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人四重意义上的跳跃
Flyman Yang 小飞人杨LT:一次成长之路上的跳跃
杨是五年级开始来上语文课的,这个秋季六年级,实际这个孩子语文基础很弱,就是一群孩子混班的课,如果听写字词,会发现这个孩子错得最多,10个里错七八个的这种。其他比他低一个年级的孩子在识字率上也比他好很多。
最早的作文是不太成篇,语句不是很通顺,也没什么实质性内容,写不了多少字。其实这个孩子让我挺忧愁的。上了一个学期,其实没有多大变化,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一直到2024寒假,我带学生去汤泉的木工坊玩,那天去了有十几个学生。我安排了一位哥哥带他们去看惠济寺的银杏树,结果过了一会,只有杨一个人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一盒草莓。我问其他人呢,他说,他们要那个哥哥请喝奶茶,去奶茶店了。那你怎么没去。我不喝。他不但不喝,还买了一盒草莓回来,自己洗好了也没有吃,说是等同学门回来一起吃。结果同学们回来后,因为冬天冷,大家都说不吃,结果他也没吃。
最后走的时候,一盒没有动的草莓,我们就送给了那个请大家喝奶茶的哥哥。但是杨在这个过程里,别人想着蹭大哥哥的奶茶,只有杨会买了草莓要和大家分享,让我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所以我送了一个鲁班锁给他。其实一直到一年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杨自己是非常喜欢吃草莓的,结果那天他自己既没有喝到奶茶也没有吃到草莓。实在太让人心疼了。
春季他继续和我们一起上语文课,暑假依然,这个过程里,我们慢慢在课程里做着改变,增加了说的部分,分享每周阅读的感悟,慢慢发现杨乐天在说这个部分,变得越来越坦然,不再畏惧上台分享这件事情。秋季学期,慢慢从分享每周阅读的书的内容,进一步演变成分享自己在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发现杨乐天讲的越来越有意思。他中间还自己带了鲁班锁来教大家解锁。
这中间还发生了运动会的故事,他第一次参加跳远比赛居然获得了冠军。他非常兴奋来和我们分享这次的运动会。所以我就让他把这件事情写了下来。有了我们第一个版本的
小飞人难忘的运动会
https://mp.weixin.qq.com/s/Jen5IZ8vQu24xyg_vDzJNQ?token=448783440&lang=zh_CN
小飞人难忘的运动会
这次运动会让我终生难忘。我这次参加的是助跑跳远,我以前没有跳过,也没有参加过比赛,我是被同学推举着去报名的。
运动会开始了,我自信满满地走向沙坑,这里的人非常多,我们班同学都来看比赛了。
比赛开始了,第一个同学是三一班的小明,他们班的同学都在为他加油,可他跳出的成绩却令人失望。第一下58厘米,第二三下也只有150厘米,他们班人都失望地叹了一口气。
第二个出场的是四二班的王强,他的个子矮矮的,但是他的成绩却令人刮目相看,第一下120厘米,第二下130厘米,第三下150厘米。我想这么矮都能跳一米多,我不会连他都跳不过吧,我的心里有点慌了。
现在到六一班的大刚,只见他一个助跑起跳,一下就跳了2米4,这下子场地沸腾了,我的心里却更慌了。可是我们班的陈楚哥却笑他跳得不够远,因为陈楚他扬言自己能跳三米多。
下一个到了我们班的陈楚哥,他也是一个助跑起跳,但是第一跳跳了170厘米,第二跳也就200厘米,最后也是只跳了230厘米。这下他也是打脸了。
终于到我上场了我心里非常的慌,可是听到同学的加油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跳第一。我调整好呼吸一个助跑起跳,刚开始我以为我跳的不好,可我感觉自己在空中飞了很久。我落地后不知道为什么,身后响起一阵“哇——”的声音。我看着老师惊讶的目光,“260厘米—!”老师说。我听后开心地蹦了起来,同学们也笑着说“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同学们都冲向我,我也尽情享受着同学们的称赞。
这次我看到了真实的自己,有的人说我长了翅膀,也有的人说我进化了,但我知道这是勇气 !
