义,鼓励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北京协作者中心主任、协作者学堂公益导师、高级社会工作师李涛老师首先详细阐释了社区社会组织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妇联工作为什么需要社区妇女儿童组织?”,李涛老师从妇女儿童需求、社会治理需求以及妇联工作需求等三个维度进行剖析,演示社会组织在解决社会问题、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促进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如何培育社区妇女儿童组织?”,李涛老师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三种培育方式:一是依托已有队伍基础进行培育,通过壮大队伍力量、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服务素质,引导现有组织更好地参与社区治理。例如,针对一些面临解体的社区志愿队伍,通过优化管理、加强培训等措施,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在社区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从头进行培育,从达成服务共识入手,先开展服务回应需求,进而在服务中引导妇女儿童互助合作,成立组织。三是群团组织与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合作,整合双方优势,系统性地建设培育体系,力量进行培育。此外,李涛老师还以社区儿童委员会培育的服务实践,演示了儿童社区自组织的培育方法和步骤。

“如何应对培育中的挑战?”,李涛老师表示:“大部分妇女儿童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性不高,很大原因是潜意识里对‘组织’既渴望又畏惧,觉得组织工作只有能力强的人才能做,且社区妇女和儿童大多缺乏组织和志愿者概念。因此,开展组织培育工作不应一开始就谈建立组织,而应从服务入手。妇女工作者要先发挥协调功能,与社区各方建立关系,做需求评估,找到对社区问题感兴趣的人,设计服务与兴趣结合的计划。在服务过程中,边服务边培育,引导妇女儿童从享受服务到参与服务、自我服务,挖掘并培育骨干。”丰台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莉在培训班总结时表示,李涛老师围绕妇联工作多方面就组织培育工作进行深度解读,授课内容系统全面,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路径方法,让大家醍醐灌顶,对今后妇联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希望各级妇联组织认真履职、齐心协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更好地服务区域妇女儿童和家庭。丰台区妇联和协作者将继续全力创造条件和平台,为各级妇联组织提供更多实践指导和支持。


2025年,丰台区妇联委托北京协作者实施丰台区基层妇女之家 “一地一品” 助力计划项目,该项目计划通过培训和个性化督导,提升丰台区基层 “妇女之家” 的利用率和品牌特色;通过培育部分优秀妇女之家品牌,带动全区妇女之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品牌建设,使妇女之家更好地服务妇女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此次培训是该项目的内容之一,协作者学堂结合项目目标,设计了以提升妇女之家参与社区治理能力为目标的系列培训,培训课程涵盖项目设计、组织培育和参与技巧等主题内容。
协作者学堂是协作者在2020年发起的扎根社区的社会工作教育项目,为有志于投身公益而缺乏学习资源与机会的打工青年等边缘群体提供社会工作赋能。经过三年多的试验,协作者学堂目前已开发了21门课程,正逐步开放给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包括面向一线实务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助力计划,面向组织管理者开展社会工作领导力助力计划,以协助其建立可持续的专业服务体系。
往期回顾
让爱长长久久,感谢每一位“协作者之友”,一路同行,协作者期待更多人加入“协作者之友”月捐计划,成为协作者的支持者和建设者,成为助人自助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