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就是我的抵抗(二)
最近看了很多日剧,又改变了我一些看问题的角度,十分难能可贵。
回顾篇
看到《胜利即正义》时,一开始我会把古美门当作唯利是图的坏律师,可是渐渐也能从他角度去看待问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错,特别是小黛接了和古美门对立的关于开发商和居民打官司的案子,居民的日照时间和开发商的利益之间的博弈,第一次我开始想看古美门赢一次,我还会反问,我是个坏人了吗?我开始想,每个人都是没有私心的吗?我们所坚持的正义是纯粹的,代表所有人的正义吗?这个世界的矛盾面开始展现在我的面前。接下来又看了《半泽直树》,看到了他在逆境中一次次扭转局势,在各个部门斡旋,不过他身边的朋友渡真,给他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他的妻子小花也在默默助攻,一直很害怕他的那个墨水朋友扛不住翻车了,黑化了或者自杀了,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看剧相比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蚍蜉撼树也是有很多助力因素的,任何人的成功不仅仅是能力,还有信息资源的调度,上级的赏识,家人的助力,或者命运的某个契机,好在也让我看到了人生不管多烂,都要死命的拼博,也出能炸出点火星子。
即时篇
拖了太久才写,其实是因为最近看了《白色巨塔》,里面的三种人物大概代表着三种类型吧,一种是理想化身的里见,这种类型以前大概是我最喜欢的类型吧,每一次都能坚定的站在内心正义的一边,从不低头,可是这份坚持要付出的代价,非常人能接受,绝对的理想善良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我精神弘扬的高度自私表达吧。也许每个人在最开始也是和他一样拥有珍贵的初心,只是后来路太难走,走着走着扛不住了,也不是坏人。
还有一种类型就是财前这种,为了得到名誉地位,努力攀爬的人。这样的人以前在我心里会被盖上坏人的印章,但是渐渐能理解他的上进心,有能力却没有背景没有机会,或者被打压也是社会里一种约定俗成欺凌吧,财前作为有野心的人也算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条带荆棘的花路吧。看到他逐步沉沦,也许也是获得的代价,财前告诉我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纯黑的人。
最后一种就是我目前喜欢的类型,高冷的菊川。他一开始不愿意极力争取,我以为是他在摆架子极限拉扯,后来才明白,很多事情,其实他参透了结果,但是依然以身入局,做一个尽力争取的棋子,“我深知社会的黑暗,但是依然以一抹淡然的色彩,旋入这团漩涡,给自己一个交代。”看到他得知结果后落寞的背影,令我十分动容。还有他超绝的独立意识,他没有财前那么巨大的野心,也没有里见那么伟大的理想,但是在人生的种种抉择中,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还有他和枝子那段小对话,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清醒的人和故作清高的人之间的区别。可能我的形容也不够恰当,这种故作清高也是因为她在局中无法看清现实吧。




东教授是世界上某种意义上的小人和有道德底线的人的结合体吧,这种人有时候想不开,需要被打压受挫后的自我良知觉醒,这未尝不是一种找回初心的幸运呢!
阅读篇
看了很多剧,导致我都静不下心来好好看书了。最近二刷了几本书,看《万历十五年》,我看到了“至高无上”的皇帝被庞大的文官集团掣肘,慢慢消解了自己的意志,也看到了在既得利益面前,很多人只想维持现状,不想通过改变去触动自己的利益。包括张居正,也不敢扪心自问说自己没有私心吧,政局就是一盘平衡的棋局,怎么下都有弊端,申时行的保守管理政策也绝非全错,很多决策可以说是中庸,也可能是无法找到标准的答案吧,但换个角度看,我不再被那种传统的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所左右了。黄仁宇对海瑞的描写,让我想到了《天下长河》里的于振甲,太过刚直的正义,不再令我全然敬佩,在官场上强硬不知变通的决策,并非全部利于百姓和人民。严嵩不是绝对的乱臣,张居正也非全然的肱骨,我也算是真正开始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了。
培训时又花了一天看完《悉达多》,我在想一个人有抛弃所有的勇气,应该是觉得自由和轻松的,有时候身份的加持,不一定是让你感到幸福的。结尾他不再像一个圣人一样,无欲无求,他也开始在意儿子的反应了,也会像一个凡人一样,开始忧愁。他的一生,经历众多,由高贵的婆罗门到至苦的沙门,再到纵情声色,再到从摆渡人身上获得自由和平静,这对自我高度追求和思考的一生令我赞叹,但目前的我还无法理解,大概过十年我再读这本书时,会有不同的感受吧。
接着又看了《风起陇西》,上次看完《食南之徒》之后,对马伯庸的书有了些许失望,大概是先看了《清明上河图密码》的缘故,看《风起陇西》的中间部分时,我觉得情节还算是精彩,荀诩这个人物的角色应该是讨喜的,他圆滑幽默,机智又有温度,有作为主角的权谋,也有失败后的气馁和反思,让整个故事多了一份精彩,结尾是诸葛亮的一盘权谋之棋我也能够理解,但是读完后总觉得情节构思有些许随意,最后才看到是他对历史的填补空白和杜撰,也算是打开了我了解历史的另外一种新的视角,不再是传统严谨,高高在上有距离感的历史。
读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排解孤独和失眠的选择,我也把它当作调节情绪的方式,但把阅读排在影视和游戏之后,也令我觉得有些许愧疚。最近在网上看了,不仅仅要输入,也要积极输出,怀着这种虔诚的心态,在上班间隙,断断续续写完最近的书影音感悟,希望以后不是因为无趣而读书,也不是因为难过读书,是因为想读书而读书,把思考当作是对人生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