---------------------文章结束------------------
我看到他的这篇作文成稿的时候,是非常惊讶的,因为这相对于他以前的作文水平,就和他在运动会上的表现一样,是一次跨跃。
也是他的这次作文,让我意识到,提高小孩的成绩,并不是说语文基础不好,就天天让他抄词做基础练习,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小孩更加厌烦,失去对语文这个学科的兴趣。
真正的教育,是要去创造孩子的主体性的时刻,让小孩在这个过程里体会到自我的潜力、创造力,把这个时刻定格成一部作品。
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又加了一次课,因为这学期还有想讲的东西没有讲完,其实就是告诉他们我给他们做的练习实际是中考卷,跟他们讲我为什么这样安排。
但是我还没开始讲课,杨就上来兴奋地跟我讲这次期末考试作文题,居然是写一次难忘的运动会,格子都不够我写。于是我让他今天来就继续写下去。于是他就开始了对于这次运动会的第二次写作。他的完成稿是这样的:
终身难忘的一次跳跃
“哇,跳得真远,哇,杨乐天,跳得真远!”这是我跳远跳了两米六后,大家都伸出大拇指夸赞我的声音。
之前,我都没有参加过运动会,我也很想参加,但怕搞得不好,被同学嘲笑。但这一次,老师看到我跳远还可以,我就被迫报了一个急行跳远。
很快就来到了比赛日,老师让跳远的人在沙坑上集合,我就跟着我们班的跳远冠军,来到了沙坑。比赛开始了第一个是五二班一个子挺高的男生,跳了一米九五,我心想:我连他都跳不过吧。但跳远冠军还觉得他跳得不远。下一个是六二班的,一个矮矮的小男孩,虽然个子不高,但爆发力惊人,跳了两米四。这下我再也不淡定了,心里不断地想:完了,我我一定跳不好了。但我看到跳远冠军,他说,我之前可是跳过三米,下一个就是他。只见他双手握拳,摆出一个帅气的造型,跑步在起跳,只跳了两米二,是第三名。
这下我们班所有的赢的可能都压在我身上,我感觉浑身无力,像背着千斤重的石头,把我压垮。
下一个就是我,我抬起千斤重的脚,一步步走到跑道。就当我要绝望的时候,熟悉的声音传来:加油,加油,加油!原来是同班人在为我加油。他们的鼓励声好像在为我注入无尽的能量,我一下子变得有精神,我怎么能辜负他们呢。我双手握拳,咬紧牙关,心想:就算跳不好也要为班级争光。
我调整好呼吸一个助跑起跳,刚开始我以为我跳的不好,可我感觉自己在空中飞了很久。我落地后不知道为什么,身后响起一阵“哇——”的声音。我看着老师惊讶的目光,“260厘米—!”老师说"第一名!"。我听后开心地蹦了起来,同学们也笑着说“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同学们都冲向我,我也尽情享受着同学们的称赞,有的人说我长了翅膀,也有的人说我进化了。
这次运动会让我终身难忘,我完成了一次跳跃,我能跳这么远,都是因为大家的鼓励,让我找到了我的潜力,我以后会跳的更远。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运动会。
这篇定稿之前我带他修改的地方有三处
1、 定标题
他本来要写难忘的一次运动会,我让他先空着,写完了所有的内容再推敲。
他写完了,就在苦思冥想,一直没有想到好的。我就一直在提问,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他回答了很多诸如无尽的能量、找到潜力等,这个确实是,但用在标题有些拔高和空泛,不够具体。我继续问这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他说跳远。跳远非常好!这是最核心的内容,但是跳远是个描述事实的中性词,如果能有一个更偏褒义的和跳有关的词语更好。狄仁杰在旁边说,超越。我说yue这个字很好。
小飞人说:跳跃!
对,非常好!
我问小飞人,你能理解这个词语的妙处吗?他不仅是代表你物理上跳远的跳跃,也代表了你心理上的一次跳跃。
嗯!
你这样能理解阅读理解题目,让我们解析为什么这个词比其他词语好,他好在哪里了吗?
嗯,能!
那这次跳跃这个事情,已经不仅仅是你在跳远这件事情上的突破,也是你写作能力的一次跳跃,你完成了一篇非常完整而细致地写作,而且你还进一步修改了它,在第二遍的时候,你把一些不必要的细节简化,留下了和主题相关的重点,而且你还体会到了关于文章用词的微妙,也完成了在阅读理解上的一次跳跃。
2、修改结尾
结尾他原本写的就很自然顺畅,我只是让他点了题,让他增加了一句“我完成了一次跳跃”。
3、 修改开头
开头也是苦思冥想了很久,他最开始写的是这样烂大陆的开头: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小事,而终身难忘。我也有过,就是运动会。”
他同样苦思冥想了很久没有结果,但是这时候旁边狄仁杰同学完成了他的作品,他开头直接用了人说话引入,讲的是厕所里发生的故事,开头写了一些叫喊的话。
我一下子发现这个开头非常妙,我就拿给杨看,过了一会,杨给了我这样一个开头:
“哇,跳得真远,哇,杨乐天,跳得真远!”这是我跳远跳了两米六后,大家都伸出大拇指夸赞我的声音。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倒叙的开头,狄仁杰用的是正叙的开头,但是他却直接把镜头切入到最后结局的高潮部分,在宣布结果后,才娓娓道来事情的原委。这是非常棒的设定。
我和他说,今天你是不是理解了正常顺序和倒叙有什么不一样,倒叙一下子给出结果,引发人的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从而引发读者继续看下去。今天的作文你不仅学会了体会词语的微妙,还学会了如何编排文章顺序,谋篇布局,现在能够阅读理解里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了吧!
