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生命》里提到达尔文的部分(上)
绕不过的达尔文,本书作者好像还写过挺多达尔文相关的书,比如书名就看得出来的《自达尔文以来》,这本里也有不少提到达尔文的部分,先汇总一下这本(格式上感觉不太好打,所以省掉了一些作者注),到时候再对比一下两本相关内容。
(043)寒武纪大爆发发生的时代算得上久远,但到现在为止,地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也就是说,这个世界被具有现代体型结构的多细胞生命占据的时间,只比整个地球历史的10%略长。这两个时间的反差,构成了有关寒武纪大爆发的两个经典谜题。这个谜题曾使达尔文着迷(Darwin,1859,306~310页)。到现在,它们仍然是生命历史的中心之谜:(1)为什么多细胞生命出现得如此之晚?(2)这些生物解剖学结构复杂,为什么在寒武纪之前的断层里,没有发现它们结构简单的直系祖先的化石?
(044,045)诚实的达尔文从来不吝自爆所立理论的疑点。在那些挑战中,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首当其冲,他用《物种起源》整整一节的篇幅来讨论这个问题。达尔文没有回避那些著名地质学家的反进化论诠释,他写道:“以R.默奇森爵士为首的许多卓越的地质学家确信,从见于志留纪最下层的有机生命残体,我们看到了这个星球上生命的曙光。”达尔文还承认,他的理论需要补充证据,这个证据就是丰富的前寒武纪时期化石记录,即最早复杂动物前体的化石。 “如果我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无可争议的是,在志留纪最下层沉积之前,已流逝过漫长的岁月。它们或许跟从志留纪至今的跨度一样悠长,或许更长。而且,在那些漫长且尚未知晓的时期,世界已然生机勃勃”(Darwin,1859,307页)。 达尔文抛出自己惯用的理由,想了结这个令人难堪的问题——化石记录如此不完美,以至于生命历史上大多数事件的证据我们都尚未找到。但是,即使是达尔文自己也明白,他最拿手的招式在这个问题面前显得有些勉强。他的这一理由,用以解释单一谱系在某个阶段的缺失尚可。但是,这种不完美的(化石不能留存)方式,真的足以毁灭所有证据吗?生物存在于生命历史大多数时期的所有证据?达尔文也承认,“这个问题现在无法解释,或许还会被当作有力的论据,用来抨击此处提出的观点”(Darwin,1859,308页)。 在过去30年里,前寒武纪时期化石先后被发现,数量之丰富,足以证明达尔文所言不虚。但是,这些化石的特征奇异,与达尔文的预期并不吻合,从中看不出复杂性连续渐增的趋向,而是直指寒武纪生物形成。
(106)但就如达尔文在理论形成之后,又平静地酝酿了21年才正式发表。
(233,234)依达尔文的理论,竞争是一个重要的调控因素。达尔文将世界比作一根满插一万枚尖劈(wedge)的木头。每一枚尖劈代表一个物种,它们被并排锤入木中,将木头占得严严实实。如果一个新的物种想进入那个拥挤的世界,就只能钻入缝隙,步步为营,将已存在的一种挤掉——多样性因而得到自我调控。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好比用尖劈占满一根(新)木头,后来所有改变的发生,不过是一个缓慢的竞争置换过程。 达尔文的这种观点同时也表明,空桶模型显然不能用来解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原因。自寒武纪以来,生命经受过数次惨烈的大灭绝事件。在二叠纪的灾难中,至少95%的海洋物种从此灭绝。然而,伯吉斯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生命的差异度没有爆发性地增长。的确,在二叠纪大灭绝之后,生命的种类很快又多了起来。但是,没有新的门类出现。在腾空的地球上,重新占满它的,是解剖学结构局限于既有类型的生物。毕竟,寒武纪早期和二叠纪以后的状况有很大的不同。5%的幸存率或许不算高,但是,在二叠纪的灾难中,并没有哪种生命模式完全灭绝,也没有哪种基本类型的生态环境完全消失。那根木头上还有尖劈,即便是劈尖的角度变得更钝,或者两两之间的间隔变得更远。
(242)有的论证推崇,适应优势是幸存的基础。这样的论证有陷入典型的循环论证(circular reasoning)错误风险。幸存是欲解释的现象,因此,它并非证明幸存者比遇难者“更能适应”的依据。这个议题在达尔文理论的是非场里被争论了一个多世纪。它甚至被冠以一个称谓——“重言论证(tautology argument)”。有评论认为,被我们奉为圭臬的“适者生存”就是一种无意义的重言表达,因为,“适者”因得以“生存”而被定义为“适者”,自然选择的定义即被简化成空洞的“生存者生存”。 神创论者甚至以大肆宣扬这一论调而闻名。他们把它当成否认进化论的一个证据,好像因为套用三段论逻辑时产生的一个小错误,就可以将一个多世纪的数据推翻。实际上,这个所谓的问题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达尔文自己就已意识到,而且还提了出来。所谓“适者”,在此即指具有适应优势。不能因为有“生存”之实,就将其定义为“适者”。通过对构型、生理学或行为学加以分析,生物的适应优势必须是在遭遇挑战之前即可被预见到。如达尔文所辩称,在危险的捕食者世界里,跑得更快,能跑得更远(通过对骨、关节和肌肉的分析所知)的鹿可以(较其他动物)生存得更好。得以更好地生存是预测出的结果,是否有效,还有待验证——它不是用来定义适应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