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章)对于李贺几首诗的联想
前言:1、如无特殊说明,本文章中的“龙”“道”“自然规律”“物理规律”同义。2、本文仅为发挥想象力而写,不负责提供一种正确的解读。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假龙吟歌》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 苍鹰摆血,白凤下肺。 桂子自落,云弄车盖。 木死沙崩恶溪岛,阿母得仙今不老。 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 崖磴苍苔吊石发,江君掩帐筼筜折。 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
我在寺庙里拍打过铜质的大香炉和挂钟,所产生的声音沉闷,反馈给手的感觉是痛。我也拍打过一些大型犬的肩膀部分,声音也是沉闷的,确实与拍打中空铜器类似。所以如果是体型更大的马匹,那么拍打其肩部必然会比犬类更接近中空铜器的声音。”犹自带铜声“的写法使得声音具有实感(有触觉、有温度),再考虑到李贺属马,且李贺的诗有三分之一涉及到马,那么马就是指代李贺自身:”我虽柔弱,仍能发出铿锵之声,仍能上战场奔驰“。
ps:1、狗与马的肩部与胸腔相邻,所以拍打时会有中空的声音反馈。2、李贺将声、光(环境)、色、触、味……相交融来写,使得各类质感形成指涉关系,互相丰富对方。
从我家石臼所发出的声音联想,李贺所指的龙吟应该就是棒杵摩擦铜钵边沿发出的声响质感,或是直接敲击后的回荡声①。上网搜了下各类铜钵、铜磬的发声视频(用纯木锤或木棒裹橡胶皮摩擦),都是“绵长清冽的声音逐渐在空间中消解”,也即所谓的“空灵”。但如果是石棒碾磨式地摩擦铜钵边沿(“石轧铜杯”),那么其声就有些尖锐刺耳和顿涩,类似粉笔刮黑板,所以李贺才说“吟咏枯瘁”。
①:据《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李长吉歌诗王琦备解外集】《假龙吟歌》题下注:唐僧皎然,戛铜惋为龙吟歌,序云:故太尉房公琯,早岁尝隐终南山峻壁之下,往往闻龙吟声,清而静,涤人邪想。时有好事僧潜戛之,以三金与之,惟铜声酷似。他日,房公偶至山寺,闻林岭间有此声,乃曰:龙吟复迁于兹矣。僧因出其器以告,公命戛之,惊曰:真龙吟也。大历十三祀,秦僧传至桐江,予使儿童戛金仿之,亦不减秦声也。孔帖:房琯尝修学终南山谷中,忽闻声若物戛铜器之韵,盖未之前闻也。闻父老云:此龙吟也,不久雨至矣。琯望之,冉冉云气游漫,果骤雨作。自尔再闻,徵验不差。后将赤金钵戛之,为伪龙吟,出《灵怪录》。
铜钵是宗教器皿(具有神圣性),其声(指木棒摩擦)非动物所能发出(也涤荡心灵和精神),它刚好符合某些人对龙这一种神圣生灵的正面想象。而李贺《假龙吟歌》里的龙吟却是负面的,石棒摩擦铜钵会损害钵体表面,带来视觉上的不适。而声音也如上所说是负面体验,且因为空间广阔而使得声响来回循环。“龙”在折磨着李贺,使得“苍鹰摆血,白凤下肺②”这些药物都挽回不了李贺生命快速枯竭。
②:“苍鹰摆血,白凤下肺”这两味药皆是汉武帝炼长生丹所需,同时制取药物的惨状刻画也体现龙叫声对李贺的精神折磨之深。或者说这里是个代指,汉武帝为求长生而折磨并褫夺苍鹰与白凤的生命,所以这里是”龙“为了长生,折磨并褫夺李贺的生命,李贺就是“龙”的药(此结论的论证分散在下文各段)。
“桂子自落,云弄车盖”:渲染祥瑞氛围,暗示龙可能出现。有意思的是,“龙”在此诗中并非善类。
“木死沙崩恶溪岛,阿母得仙今不老”:环境极度地恶化变迁,王母成仙所以长生不老。参考《金铜仙人辞汉歌》里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可知,永生的王母是无情感的,或者是因为无尽时间的磨损而失去情感。那么延申到龙上来,它对人的生命剥削更像是一种自然规律的运作(“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非刻意而为,或者说“龙”就是自然规律,只是这种自然规律对体弱多病的李贺而言太过残忍,以至于显得主观刻意。
“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河面河滩留存着某种巨物运动和体液的痕迹,但却被河水泥沙冲刷得无影踪。
“崖磴苍苔吊石发,江君掩帐筼筜折”:环境描写,结合上段就是有什么东西应当存在却实际不在。此诗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龙的形象出现,都是一种氛围和暗示。
“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孔雀经》有莲花龙王一说,莲花在这里指“真龙”。龙离开人世已久,但其雨水仍带有龙的味道。龙腥可以指刀剑所带的铁腥味,但这样解释与“犹带铁”就同义反复了,所以我解释为龙的精血,也即龙的气味。而“犹带铁”如果指铁腥味,那么龙就是受伤了,而谁使其受伤呢?有谁在此之前也尝试屠龙吗?然而龙受伤后千年不也仍存留气味(仍影响着人世)?
《假龙吟歌》中的“假”与其说是虚假,不如说是假拟。李贺在这里虚构着龙的实际存在并可触碰,这样他才能实际地去对抗它。但结尾暴露李贺在此诗中显得无能为力,他不能对抗无法捉摸的事物。当然,以上解读其实参考了《苦昼短》,其中“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那么《假龙吟歌》的龙就是时间的代指③。时间在磨损李贺的生命,而他则要用剑(才能抱负)去对抗时间的短暂。但有些时候龙的意象也指剑(“提携玉龙为君死”“剑匣破,物蛟龙”),所以他既要对抗龙(自然规律),本身又依赖龙(自然规律)而存在,李贺知道自己是在做无用功。
③:scp-cn-2845《苦昼短》以及scp故事《厩中皆肉马,何以上青天?》都将自然法则(物理规则)具体化为实在的形象,从而将李贺斩龙的行为视为他欲斩断时间来阻止异常毁灭自己和世界(对抗“道”)。考虑到李贺的短命与其诗歌中时常显露的焦虑情绪,我能理解这些文章为何塑造这样的李贺形象。但如果说在这些文章中龙作为一种真理的象征,那屠龙就是对真理的认识与实践。那么李贺与其说是在践行“朝闻道夕死可以”,不如说是他清楚自身哪怕什么都不做都将“夕死”,那不如干脆努力“朝闻道”,所以他作诗呕心沥血。诗就是他的剑,诗就是他的真理,记录着他一次次的对抗和失败。
————参考文章:
微博博主 阴间词话 《试译<假龙吟歌>》:https://weibo.com/7955043548/PnnS2ipkH
李贺《假龙吟歌》中的最后一句“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如何理解?为何此诗名为假龙吟歌? - 槙念zhen1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292055/answer/197091959
《苦昼短》https://scp-wiki-cn.wikidot.com/scp-cn-2845
《厩中皆肉马,何以上青天?》https://scp-wiki-cn.wikidot.com/how-can-i-go-to-the-sky
李贺的神鬼世界与克苏鲁「宇宙恐怖」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576289/
【【数据删除】斩龙的诗人,发现时间才是最大的异常——cn分部 苦昼短】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AQrYCEEY/?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cb1bfce9f7e9f5234fdfae23787e5840
2025.05.16起稿并完成
zxx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评论文章)对比李白杜甫的两首诗
- (艺术读后感)史国良的水墨画与炭笔速写 (1人喜欢)
- 2024年的诗歌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