真理的偶然性和作品的永恒性
今天前面的课程我们谈到关于真理的无限性这个问题,今天借着小飞人的作文,我要讲真理的偶然性和永恒性。
小飞人跳远这事情看上去是个偶然性事件,但是这个偶然性事件却最终演变成一个必然性事件以及永恒性事件。
首先这个孩子跳远这件事,我们仔细看他的描写,
我调整好呼吸一个助跑起跳,刚开始我以为我跳的不好,可我感觉自己在空中飞了很久。我落地后不知道为什么,身后响起一阵“哇——”的声音。我看着老师惊讶的目光,“260厘米—!”老师说"第一名!"。
我想我们有同也能跳第一名,但可能跳完高兴一下欢呼一下就没了,跳远的过程其实只有几秒,但是我们看小飞人微妙地体察,这就像一个电影慢动作的拆解一样,他事后又能够如此精准地去描述当时的场景,说明他对于语言应用的能力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他从最早开始读英国桥梁书,到开始分享自己的阅读内容,到分享自己在学校的趣事,他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中增长。
所以他才能在事后将自己的这次经历写成文章,定格成一件作品。而且当他完成第一稿后,实际上他还在自我反刍这个事情,他的第二次写作是在期末考试卷上,第三次写作是在今天,他丝毫不觉得再写一遍觉得烦,反而迫不及待地要开始去写,他写完后,我把他的第一稿也拿给他看,让他两个稿子互相比对,哪篇哪个段落写的好,为什么。他最后的定稿除了最后飞升起来那段用了第一版的稿件,其他都用的是今天新写的内容。
他自发地在打磨自己的作品。而一件作品的完成,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许多创作者有一天都会不在了,但是他们的作品却会永远存在,就像一颗宝石,也会照耀其他人。这是作品的永恒性。
当小飞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切身体会到完成一篇文章,如何去详略取舍,如何更精准地用词,如何去安排顺序,他在以后的阅读理解中,看到其他人的文章时,他也能够更加理解为什么出题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微妙的差别我可以从哪里去思考。同样,有了这样一次成功的写作经验,他就会有第二篇,第三篇。实际上已经有了第二篇,就是写数学老师的《有你,真好》在这篇里,他也通过阅读找到了对于数学的兴趣。看到他的进步,我由衷感到高兴。并且他的进步,也给其他同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参考。
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阅读和写作,绝非生搬硬套,强迫孩童完成我们以为有用的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创造安全和自由的空间,给他们自我探索的勇气,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表达。当某些火花闪现的时候,能够辨认出,并鼓励孩子把这些定格下来,凝结成作品,作品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文章,绘画,木工作品等都是可以的。
小飞人这个学期还提了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关于金钱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等等,我很开心听到他的提问,看到他在思考,也很开心在这个学期有这样灵光乍现的时刻。
最后还要特别讲到关于看上去这些随机性事件,在我们看来是随机,但是可能在更高的维度这是一种必然性。心理学家荣格对于巧合有个更专业的说法,叫做共时性。荣格与物理学家泡利通过,为读者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揭示了共时性的内在原理。由于我自身对于量子物理的理解能力,我无法把这里的科学性传递出来的。
但是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我和小飞人都养了狗,我们两家的狗很喜欢一起玩,我们有一天约了两个人都去一块草地遛狗,狗不知道我们约了,他们见了彼此非常惊喜,觉得实在太巧了。但是对于我们两个来说,这是必然的。
所以某些在我们看来是巧合的事情可能在更高的维度它也可能是必然的,当小飞人不停地在阅读表达,那么他这块能力的提高一定是必然的,只是我们不知道他最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体现出来,可能是一次跳远,也可能是另一种跳跃。但无论如何,他终将跳跃。
这件事的后续是2025儿童节我们这个故事会在成都4A儿童美术馆参加一个儿童作品展,同时还有我们书园小龙虾同学的赚钱日记以及家星同学七次梦里的历险与成长。
闲来撸猫曼回家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双喵镇Dream Land建设记 DAY2 收拾木工坊 (3人喜欢)
- 记叙文or议论文?中考一模作文的修改实例 (2人喜欢)
- 双喵镇的梦与梦想 (3人喜欢)
- 双喵镇Dream Land建设记 DAY1 小土豆工作室开干啦! (6人喜欢)
- 2023在绝望里的转折 & 2025双喵镇迈向新的转折 (1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