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中药如何治疗?
帕金森病不仅表现为肢体震颤、僵硬等运动症状,其非运动症状如睡眠障碍、抑郁焦虑、便秘等,同样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中医理论中,这些症状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密切相关,中药通过辨证论治,可针对性改善非运动症状。
针对睡眠障碍,中医多从心、肝、肾三脏论治。若患者因肝肾阴虚,虚火扰神,出现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常以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滋补肾阴、清心降火;若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则用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使气血充足,心神得安。
抑郁焦虑等情志症状,中医认为多由肝气郁结、痰气交阻所致。肝气郁结者,治以疏肝解郁,常用柴胡疏肝散,方中柴胡、白芍、枳壳等药物可疏肝理气,调畅情志;若痰气郁结,出现精神抑郁、咽中如有异物梗阻,以半夏厚朴汤化痰散结、行气降逆,改善患者情志状态。

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便秘问题,中医辨证多有虚实之分。虚证以气虚、血虚、阴虚为主,气虚者用黄芪汤补气润肠,黄芪大补元气,推动肠道蠕动;血虚者选润肠丸养血润燥,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阴虚者用增液汤滋阴通便。实证便秘多因胃肠积热,以麻子仁丸清热润肠,通导腑气,恢复肠道正常传导功能。
此外,中药治疗强调整体调理。根据患者体质及伴随症状,灵活配伍药物,兼顾扶正与祛邪。如患者同时存在肢体震颤与非运动症状,在改善非运动症状的方剂中,适当加入天麻、钩藤等平肝息风之品,标本兼治,综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