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hnish Pabrai 于 2013 年 11 月 9 日在 TiECON Southwest 发表主题演讲
一段话总结
Manish Pab演讲分享创业和人生感悟。他创业涉足科技、金融领域,创办的科技公司成功出售,后领导大型对冲基金。创业初期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业务,未依赖风险投资。积累财富后,他和妻子创立Dakshana基金会,借鉴Anand Kumar的Super 30模式,助力印度贫困孩子进入IIT,已送450 - 57名孩子入学,录取率达44%,远超IIT常规2%的录取率。他鼓励人们积极创业,还建议在成功后回馈社会。此外,他提到一本好书《亿万富翁学徒》,他曾竞拍与巴菲特共进午餐,如今也拍卖与自己共进午餐的机会。

详细总结
演讲者Manish Pab分享了自己在创业和慈善方面的经历与感悟。
- 个人成就
- 创业领域:成功创办并出售科技公司;运用创业经验开展金融业务,领导着橙县和洛杉矶地区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管理资金超5亿美元。
- 慈善领域:和妻子 Kina创立Dakshana基金会,致力于帮助印度贫困人群通过联合入学考试进入印度理工学院(IIT)。
- 创业经验分享
- 创业起步方式:1990年,25岁的他利用每周工作之余的40 - 50小时创业。在上班前和下班后直至午夜进行创业工作,周末也全身心投入。在拥有两个客户后辞职。
- 资金支持情况:初期创业资金来自信用卡(Visa和MasterCard),约7万美元。一年后获得低成本信贷额度,得以告别信用卡资金支持。
- 创业成果:创业4年后,公司成为 Inc 500公司,跻身美国发展最快的500家企业之列。
- 慈善事业开展
- 慈善理念形成:认识到积累的资产远超个人消费需求,且大额遗产对孩子可能不利,决定回馈社会。对多数慈善机构运营方式不满,认为应像经营企业一样运营非营利组织。
- 基金会运作模式:2007年,净资产超 5000万美元时创立Dakshana基金会,每年捐赠净资产的2%(至少100万美元)。聚焦教育扶贫,借鉴Anand Kumar的Super 30模式。
- 慈善成果:截至目前,已送450 - 57名贫困孩子进入IIT,录取率达44%,而IIT常规录取率仅2%。2023年接收434名新学员,计划2024年接收1000名,目标是2020年送2020名贫困孩子进入IIT。
- 其他分享
- 书籍推荐:推荐阅读《亿万富翁学徒》,认为这是一本很棒的研究类书籍,读起来像惊悚小说。
- 竞拍经历:曾花费约 60万美元竞拍与沃伦・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如今拍卖与自己共进午餐的机会,最近一次成交价为17.7万美元。
项目
详情
创业启动时间
1990年
创业初期资金来源
Visa和MasterCard,约7万美元
公司成为Inc 500公司时间
创业4年后
基金会成立时间
2007年
基金会每年捐赠比例
净资产的2%
基金会每年捐赠金额
至少100万美元
已送进IIT的贫困孩子数量
450 - 57名
IIT常规录取率
2%
Dakshana基金会学员录取率
44%
2023年接收新学员数量
434名
2024年计划接收新学员数量
1000名
竞拍与巴菲特午餐价格
约60万美元
拍卖与自己午餐成交价
17.7万美元
关键问题
- Manish Pab认为创业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 答案: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影响本职工作(前提是创业业务不与雇主业务竞争)的情况下开展创业,避免过早辞职依赖储蓄和追逐风险投资,减轻创业压力。同时要有坚持和努力的精神,逐步积累客户和业务成果。
- Dakshana基金会与其他慈善机构有何不同?
- 答案:其他慈善机构多由富有爱心但缺乏商业经验的人运营,运作效率低,且很少分享失败经历和从中吸取的教训,更像营销机构。而Dakshana基金会由具有商业经验的人运营,借鉴成功的教育模式,聚焦教育扶贫这一特定领域,注重投入资本的社会回报,以企业化思维运营非营利组织。
- Manish Pab从创业到投身慈善的转变原因是什么?
- 答案:创业方面,他凭借自身努力在科技和金融领域取得成功。随着财富积累,他意识到个人资产远超消费需求,且大额遗产对孩子可能不利。同时,他对多数慈善机构的运营方式不满,认为可以运用自己的商业经验更高效地回馈社会,于是创立基金会投身慈善事业,帮助贫困孩子获得教育机会,实现人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