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共性统一之旅(十): 国际关系中隐藏着“宇宙共性”——财富规律
您知道在浩瀚的人类文明进程中实现了几次大的统一吗?一共有三次,分别是:
毕达哥拉斯定理完成了数学上的一次大统一;
万有引力定律完成了物理学上的一次大统一;
财富规律完成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一次大统一;
……

一、作品导读:
有神论者认为,造物主按照一定的规律创造宇宙,创造人类,也创造了万事万物,共同存在于宇宙中。并且指定这万事万物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这个“运行规律”就是“宇宙共性”。无神论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是建立在逻辑之上的,也就是说,物质运动的背后有迹可循,并且按照“预定轨道”进行,这个“预定轨道”就是“宇宙共性”,也是规律。
既然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都认为,宇宙万物的运行似乎都循规蹈矩,那么这个“宇宙共性”是什么?我们人类是否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去找到这个规律?也就是说,是否可以把宇宙万物统一起来?其实,在浩瀚的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还真的出现过三次大统一。
第一次大的统一是:毕达哥拉斯定理。
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把数学、哲学和宇宙观统一了起来。毕达哥拉斯定理提出者毕达哥拉斯。
第二次大的统一是: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空中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也就是说,天上飞的和地上跑都可以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万有引力定律提出者牛顿。
第三次大的统一是:财富规律。
财富规律的发现完成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一次大统一。财富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相反,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只要存在着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财富规律必然起作用。财富规律将: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牛顿定律、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人文地理学、世界经济史、游击战争、银行信用、银行汇率、国际关系学、婚恋市场等等,成功的实现了统一。财富规律的提出者刘德。

二、下面进入正题。
“宇宙共性”即是宇宙万物共有的性质,把“宇宙共性”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财富规律”。
下面讲一讲,财富规律怎么样把“宇宙共性”统一起来的。下面是第十讲:宇宙共性统一之旅(十):国际关系中隐藏着“宇宙共性”——财富规律。
国际关系中蕴藏着“宇宙共性”,“宇宙共性”是指宇宙万物共有的性质,即是“财富规律”。
国际关系是以国家主体,国与国之间互相交流为主导的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民族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宗教关系、地域关系等。其中国际政治关系又是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关系,与政治密切相关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国际关系就是国际政治,二者等同。一些学者甚至将国际关系中的外交关系与军事关系视为“硬政治”,视经济关系为“软政治”。
在国际关系中,从全球化到领土争端、核危机、民族主义、经济发展、恐怖主义、人权等中,无不折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主导影响力。
(1)、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改变了在世界的地位。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戈壁荒滩上“轰”的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二天,法国外长会见中国客人说:“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蓦然发生改变”。从法国外长的话,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以原子能为代表的尖端科学,是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关键项目,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毛泽东曾经指出:当今世界上,要不受人欺负,保持中国的地位,对世界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不能没有核威慑力量。1955年,中央正式做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毛泽东充满信心地说:“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10年完全可能。外国有的,我们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1956年,中国正式开始了核武器的研制。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难忘的日子之一,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的日子,也是华夏民族伟大复兴独立自主的新日子。不仅意味着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打破了美、苏两国以核武器为讹诈手段,逼迫他国听命摆布的梦想,同时也对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核武器是军事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志。从昨天的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等不难看出:拥有过硬的核武器,军事力量就强,能力就大,那么体现出来的能力大,国家可以独立自主,人民可以安定生活;没有核武器,军事力量就弱,能力就小,那么体现出来的能力小,国土被列强侵占瓜分,人民被奴役。(第35个统一点)可见,国际关系中隐藏着“宇宙共性”——财富规律。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相反,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

(2)、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五常国家——地球的主角
联合国是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国家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调解、强制执行、维和行动等多种手段,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础上,强化国际合作,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和经济协作,维护各国利益,推动构建公正合理国际秩序,在全球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五常国家担此重任,有如下硬实力:
①、均具备强大军事威慑力。美国是全球超强大国,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俄罗斯继承苏联政治遗产,坚定维护自身大国地位。英国与法国虽实力略逊,但仍是有影响力的发达国家。五常均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包括先进常规武器与战略核武器,维系国际战略平衡。
②、拥有发达先进的经济与金融活力。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英、法在欧洲经济格局中重要,俄罗斯是重要能源出口国与新兴经济体。它们在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中的投票权与决策权影响全球金融秩序与经济发展政策走向。
可见,俗语说:弱国无外交。国力强大,那么在地球村扮演主角;相反,国力弱小,那么在地球村沦为配角。(第36个统一点)可见,国际关系中隐藏着“宇宙共性”——财富规律。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相反,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
(3)、胜者为王败者寇。
“胜者为王,败者寇”这句俗语在中国古代流传甚广,其真实含义揭示了权力与地位的辨证关系。也就是说,在争夺政权的斗争中,胜利者被视为合法的统治者,而失败者则被视为非法或寇贼。这种观念强调了胜利者的权势和失败者的无奈。

卡扎菲1942年6月7日出生于利比亚沙漠的游牧家庭,父母以出租骆驼为生,在家境贫困的条件下,接受了良好教育。卡扎菲刻苦学习,年少时就展现出演讲天赋和政治抱负。1969年9月1日,年仅27岁的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不流血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自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从此,卡扎菲通过法律——国家纲领,主张“直接民主”和“人民政权”,但实际上是把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其个人,并且开始了对利比亚数十年的统治。随着利比亚人民在卡扎菲长期独裁、高压政策和经济腐败中觉醒,卡扎菲于2011年10月20日被反对派武装捕获并杀害。这一事件标志着卡扎菲长达42年的统治终结。卡扎菲早年通过暴力推翻君主制,后期却在民众反独裁反压迫的暴力中落幕。
总之,在权力角逐中,胜者制定规则,胜者就是规则。纵观卡扎菲和萨达姆的结局,“胜者为王,败者寇”是最好的诠释。可见,在权力的交替中,强大者成为了领袖;相反,弱小者成为了贼寇。(第37个统一点)可见,国际关系中隐藏着“宇宙共性”——财富规律。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相反,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
能力也包括:吸引力、影响力、威慑力、感染力等,这时的能力是制约、改变、引导,推动,激励,阻碍事物变化的力量。力量是能力,能力也是力量。
世界总是不断变化的,世界变化的过程就是力量角逐的过程。力量从一次博弈传递到另一次博弈,从一次机遇转化到另一次机遇。在种种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隐藏着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财富规律。可见,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相反,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只要存在着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财富规律必然起作用。这就是著名的财富规律。(万法归宗)财富规律出自刘德著作的《资本等级论》。

总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做学问,搞研究,写时评,并不是做历史的记录员,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件挖掘事件背后的共性。财富规律的灵感来源于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发展于国际关系学。财富规律不只是将经济学统一起来,而是把“宇宙共性”统一起来。也就是说,财富规律成为连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财富规律的发现是人类持续探索世界本质的里程碑!财富规律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