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而后得,悟而后成
觉而后得,悟而后成
2025-05-04
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
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哥白尼冲破“地心说”的桎梏,提出“日心说”,并非简单因他人告知宇宙的模样,而是他在对天体运行经年累月的观察、思索中,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与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觉出了旧理论的漏洞,悟出了新体系的可能。
同样,在文学领域,曹雪芹于家族兴衰的沧桑巨变中,痛定思痛,感悟人生百态,方能著就千古奇书《红楼梦》,将家族、社会的复杂矛盾与人性的幽微深邃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成就源于内心深处的觉醒,是自我探索、自我感悟后的智慧结晶,一旦领悟,便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无数人怀揣着对美好生活、卓越成就的向往,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些“外来养分”。然而,现实却往往不尽人意。许多年轻人购买了大量线上课程,从职场技能到投资理财,从健身塑形到心灵成长,涉猎不可谓不广,可真正能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却寥寥无几。
究其根源,在于他们只是被动接收,未曾真正结合自身境遇去体悟知识背后的精髓,没有将外在的教导转化为内在的觉解。比如,学习时间管理课程,若未洞察自身拖延的深层心理原因,即便知晓再多技巧,面对诱惑与惰性时,依然会束手无策,所学知识宛如无根浮萍,稍纵即逝。
一些企业热衷于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高薪聘请专家顾问进行培训,期望一蹴而就提升团队效能。但结果常常是员工表面遵循新流程,实际操作却漏洞百出,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员工未从心底认同并领悟这些新模式的价值与意义,只是机械执行,未能将其融入日常工作思维与习惯。
相反,那些由员工自发探索、在实践中感悟出的创新方法,却能迅速在团队中生根发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因为这是他们基于自身工作体验、经过内心深度加工后的成果,真正做到了“为我所用”。
人生没有捷径可走,他人的经验固然宝贵,但若想真正成长、有所建树,必须开启自我觉悟之旅。
我们需于生活的琐碎中洞察规律,在挫折的磨砺下探寻意义,将外界的知识与自身的经历深度融合,生出属于自己的智慧之芽。

正文完:
今天是写日记的第4086天
已看电影推荐:《伦敦一家人》
台词:我觉得在墓地慢跑有点不合适,像是在炫耀你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