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小到大被哪些话语PUA过
查看话题 >那些隐秘于象牙塔里的美丽的驯化
你是否被别人评价过?你是否又被别人否定过?
这里的别人也许是来自社会、也许是来自学校的同学朋友甚至是来自于我们的家庭。我从去年毕业的时候,就陆陆续续地在做家教。我有个学生,是个蛮聪明的孩子,但是一直抗拒学习英语,无论是去学校上课还是家长安排的补习课,都经常出现抗拒的心理和拒绝上课的行为。
我其实是非常理解他的心理的。
我对他说,学习这件事情就是一件非常客观的事情,就像一瓶500ml的百事可乐,有的人掌握了490ml,有的人掌握了400ml,那么你掌握到200ml就200ml呀,这就是你的节奏和状态,你只需要继续冷静地保持学习和进步,慢慢地从200ml到201ml再到202ml,只要在不断地前行,就已经赢了。输赢从来不是看和别人比,人永远只有一个对手就是自己。
可是,他在学习英语这件事上,一直以来都不会像我说的那么理性和专注。因为他承受了很多不需要承受的评价。学校老师会根据某个学生的成绩排名和分数直接定义他是个学习不好的孩子,他英语差;家里的家长和亲戚也会只看分数毫无思考的定义孩子:英语真的差。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总是习惯性地把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比,或者和整体进行比较,然后得出一个对个体的主观性评价,诸如:“好学生”“坏学生”“聪明的学生”、“笨的学生”等。
有的孩子天生是e人,可能不在乎,但是有的学生是i人,他们是会在乎学校和家长的评价的,很显然这种比较带来的负面评价只会打压学生对于某个学科的积极性,所以我是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无需在意这些评价和定义。因为在我看来,一方面,这种评价只是从上往下设计的一种管理手段,希望通过这种对比和打压,让学生更服从、更好地管理,毫无利他性。另一方面,评价本身对学生而言是没有实际帮助的,不仅不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多的是给学生添堵,小一点说让学生抗拒学习某个学科,大一点说甚至是会影响学生自信心地建立。
而且,我觉得人的大脑虽然很强大,但是在做事上也是需要保持专注的,如果因为外界的评价而产生了情绪化,分散当下有限的脑力,降低我们做事情的动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书生才一直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精密的机器,而不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因为有血有肉可以衍生诸多问题,而精密的机器可以解决诸多问题。在没有诸多问题的大前提下,人能够以超乎你想象的速度和效率迅速前进、丝滑前进,让你跑在很多很多人前面,就好像当你超音速的时候,任何声音尤其是噪音都会被你甩在身后,你耳边会超级清净,这种清净让你着迷,同时让你更高度地集中精神前进。
况且,随意的设置评价体系对一个学生进行定义,是真的把学生当人看的吗?
如果所谓教育根本不把有血有肉的人当人看,那教育真的还能被称之为教育吗?如果不能,那这两个字替换成什么,更准确呢?
所以总结一下吧,无论是从外界无意义的评价角度,还是从我们作为人想专心做好哪怕是一件小事的角度,我们都要保持极度的理性,一切从解决我的当下的问题不断前进出发。任何外界的声音都不值得入我耳。
最后回归我带的这个学生的遭遇,我真的很理解他。因为我曾经在接受应试教育时,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评价,我至今依旧记得初一的某个下午,我被班主任当着所有人的面骂了一句:“你以为你是谁?就你和别人不一样。”
我深知这种打压的教育和评价对一个孩子的负面影响有多大,所以我现在格外有反骨,格外痛恨应试教育。对了,书生高考701分,但在视频里无数次地批判过应试教育,字里行间对应试教育痛恨至骨,以至于成了他拒绝生子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不是能说明一些问题?
泽宇进化论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医药销售7——临床拜访4.0之拜访的整体节奏 (3人喜欢)
- 医药销售6———科会PPT汇报思路2.0特征利益转换 (3人喜欢)
- 丧失主体性的人有多痛苦 (5人喜欢)
- 医药销售5———临床拜访3.0之拜访核心 (2人喜欢)
- 医药销售4——临床拜访2.0之拜访6步骤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