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玉石事件反转:20% 毛利率背后的零售真相
2025年4月,一场围绕胖东来商贸集团玉石产品定价的舆论风暴席卷网络。网红“柴怼怼”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系列视频,指控胖东来“几十块钱的东西卖别人几千”等言论,引发全网热议。这场争议极速发酵,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将这家以服务著称的区域零售巨头推至风口浪尖。

Part.1 事件脉络:从质疑到法律博弈
指控与舆情发酵
4 月初,拥有 20多万粉丝的玉石博主 “柴怼怼” 发布多条视频,直指胖东来玉石业务存在 “百倍暴利”。他以青海料、俄料玉石为例,声称其成本仅数百元,终端售价却高达数万元,并对比自家产品称 “胖东来三万元的玉石品质不如其他商家三千元产品”。这一言论迅速引发舆论关注,部分消费者质疑胖东来 “用平价商品聚人气,高价玉器割韭菜”。

公开信息显示,柴怼怼原名柴向前。柴向前(柴怼怼)关联企业共有24家,其中7家为注销或吊销状态,17家为存续状态,包括温州市柴氏珠宝有限公司、武汉市柴氏珠宝有限公司等,涉及教育科技、珠宝、文化传播等领域。柴向前在上述企业分别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副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等。
官方调查与数据澄清
5月5日,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对胖东来销售和田玉商品的检查结果,直接回应了近期网络热议的 “暴利” 争议。
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魏都区分局对时代广场销售和田玉的胖东来唯初珠宝有限公司开展了日常检查。现场查阅了2025年1至4月份销售的和田玉数量和价格情况,并随机抽查了在售的13件和田玉商品的进销货相关手续。


根据百企查AI查企业小程序搜索发现,许昌市胖东来唯初珠宝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09月19日,法定代表人为高亚琴。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珠宝首饰零售;珠宝首饰批发;办公用品销售;玩具销售等,且由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


经检查,许昌市胖东来唯初珠宝有限公司2025年1至4月份共销售和田玉商品4177件,销售金额2959.2175万元,平均毛利率不超过20%;目前在售和田玉商品均按规定明码标价;被随机抽查的在售13件和田玉商品进货手续齐全,进货台账完备,鉴定机构具有合法资质,鉴定证书有效。
法律行动与平台介入
胖东来于 4 月 25 日以 “商业诋毁、名誉侵权” 为由起诉 “柴怼怼”,索赔 500 万元,并公布珠宝部 “和田玉” 定价标准。




五一假期期间,事件持续发酵升级。从5月2日到5月3日,于东来在网络社交平台连续发布了5条消息,直指柴怼怼和抖音。5月3日上午,于东来更是直接发文表示,如果柴怼怼的行为不受到应有的处罚,他会主动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

5月3日晚,抖音官方发布处理公告,称5月2日23时,平台首次接到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对账号 “柴怼怼” 的侵权投诉。经审核,被投诉人 “柴怼怼” 近期视频中有29条视频涉嫌侵权,包括在无充分事实举证情况下,发布关于 “胖东来的核心盈利点,几百块的东西卖几千几万”“组织水军吹捧、造神” 等信息,均予以下架。根据《抖音社区自律公约》,限制账号投稿权限一个月,平台将持续关注相关账号,如其在处置期后进一步发布涉嫌侵权内容,将升级处置。


5月6日上午,胖东来商贸集团官网显示“已关闭”状态,网页内容清空。胖东来表示:后台正在维护升级,暂时不对外开放了,此外该工作人员表示,官网关闭会持续一段时间,具体什么时候再次开放不太确定。

Part.2 胖东来的企业画像:从区域超市到行业标杆
发展历程与市场定位
根据百企查AI查企业小程序显示,胖东来全称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省许昌市,曾用名许昌市胖东来烟酒有限公司,其成立于1997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于东来,持股69.96%,注册资本566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为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肉制品、化妆品、厨具、百货等。
2024 年,其因 “极致服务”“员工优待” 等标签走红网络,被称为 “中国零售业天花板”。目前,胖东来门店主要集中在河南,2024 年营收超百亿元。

独特的经营哲学
员工福利:2025 年 1-2 月,员工平均月薪 9886 元,高管年薪近百万;每年 30 天带薪年假、10 天 “不开心假”,每周二闭店休息,春节年三十到初四不营业。

顾客服务:提供 “无理由退换货”“不满意就退货” 等服务,甚至因顾客一句抱怨主动上门退款。
供应链管理:直采模式降低成本,如生鲜损耗率控制在 1% 以内,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胖东来的模式被视为 “反商业”:拒绝资本扩张、限制门店规模、倡议员工结婚不收彩礼等。管理学教授评价其 “把‘人’的价值置于‘利润’之前”,但也有观点认为其难以复制,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以外的市场。
胖东来玉石事件的核心,是传统零售业与流量经济的碰撞。一方面,胖东来以低毛利、透明化模式挑战行业潜规则;另一方面,网红利用公众对 “暴利” 的敏感制造争议。这场博弈的结局已无悬念 —— 官方数据与法律裁决还胖东来清白,但它留给零售业的启示仍在持续发酵: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产品与服务,更在于构建 “数据透明化” 护城河,以应对舆论的不确定性。而消费者的理性认知,将成为商业环境净化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