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硬皮病反复发作?可能是"寒凝血瘀"未除!中医强调温通为要
硬皮病,西医称之为“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以皮肤增厚、硬化、萎缩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许多患者长期依赖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却仍反复发作,皮肤紧绷如革,关节僵硬疼痛,甚至内脏受累。从中医视角看,这类顽疾久治不愈,往往与“寒凝血瘀”的病机未彻底化解有关。mym132

42岁女性患者,主诉双手皮肤硬化3年,遇冷后指尖发白、刺痛,逐渐蔓延至前臂。治疗半年效果不显。
细察其症:面色苍白中泛青,尤其鼻翼、唇周暗沉;舌质紫暗,边有齿痕,舌下络脉迂曲发黑;皮肤触之冰凉,紧绷如蜡,手指屈伸不利,夜间痛甚,常觉胸闷气短。
此乃典型的“寒凝血瘀证”——阳气不足,寒邪内侵,血液凝滞成瘀,肌肤失养而硬化。
治疗思路: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温通阳气,驱散内寒 “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硬皮病的核心在于阳气虚衰,寒邪深伏。需用辛温之品激发体内阳气,尤其注重温通心肾之阳,因心主血脉,肾为阳气之根。阳气足,则寒邪自散,气血流动方能复苏。
化瘀通络,软化肌肤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患者舌紫脉涩,提示瘀血阻滞脉络。需以活血药疏通经络,但不可一味攻伐,需配合温药助化瘀之力,同时兼顾养血,避免耗伤正气。
宣肺利气,开郁通闭 肺主皮毛,患者胸闷、皮肤紧束,与肺气郁闭相关。需轻宣肺气,助气血外达肌肤,改善皮肤微循环。

经3个疗程的调治,皮肤逐渐变软,指尖转暖,舌下瘀络减轻。关键在于抓住了“寒凝血瘀”的核心病机,而非单纯软化皮肤或抑制免疫。
治病如解冻,温通一寸,气血便活一寸,希望亦增一寸。
(注:本文仅供参考,需个体化辨证,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