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三战、初试第一,我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丨武大戏影经验贴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武汉大学专硕(全日制)初试第一名 的高分经验!
武汉大学25级戏剧与影视(全日制)阁楼学员上岸6人(含初试第一名397分及复试第一名)、戏剧与影视(非全日制)阁楼学员上岸5人(含非全第一名!)
学员档案
昵称:呀!土豆
学号:GL604(阁楼电影+戏剧全程班学员)
拟录取院校:武汉大学 戏剧与影视
初试总分:397(初试第一)
PART 01 个人情况
Hello!大家好,我是刚上岸武大专硕的阁楼全程班学员GL604,初试397分(第一名),成功上岸!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的个人情况比较特殊,我高考没能考上本科,读的是江苏省内的一所专科。我在刚入学专科的时候就有转本、考研的计划。经过努力,在2021年顺利考上扬州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之后的两年中,学过一些最基本的电影知识,比如视听语言、电影导论等课程。高考英语分数比较低,英语基础不太好,在备考期间低分飘过六级。
考研我考了三次,一战考的哲学专业,整个备考的开始还是比较好的,背英语单词,专业课学习还比较顺利。但是在中间的暑假期间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草草收尾。二战选择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的学硕,八月份报名了阁楼的全程班,但在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因一战的失败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毫无信心,很焦虑,学习效率很低。结果也是不出意料的失败了,总分387,排名30,院复试线都没到,再次下岸。
但这次失败却没能再次打击我,反而让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在这次备考中的诸多问题,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是足够的。然后就开始了我的25考研之路。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陌生的知识点、搞不懂的流程,真的会让人又懵又抗拒对吧?太正常不过啦!不过这时候最该做的不是原地焦虑,而是赶紧搜集资料。
像是要考研的话,目标院校的考试风格、历年真题、指定教材这些都得摸清楚。这时候要是有像阁楼这样的专业平台指方向,或者找到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传授秘籍、解答疑问,真的能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
PART 02 专业课规划
01. 备考整体时间安排
对于备考时间安排,我深有体会!一战时前期冲太猛,结果最后阶段根本提不起劲。结合三次备考经验,我建议采用渐进式时间管理:将月度学习时长设置为阶梯递增模式,比如9月8-9h→10月9.5-10h→11月10.5-11h→12月12-13h。前期别让自己太累,关键是要每天要有一点休息的时间,比如看电影、散步都行,亲测这种"慢慢加量+定期回血"模式比硬撑有效得多!
专业课是我倾斜最大精力的地方(也应该如此),但确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初试考到的布莱希特,我背的就不是很熟练)。虽然武大的两门专业课名字上稍有差别,但考察的内容并不会相差太多,所以可以一起学习,不需要细分。我对于这两门的时间分配是比较平均的,一般是上午复习英语单词、电影,下午做英语真题,复习政治、戏剧,晚上稍加复盘。
02. 各阶段备考安排
(1)第一阶段:边看书边搭框架
在备考第一阶段咱先别急着背!主打一个"边看书边搭框架"——重点就是用Xmind或者幕布把知识脉络理清楚。最好尽量在6月底之前把参考书过完一遍,然后听课。听完课程,再按照课程打一下框架,这样不仅加深印象,而且后面背起知识点来也很顺畅。而且这个框架感对于答题来说也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毕竟考试是按点给分的,你提前把知识树栽好了,看到题目就能精准摇果子呀~


举个 :比如专业课中15分的简答,你扫一眼框架就知道该拎哪几个重点,不会漏也不会偏。等到写论述题要冲高分的时候,这个框架就像搭房子先立钢筋,后续填案例塞金句才立得住!现在费点功夫做框架,背书能省一半劲信我!
而且阁楼全程班配发的电影戏剧笔记中,每章开头也有相应的思维导图,同学们也要善加利用。

(2)第二阶段:背书
第二阶段背书真的建议七八月份启动,这个时间点亲测黄金——暑假能扎实过一轮,虽然过程很慢,但很后期心态会稳很多!
三战虽然七月末才开始,但找到节奏后越背越快:考前总共刷了大概五、六遍把。秘诀就是滚动复习!比如背到第四遍时会突然发现,原本要背三天的章节,现在一天甚至半天就能顺下来。
重点不是追求轮数!而是每一遍都把模糊的知识点筛出来重点攻克。到后来十本专业书在我脑子里自动分好了思维导图,考场上看题目就像在脑内Ctrl+F搜索!
此外,背诵这个阶段,院校学姐还会抽查背诵的成果哦,还会根据背诵的效果,给出复习的建议。

(3)第三阶段:练题
备考第三阶段可太关键了!九月份必须支棱起来开始狂练真题了!这时候可能你会慌:书都没背熟咋下笔啊?别怕!我当年就是开着课本、搜索论文硬着头皮写,写着写着知识点自己就长腿跑进脑子里了~
当时跟了阁楼的习题练习,每周吭哧吭哧写题→学姐逐句批红→对着录播课复盘,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答题思路肉眼可见地变清晰了,这个阶段培养的答题思维啊,简直就是考场的屠龙刀!举个 :遇到5分的名词解释,咱们就咔咔甩出五个踩分点(以流派为例:产生背景、代表人物、作品、风格特点还有它的影响等);简答论述大概分三个分论点——开篇先盖个总论的帽子,中间塞三个次级分论点,(简答有无结尾都行)论述最后总结升华!
另外,在十一月之前我基本每天都会看完一部电影或者戏剧,补充片例,积累答题素材语料,十一月之后看影片的频率下降了,大概一个月十部吧,最后的两个月,时间也比较紧张,大家按照自己的情况来看就行!


