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反直觉原则
最近看了YC的公开课,印象最深的是PG说:“创业是如此反直觉的事情。就像滑雪,你的直觉往往和正确的动作是反着来的。” 听到这句话时,我突然意识到——何止是创业,几乎任何一段有意义的人生旅程,似乎都是一连串与直觉背道而驰的选择。
于是尝试总结一些反直觉的“原则”。
因为是五一放假,心情比较放松,所以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1. 简单是个好metric。尤其是当我们拿不准该怎么理解一个陌生的复杂系统时。
2. 心理能量就像肌肉——你有多少“肌肉”,才能承担多少责任,虽然它往往意味着更多的为何不确定性,但也带来最快的进步速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大部分人都好比是缺乏锻炼的“精神肥宅”。
3. 做决策时,不要过度考虑已经拥有,或是可能拥有的某种“资源”(就是那些大部分人认为“好”的东西)。这是我这些年来一再反思的常见错误。
4. 任性的人有时候更幸运。因为他们反而更容易形成特定的风格——因为在这个参差多态的世界,往往是“差异化”才带来价值。然而大部分人没有足够彪悍的个性和“心理能量”去任性。
5. 拿不准主意的时候,不妨感受下这个想法的发心里,有多少的贪婪和恐惧。很多时候不看具体想法,只凭动机足以断对错。
6. 直觉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训练自己的直觉。尤其是总结那些“反直觉”的坑在哪里。
7. 世界的底层原理有时候非常原始。就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个反直觉的强规律。所以很多时候,对事物的直接感受比繁复的逻辑靠谱。
8. 不要改变别人的因果。最近听到的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9.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年纪越大,越信因果。也许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宇宙规律。也可能是因为,以我们普通人如此狭窄的大脑带宽,直接放弃对果的执着和分析,把100%的注意力都放在因上,才是长期的最优策略。
10. 所以“你终将成为你应该成为的人”是一句很有力量的话。
11. 运气好的人的三大特质:放低预期,心态开放,不易妥协。有趣的是琢磨它们两两之间的差异。
12. “不解难题”——其实这个表达有很多类似的版本,比如段永平的“本分”,张一鸣的“平常心”和“做最有把握的事”,孙子的“胜而后战”,老子的“知其雄,守其雌”。大概我们人类实在是拥有太多“劣根性”和“弱点”的动物,不知不觉就会让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着各种“赢得输家的游戏”。