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的母亲
不出意外,正常操作。
老妈照常分享关于“伟大的母爱”的视频,还附上一张她过年时和外婆、姐姐、弟弟的合照。
老妈已退休十年。本来打算在广州和老弟一起过退休生活,结果是一日一小吵、三日一大吵,住不到一周就回老家。反复这么折腾了几年,老妈觉得“无家可归”,干脆回到故乡农村盖了一栋楼,日常社交穿梭在县城之间。这,大概是她心里所谓的“落叶归根”吧。
我上小学前被放在农村,跟爷爷一起生活。上学后不是在外婆家就是在某个阿姨家。四年级才回家,住进县城。
从小的记忆就是:父母和姐姐弟弟,过的是另一个世界的生活。他们是我们家族里“光鲜得体”的家庭,是大家眼中“最敬爱”的家庭。而我只是寒暑假偶尔见上一面的“局外人”,几乎没有交流,也没有身体或言语上的接触。
如果真有印象,那就是在外婆家的那几年的除夕傍晚,老爸会骑着摩托车来看我一会,三十多公里,对于那个年代,来回一个小时,看我十几分钟。
去年,老弟回湛江发展,把老妈在广州买的房子租了出去。老妈得知他回去,几乎是立刻马上就在湛江买了房。虽然她一个人住,而老弟一家租房子住。
刚好下班回来看YouTube,看到这段采访,《跟父母的關係一言難盡?看看蔡康永如何回應》。
和母亲没有往来,我大概就是确定了,如果母亲是我正常认识的“成年人”,我会不会愿意交流?答案是不会。更何况,在终于认清了母亲不爱我这个事实之后。
有人说,你妈妈现在老了,可能觉得亏欠太多,不知道怎么和你相处了。
哦,对,我刚毕业来深圳时,没钱租房,非常小心翼翼地向母亲大人借两千,交押金和第一笔租金。住的是合租房,还和朋友一起租一个房间。那笔钱,大概是母亲至今给我的最后一笔“施舍”了。
相比之下,老姐买房子买车库,老弟买房子买车。
如康永哥,爱一个人,是就会有创意。我一个人在外面,若真心疼,觉得我辛苦的话,给我账上打个?而不是跟我大家毕业都一样,给了几千块钱。
当然,我没有平常心,也无所谓原谅与否,就是每次看到老妈发这种,就,我只能说,我那知识渊博的母上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