(4)第四阶段:模考
第四趴:模考实战!阁楼从十月底十一月初到十二月考前,会安排六次的全真模拟考试。扎扎实实搞全真模拟考,把参考资料都收起来,备好计时器,给自己来次沉浸式考试体验——信我,第一次模考基本都答不完题,这时候别慌,把每道题耗时记下来,考完立马拿着小本本复盘:这道题磨叽半天,到底是知识点没吃透?手速跟不上脑速?还是压根儿就撞上知识盲区了?把这些雷区都圈出来,下次模考记得绕着走。
我第一次模拟考试都没有答到论述题,经过模拟训练,再配上学姐的批改和真题讲解课查漏补缺。最后上了考场,题目我也是全都写完了,答题卡写满了十张,时间也用的恰到好处。

学姐们出的模拟的考试的试卷与考试的真题会有一定的重合。比如这次真题中的费里尼、莎士比亚的悲剧、悬疑片、法斯宾德(在模拟的时候出过新德国电影四杰)、谢晋导演(模拟过谢晋电影模式)都是在模拟的时候考过的,在考场上,丝毫不费力气就能写得比较完整。



最终,我的专业课分别考出了127、130的成绩,所以,一定好好利用模考的机会,锻炼自己的答题思路,充实答题的内容!

PART 03 公共课备考经验
01. 英语
(1)单词
单词一定要坚持每天背诵,背到考前一天。我在第一次考研的时候,用了一个多月把5500大纲要求的单词完整的过了一遍。然后用不背单词app背诵,三年下来也有十几遍了吧。(其他的app也都行,适合自己就好)后期要把做过真题的单词掌握好,真题单词重复率很高!!!我在在后面二战三战的时候,用在单词上的时间不算很多,每天四五十分钟。到了十一、十二月更少,但单词的数量还是够够的。
(2)阅读
阅读我听的是唐迟的课,比较推荐的是他的2018版本,讲得比现在好多了。他的方法是注重逻辑:整篇文章的逻辑、段落之间的逻辑、段内句子之间的逻辑。阅读理解应作为备考重点进行专项突破,建议完成三轮以上系统性真题训练,并保持每日演练,保持英语语感和做题手感。此项训练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高频次接触建立文本分析范式,而非机械记忆答案选项,旨在培养结构化解题思维。


(3)作文
关于作文听课,我是九月末开始听课。我听的石雷鹏的作文课,通俗易懂。但是他的作文课,比较模版,拿来保命还是不错的,但要想拿到高分,还是要加一点做自己的东西。其他老师的课我没听过,不好推荐。
(4)完型&新题型
完型、新题型我都是看的刘琦老师。翻译我没有看什么课,就不做推荐了,大家可以参照其他同学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但是无论选择哪位老师的课程,只需集中精力完成其中一整套课程就行。不要试图听完所有老师的教学内容来整合不同优势,因为我们当前时间紧迫且学习任务繁重,无法承担这种分散精力的学习方式。
(5)英语模考
关于英语模考,我的经验是最好留三到四套真题当考前模拟。拿我自己来说吧,刚开始每天只练一篇阅读的时候,偶尔遇到一篇错误率飙升的情况——可能是状态没到位或者粗心——这时候我会特意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后面的题目。就做2024年的真题,阅读我错了7个,错的最多的一次,比较影响我的心态,在跟学姐沟通后,迅速调整状态,这样让我最终在考场上答题更加细心。而且模考最大的好处是能培养时间掌控感,考试当天才不会手忙脚乱。
02. 政治
政治我的学习方法是徐涛网课+肖一千题+背诵手册+肖八等各类模拟卷,最后加上肖四的大题背诵、腿姐的九页纸(今年肖四出的晚,先拿到什么背什么)。暑假先跟徐涛强化班打基础,马原是公认比较难的部分,可以多看一下。习题以肖老师的一千题为主,补充徐涛、腿姐等其他人的题目。然后背背诵手册,最后我也听了腿姐的押题班。这样分阶段听课既保证知识的完整,又能逐步提升应试技巧。
肖八的选择题用来查漏补缺,不用太在意正确率,分数高自然好,低一点也没什么,还是有时间补起来。肖八的大题可以用来训练答题的思路和回顾知识点,但不一定去背诵,重点还是在肖四的大题背诵上。今年的情况很特殊,肖四出的比较晚,我就先背的腿姐的九页纸,虽然肖四没有背完,在考场上也写的满满当当的。肖四肖八的解析可以看看up主大牙,讲得很详细。

此外,在做题的时候,试卷上还是要有勾画的痕迹,这样就不会因为粗心大意而犯一些简单的低级的错误(比如用词绝对化),这样导致失分,是很不划算的。
PART 04 写给26级的考研人和自己
最后,同学们可以自己给自己打气,用自我暗示的方法给自己增加信心。我在每本书第一页都写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来激励自己。

从三年前准备考研,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终于上岸。这让我我明白,坚持真的是最最关键的。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从早到晚的网课和练习,现在回头看都成了勋章。特别感谢阁楼学姐们,多亏了她们让我保持稳定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时不时提醒我该做啥,每个月末的复盘让我知道哪儿做得好,哪里还得加把劲,在备考焦虑到爆炸的时候,那些加油打气特别救命。
复试的那几天,武大的樱花正在盛开,也是为我们而盛开。希望你们也能揣着录取通知,站在属于自己的春光里呀~
有问题可以didi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